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六边形多载波调制水声通信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9 07:13

  本文关键词:六边形多载波调制水声通信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几年来,由于军事科技发展和海洋资源开发的需求,人们越来越重视水下通信系统的开发与研究,因此水声通信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OFDM技术凭借其高速的数据传输优势,在水声通信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但水声信道具有严重的时变性和频率选择性衰落,OFDM技术应用于水声通信时存在几个严重的缺陷:(1)系统频谱衰减慢,旁瓣高;(2)对载波频偏和相位噪声比较敏感;(3)仅解决了由多径引起的符号间干扰。而相比OFDM,六边形多载波调制(Hexagonal Multicarrier Transmission, HMCT)技术具有很高的抗符号间干扰和载波间干扰的能力,为此研究其在水声信道下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HMCT在水声信道下的性能,通过与OFDM比较,验证了HMCT适合在水声信道这样的双选择信道下传输。首先针对直接累加算法实现HMCT的高复杂度,依据滤波器组多相分解原理,推导了HMCT的滤波器组表达形式,并通过引入IFFT变换,实现了HMCT的快速算法。同时验证了快速实现算法与直接累加算法的等效性。其次,介绍了水声信道的特性,包括水声信道的传播损耗、多径效应和多普勒频移。并采用一种符合海洋环境的水声信道模型模拟了时变的水声信道。最后对OFDM, HMCT系统做了信道估计,由于水声信道是一种典型的稀疏信道,而压缩感知技术是一种充分利用信号的稀疏特性对数据进行采样和编码的方法,其利用较少的观测值即可很大概率的重构原始信号。因此,采用正交匹配追踪压缩感知算法可以实现对稀疏信道的准确估计,并与传统的LS算法比较,验证了正交匹配追踪压缩感知算法对水声信道估计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OFDM技术 HMCT技术 水声信道 信道估计 压缩感知 滤波器组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9.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10-11
  •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11-13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安排13-14
  • 1.4 本章小结14-16
  • 第二章 HMCT技术简介16-24
  • 2.1 OFDM原理16-17
  • 2.2 脉冲成型OFDM原理17
  • 2.3 LOFDM原理17-21
  • 2.4 HMCT原理21-23
  • 2.5 本章小结23-24
  • 第三章 基于滤波器组理论的HMCT快速实现技术24-42
  • 3.1 多抽样速率系统基础24-28
  • 3.1.1 信号的抽取24-26
  • 3.1.2 信号的插值26-27
  • 3.1.3 Noble特性27
  • 3.1.4 多相分解27-28
  • 3.2 滤波器组基本原理28-32
  • 3.2.1 滤波器组的概念28-30
  • 3.2.2 滤波器组收发机30-32
  • 3.3 HMCT信号的快速实现技术32-38
  • 3.3.1 滤波器组算法32-35
  • 3.3.2 快速实现算法35-38
  • 3.4 HMCT快速算法验证仿真38-41
  • 3.4.1 调制解调数据仿真38-40
  • 3.4.2 误码率仿真40-41
  • 3.5 本章小结41-42
  • 第四章 水声信道42-51
  • 4.1 水声信道简介42-45
  • 4.2 水声信道建模45-49
  • 4.2.1 标称的信道传递函数45-46
  • 4.2.2 大尺度衰落46-47
  • 4.2.3 小尺度衰落47
  • 4.2.4 多普勒频移47-49
  • 4.3 时变水声信道仿真49-50
  • 4.4 本章小结50-51
  • 第五章 信道估计技术51-71
  • 5.1 导频结构51-53
  • 5.2 LS信道估计53-54
  • 5.3 压缩感知信道估计54-59
  • 5.3.1 信号的稀疏表示54-55
  • 5.3.2 测量矩阵的设计55-57
  • 5.3.3 信号恢复算法57-59
  • 5.4 OMP算法仿真59-61
  • 5.4.1 OMP算法实现序列重构验证仿真59-60
  • 5.4.2 LS与压缩感知算法比较仿真60-61
  • 5.5 基于压缩感知的HMCT系统信道估计61-63
  • 5.6 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仿真63-67
  • 5.6.1 导频位置不同时的压缩感知信道估计仿真63-64
  • 5.6.2 LS与OMP估计算法比较仿真64
  • 5.6.3 不同稀疏度条件下OMP算法性能仿真64-65
  • 5.6.4 不同导频数条件下OMP算法性能仿真65-66
  • 5.6.5 凸优化工具箱模拟仿真66-67
  • 5.7 HMCT系统的信道估计仿真67-68
  • 5.7.1 LS与OMP估计算法比较仿真67-68
  • 5.7.2 不同稀疏度条件下OMP算法性能仿真68
  • 5.8 OFDM,HMCT系统比较仿真68-70
  • 5.8.1 时不变信道比较68-69
  • 5.8.2 时变信道比较69-70
  • 5.9 本章小结70-71
  • 结论71-74
  • 参考文献74-78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78-79
  • 致谢79-80
  • 作者简介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惠智;刘云涛;蔡慧;邓红超;王永丰;;第八讲 水声通信及其研究进展[J];物理;2006年12期

2 金为民;;时反水声通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J];声学与电子工程;2007年02期

3 戴荣涛;王青春;;现代水声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科技广场;2008年08期

4 周建清;郭中源;贾宁;黄建纯;吴玉泉;陈庚;;无线/水声通信浮标技术研究及其实现[J];应用声学;2012年06期

5 王晓亮;曾启帆;刘海军;蔡郭栋;;水声通信远程在线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J];科技资讯;2012年30期

6 苏皋声;舰艇用水声通信设备近期发展[J];声学与电子工程;1992年01期

7 马雯,黄建国,张群飞;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高速水声通信技术研究[J];电声技术;2004年05期

8 汪俊,王海斌,吴立新;远程水声通信中的多信号恒包络合成方法[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9 林伟;陈强;汪玉;;一种有效的水声通信多普勒处理方法[J];声学技术;2005年04期

10 王明华;桑恩方;乔钢;;高速水声通信中正交频分复用技术试验研究[J];海洋工程;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彤;桑恩方;;基于多载波传输的水声通信方法[A];2004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孟荻;王海斌;吴立新;汪俊;;隐蔽水声通信技术探讨[A];2008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许肖梅;;水声通信与水声网络的发展与应用[A];2009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交流暨水声学分会换届改选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吴清华;肖奇伟;夏至军;;水声通信及其军事应用研究[A];2009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交流暨水声学分会换届改选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王长红;朱敏;朱维庆;;相干与非相干水声通信[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6 吴碧;王毅刚;王华奎;;水声通信中一种抗多途干扰的方法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9]论文集[C];2009年

7 马晓民;杨晓帆;田路;;基于扩频编码的水声通信技术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汪俊;王海斌;吴立新;;水声通信中的一种多信号恒包络合成方法[A];2004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莫世禹;;水声通信[A];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陈岩;贾宁;郭中源;陈庚;;全双工水声通信本地发射干扰自适应抵消技术[A];中国声学学会200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王飞;蛟龙入海通天地 听涛观洋竞风流[N];科技日报;2013年

2 记者 石玉平;长城电子水声通信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N];中国船舶报;2013年

3 曹洪亮 李丽云;解密神秘水下声音世界水声通信技术[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琳;深远海环境监测水声通信仿真方法与信道估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黄晓萍;基于混沌扩频的水声通信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3 朱彤;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水声通信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4 孙桂芝;水声通信网络路由协议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5 陈韵;分数阶Fourier变换在水声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6 李霞;水声通信中的自适应均衡与空间分集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7 刘林泉;水声综合测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王明华;高速水声通信中OFDM的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9 徐小卡;基于OFDM的浅海高速水声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10 殷敬伟;多途信道中Pattern时延差编码水声通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欢;基于本元信号时延调制的异步水声通信方法[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续辰;水声MIM0-OFDM系统中多普勒频偏估计与补偿的研究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翟昌宇;波束形成技术及其在水声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4 鞠阳;六边形多载波调制水声通信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5 魏俊博;一种浅海水声通信网络通信协议的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6 唐小婕;基于能耗优化的水声通信网络协议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朱长宝;水声通信网络仿真软件的设计与运行管理模块的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8 魏惠梅;水声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9 陈达伟;一种水声通信网络协议的跨层设计与实现[D];厦门大学;2009年

10 刘洁;水声通信网络通信及显控软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六边形多载波调制水声通信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2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52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b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