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对潜通信手段效能评估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2 22:47
  本文针对现代化海战场中潜艇通信系统的功能特性和对潜艇通信保障的军事需求,结合潜艇作战的特殊性,选取对潜通信手段中有代表性的甚低频通信、艇载数据链通信、卫星通信、浮标通信为研究对象,以业务性能指标和战术性能指标为基础,建立评估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法得到各层指标的权值,选取Matlab为仿真平台建立评价模型,对对潜通信效能进行效能进行评估研究。 

【文章来源】:舰船科学技术. 2020年17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对潜通信手段效能评估研究


种通信手段的及时性效能图Fig.1Timelinessefficiencydiagramoffour

效能,有效性,手段


因此其效能值为0.21,因此,此4种通信手段均可较好满足潜艇水下作战使用中对潜通信距离的传输需求;通信速率的权重占及时性指标的权值为0.4,其中,甚低频的归一化值为0.3,因此其效能值为0.12,与满足对潜通信的及时性传输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艇载数据链的归一化值为0.6,因此其效能值为0.24,基本满足对潜通信的及时性传输需求,卫星通信的归一化值为1,则其效能值为0.4,可出色对潜通信的及时性传输需求,浮标通信的归一化值为0.8,因此其效能值为0.32,可较好满足对潜通信的及时性传输需求;甚低频通信的信息传输响应时间包括岸台发射信息转换及发射延迟时间和信息空中传输水下接收延迟时间。依据指标效能值,在对潜通信装备效能指标体系中,响应时间的权重占及时性指标的权值为0.3,甚低频通信的归一化值为0.6,经计算其效能值为0.18,基本满足潜艇水下作战中对潜通信的及时性需求;艇载数据链的归一化值为0.8,则其效能值为0.24,可较好满足对潜通信的及时性需求;卫星通信、浮标通信的归一化值为0.5,因此这2种通信手段的效能值均为0.15,与对潜通信的及时性需求存在较大差距。2)有效性有效性指标用于衡量系统准确传输信号的能力,本文主要考虑误码率、单双向通信和通信业务种类对它的贡献[17]。4种通信手段的有效性效能如图2所示。在对潜通信装备效能指标体系中,误码率的权重占有效性指标的权值为0.5,甚低频通信的归一化值为0.6,计算出效能值为0.3,基本满足潜艇水下作战的可靠性需求;艇载数据链的归一化值为0.4,因此其效能值仅为0.2,与对潜通信质量的可靠性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卫星和浮标通信的归一化值为0.9,因此效能值均为0.45,可较好满足对潜通信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需求;单双向通信的权重占有效性指标的权?

效能,手段,可靠性


因此其效能值为0.21,因此,此4种通信手段均可较好满足潜艇水下作战使用中对潜通信距离的传输需求;通信速率的权重占及时性指标的权值为0.4,其中,甚低频的归一化值为0.3,因此其效能值为0.12,与满足对潜通信的及时性传输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艇载数据链的归一化值为0.6,因此其效能值为0.24,基本满足对潜通信的及时性传输需求,卫星通信的归一化值为1,则其效能值为0.4,可出色对潜通信的及时性传输需求,浮标通信的归一化值为0.8,因此其效能值为0.32,可较好满足对潜通信的及时性传输需求;甚低频通信的信息传输响应时间包括岸台发射信息转换及发射延迟时间和信息空中传输水下接收延迟时间。依据指标效能值,在对潜通信装备效能指标体系中,响应时间的权重占及时性指标的权值为0.3,甚低频通信的归一化值为0.6,经计算其效能值为0.18,基本满足潜艇水下作战中对潜通信的及时性需求;艇载数据链的归一化值为0.8,则其效能值为0.24,可较好满足对潜通信的及时性需求;卫星通信、浮标通信的归一化值为0.5,因此这2种通信手段的效能值均为0.15,与对潜通信的及时性需求存在较大差距。2)有效性有效性指标用于衡量系统准确传输信号的能力,本文主要考虑误码率、单双向通信和通信业务种类对它的贡献[17]。4种通信手段的有效性效能如图2所示。在对潜通信装备效能指标体系中,误码率的权重占有效性指标的权值为0.5,甚低频通信的归一化值为0.6,计算出效能值为0.3,基本满足潜艇水下作战的可靠性需求;艇载数据链的归一化值为0.4,因此其效能值仅为0.2,与对潜通信质量的可靠性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卫星和浮标通信的归一化值为0.9,因此效能值均为0.45,可较好满足对潜通信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需求;单双向通信的权重占有效性指标的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作战任务中舰艇编队通信作战效能评估方法[J]. 王睿,姜宁.  现代防御技术. 2018(01)
[2]国外对潜通信技术发展研究[J]. 杨坤,杜度.  舰船科学技术. 2018(03)
[3]电子对抗对潜艇作战的影响研究[J]. 王谦,郭喻,姜耿.  舰船电子工程. 2014(04)
[4]对潜通信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虞霖方,夏爱萍,吴有俊.  舰船电子工程. 2014(01)
[5]对潜通信常见手段及其未来发展[J]. 贾鑫铎.  电子世界. 2012(13)
[6]外军潜艇通信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J]. 刘翠海,王文清.  电讯技术. 2011(07)
[7]国外潜艇作战系统发展综述[J]. 张仁茹,左艳军,高天孚,姜典杰,邓尧文.  舰船科学技术. 2011(06)
[8]潜艇通信浮标系统通信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王光源,陈亮,李冬.  舰船电子工程. 2011(03)
[9]信息化海战中舰艇编队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彭鹏菲,张建强,任雄伟.  舰船科学技术. 2009(06)
[10]信息化海战对潜艇通信的需求及对策[J]. 魏成昊,马志民.  兵工自动化. 2008(03)

硕士论文
[1]装备保障系统效能综合评估方法研究[D]. 王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9
[2]通信电子战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方法研究[D]. 张腾.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8
[3]综合航空电子系统效能评估研究[D]. 刘杲靓.西北工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134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9134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e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