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背景下雷达恒虚警检测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7 14:59
由于雷达的实际背景环境复杂,所以背景环境不是均匀背景,而是包含目标、噪声、杂波、干扰等的复杂环境,如何从复杂的背景环境中提取目标信息显得尤为重要。雷达信号的恒虚警处理技术作为一种自适应阀值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雷达目标的自动检测中。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研究,CFAR检测技术的理论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大多数恒虚警检测器在不同的背景环境中很难实现性能的平衡,面临在杂波边缘环境下虚警概率增大和在多目标环境下检测性能明显下降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现有恒虚警检测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复杂背景下的雷达恒虚警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讨论了雷达信号检测领域常用的一些基本理论以及检测准则,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分析了均值类(ML)和有序统计类(OS)的恒虚警检测方法,并对其在均匀杂波背景、多目标杂波背景及杂波边缘背景下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和比较,为后续恒虚警检测器的性能评估提供了依据。2)深入分析了可变指数(VI-CFAR)恒虚警检测器的优缺点,针对VI-CFAR在杂波边缘背景下漏警概率增大和在多目标环境下检测性能严重下降的缺点进行研究。利用自适应删除平均(ACMLD)在多目标背景下优异的检测性能,将...
【文章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安排
第二章 恒虚警检测技术
2.1 恒虚警检测的基本理论
2.1.1 基本检测过程
2.1.2 奈曼-皮尔逊准则
2.1.3 蒙特卡洛方法
2.2 复杂背景分类
2.3 均值类CFAR
2.3.1 基本模型
2.3.2 均值类检测器
2.3.3 均值类CFAR性能分析
2.4 OS类CFAR检测器
2.4.1 基本模型
2.4.2 OS-CFAR检测器
2.4.3 OS类检测器性能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VI-CFAR的自适应检测器
3.1 VI-CFAR检测器
3.1.1 VI-CFAR基本原理
3.1.2 VI-CFAR性能的优势与劣势
3.2 基于VI-CFAR改进的检测器
3.2.1 ACMLD-CFAR检测器原理
3.2.2 改进型检测器
3.3 改进型检测器的参数选择
3.4 性能分析
3.4.1 均匀背景下的性能分析
3.4.2 杂波边缘背景下的性能分析
3.4.3 多目标背景下的性能分析
3.5 建模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删除单元平均(CCA-CFAR)检测器
4.1 CCA-CFAR检测器原理
4.2 性能分析
4.2.1 均匀背景下的性能分析
4.2.2 杂波边缘背景下的性能分析
4.2.3 多目标背景下的性能分析
4.3 建模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最大值参考单元的双剔除门限恒虚警目标检测算法[J]. 刘贵如,王陆林,邹姗.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2]一种非均匀背景下的多策略CFAR检测器[J]. 芮义斌,魏知寒,Nguyen Khoasang,李鹏.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6(02)
[3]雷达在不同杂波背景下的恒虚警率处理[J]. 陈娟,刘浩.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09)
[4]基于删除平均的VI-CFAR检测器[J]. 原慧,陶建锋,安磊. 现代防御技术. 2013(04)
[5]一种改进MVI-CFAR检测器的性能分析[J]. 杜海明,马洪.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2(11)
[6]基于删除平均和单元平均的CFAR检测器性能分析[J]. 马健,吴岚,夏海宝,许蕴山. 电子科技. 2012(02)
[7]一种改进的VI-CFAR检测器[J]. 徐从安,简涛,何友,顾新锋,顾雪峰. 信号处理. 2011(06)
[8]一种基于最大选择的Switching-CFAR检测器[J]. 郭裕兰,欧建平,张军,万建伟.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10(05)
[9]一种改进的VI CFAR检测器[J]. 范时胜,王立振. 空军雷达学院学报. 2010(05)
[10]雷达信号检测中恒虚警处理的算法研究[J]. 陈玺,杨大磊. 舰船电子工程. 2007(04)
博士论文
[1]雷电信号检测方法及相关问题研究[D]. 杜海明.华中科技大学 2012
[2]复杂杂波背景恒虚警检测技术研究[D]. 张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复杂背景下的恒虚警检测方法研究[D]. 张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7
[2]雷达目标恒虚警率检测算法研究[D]. 赵利凯.北京理工大学 2016
[3]自适应恒虚警算法研究[D]. 樊小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
[4]自适应恒虚警研究与硬件设计[D]. 刘思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
[5]复杂背景下多策略恒虚警检测算法研究[D]. 李兵飞.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01154
【文章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安排
第二章 恒虚警检测技术
2.1 恒虚警检测的基本理论
2.1.1 基本检测过程
2.1.2 奈曼-皮尔逊准则
2.1.3 蒙特卡洛方法
2.2 复杂背景分类
2.3 均值类CFAR
2.3.1 基本模型
2.3.2 均值类检测器
2.3.3 均值类CFAR性能分析
2.4 OS类CFAR检测器
2.4.1 基本模型
2.4.2 OS-CFAR检测器
2.4.3 OS类检测器性能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VI-CFAR的自适应检测器
3.1 VI-CFAR检测器
3.1.1 VI-CFAR基本原理
3.1.2 VI-CFAR性能的优势与劣势
3.2 基于VI-CFAR改进的检测器
3.2.1 ACMLD-CFAR检测器原理
3.2.2 改进型检测器
3.3 改进型检测器的参数选择
3.4 性能分析
3.4.1 均匀背景下的性能分析
3.4.2 杂波边缘背景下的性能分析
3.4.3 多目标背景下的性能分析
3.5 建模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删除单元平均(CCA-CFAR)检测器
4.1 CCA-CFAR检测器原理
4.2 性能分析
4.2.1 均匀背景下的性能分析
4.2.2 杂波边缘背景下的性能分析
4.2.3 多目标背景下的性能分析
4.3 建模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最大值参考单元的双剔除门限恒虚警目标检测算法[J]. 刘贵如,王陆林,邹姗.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2]一种非均匀背景下的多策略CFAR检测器[J]. 芮义斌,魏知寒,Nguyen Khoasang,李鹏.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6(02)
[3]雷达在不同杂波背景下的恒虚警率处理[J]. 陈娟,刘浩.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09)
[4]基于删除平均的VI-CFAR检测器[J]. 原慧,陶建锋,安磊. 现代防御技术. 2013(04)
[5]一种改进MVI-CFAR检测器的性能分析[J]. 杜海明,马洪.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2(11)
[6]基于删除平均和单元平均的CFAR检测器性能分析[J]. 马健,吴岚,夏海宝,许蕴山. 电子科技. 2012(02)
[7]一种改进的VI-CFAR检测器[J]. 徐从安,简涛,何友,顾新锋,顾雪峰. 信号处理. 2011(06)
[8]一种基于最大选择的Switching-CFAR检测器[J]. 郭裕兰,欧建平,张军,万建伟.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10(05)
[9]一种改进的VI CFAR检测器[J]. 范时胜,王立振. 空军雷达学院学报. 2010(05)
[10]雷达信号检测中恒虚警处理的算法研究[J]. 陈玺,杨大磊. 舰船电子工程. 2007(04)
博士论文
[1]雷电信号检测方法及相关问题研究[D]. 杜海明.华中科技大学 2012
[2]复杂杂波背景恒虚警检测技术研究[D]. 张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复杂背景下的恒虚警检测方法研究[D]. 张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7
[2]雷达目标恒虚警率检测算法研究[D]. 赵利凯.北京理工大学 2016
[3]自适应恒虚警算法研究[D]. 樊小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
[4]自适应恒虚警研究与硬件设计[D]. 刘思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
[5]复杂背景下多策略恒虚警检测算法研究[D]. 李兵飞.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01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501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