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发射模块测试方法的软件实现
发布时间:2021-11-27 17:03
接收、发射模块是通讯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块的研发指标是通讯设备的重要参数,模块指标的快速检测对模块生产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手动测试存在耗时长、效率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某型号接收/发射模块的自动测试系统研制为工程背景,对激励模块、功放模块和接收模块测试设计了相应的测试方法,并进行相应的代码编写,以实现对被测对象性能指标的快速、自动测试,为模块的调试和检验提供依据。该测试策略在LabWindows平台下,利用虚拟仪器技术来实现传统的人工手动测试,缩短了测试时间,并降低人为操作失误引起的测试误差的几率,从而提高测试精度。主要工作如下:1.激励模块主要测试其频率转换效率,如频率转换时间,波形特性测量等。本文对该模块所有的测试项进行细节分析,结合测量精度和仪器的测试范围进行仪器选择,并结合测试项的特点设计单步/连续模式下的测试策略;2.功放模块主要测试功率放大情况,如输出功率测试、发射功率、发射频谱测试等。根据功放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且输出功率大的特点,会对输入仪器的信号进行数值补偿,选择满足测试条件和精度的仪器进行编写相应的测试策略;3.接收模块主要测试其滤波功能及工作范围,如增益特...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自动测试系统发展概况
1.3 雷达故障测试策略的发展概况
1.3.1 依赖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
1.3.2 人工智能故障诊断方法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接收/发射自动测试系统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2.1 接收/发射自动测试系统构成
2.1.1 测试系统的目标
2.1.2 测试系统的仪器结构简介
2.1.3 系统测试精度要求
2.2 测试系统的软件介绍
2.2.1 软件功能
2.2.2 软件总体构架
2.3 软件设计分析
2.3.1 系统测试策略设计分析
2.3.2 系统自检需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激励功放模块测试策略的设计
3.1 激励模块测试
3.1.1 射频输出幅度及杂谐波抑制软件实现
3.1.2 射频输出脉冲特性测试框架软件实现
3.1.3 频率转换时间测试框架软件实现
3.2 功放模块测试
3.2.1 各工作状态下频点输出功率测试软件实现
3.2.2 各工作状态下发射波形软件实现
3.2.3 各工作模式下杂谐波抑制测试软件实现
3.2.4 激励模块、功放模块、接收模块功耗测量软件实现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接收模块测试策略及系统自检的设计
4.1 噪声系数测试软件实现
4.1.1 噪声系数介绍
4.1.2 测量仪器选择
4.1.3 测试难点分析
4.1.4 单步/连续模式下噪声系数测试软件实现
4.2 放大及增益特性测试软件实现
4.2.1 动态范围、增益控制特性介绍
4.2.2 测量仪器选择
4.2.3 测试重难点分析
4.2.4 单步/连续模式下对数方法、增益控制特性测试软件实现
4.2.5 单步/连续模式下接收模块中频输出测试的软件实现
4.3 带外信号特性测试软件实现
4.3.1 镜频抑制、中频抑制、中频带外无用信号特性介绍
4.3.2 测量仪器选择
4.3.3 测试重难点分析
4.3.4 单步/连续模式下镜频抑制、中频抑制测试软件实现
4.3.5 单步/连续模式下中频带外无用信号测试软件实现
4.4 抗混叠滤波器特性测试软件实现
4.4.1 抗混叠滤波器特性介绍
4.4.2 测量仪器选择
4.4.3 测试重难点分析
4.4.4 单步/连续模式下抗混叠滤波器特性测试软件实现
4.5 接收通道延迟特性测试软件实现
4.5.1 通道延迟特性介绍
4.5.2 测量仪器选择
4.5.3 测试重难点分析
4.5.4 单步/连续模式下接收通道延时特性测试软件实现
4.6 系统自检软件实现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自检及测试策略验证
5.1 测试策略验证
5.1.1 频域类测试验证
5.1.2 时域类测试验证
5.1.3 软件效率验证
5.2 系统自检验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振动测试中抗混叠滤器的功能及特性分析[J]. 支高飞,张娟,刘敏. 科技展望. 2017(04)
[2]国外自动测试系统发展综述[J]. 齐永龙,宋斌,刘道煦.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5(12)
[3]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趋势[J]. 郭荣斌,赵秀才.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4(06)
[4]自动测试系统自检方案设计[J]. 陈亚,刘文波,王昌金. 测控技术. 2012(03)
[5]提高级联滤波模块带外抑制的方法[J]. 刘杰,占腊民,鲁统庭. 现代电子技术. 2012(05)
[6]如何提高滤波器的带外抑制[J]. 富英. 电子技术. 2009(04)
[7]自动测试系统自检适配器自动设计技术[J]. 孙宝江,李晓白,秦红磊,沈士团. 测试技术学报. 2007(04)
[8]一种抑制镜像干扰的新方法[J]. 杨选春,孟立勋,郝鹏飞. 战术导弹技术. 2005(01)
[9]一种实现高带外抑制声表面波滤波器结构[J]. 曹亮,傅金桥,肖燕. 压电与声光. 1995(06)
[10]抗混叠滤波器的特性问题[J]. 李平安,陶启龙. 振动、测试与诊断. 1992(03)
博士论文
[1]基于网络的自动测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顾文荃.华东师范大学 2013
[2]并行多任务自动测试系统分层化建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马敏.电子科技大学 2008
[3]雷达系统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 罗志勇.西北工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K波段群时延校准收发系统的研制[D]. 陈皓滢.电子科技大学 2013
[2]某雷达自动测试系统研制[D]. 梁宇.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3]基于故障树和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设备故障诊断系统设计及实现[D]. 张纲.电子科技大学 2011
[4]基于神经网络和故障树的运载火箭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D]. 郭博.电子科技大学 2010
[5]基于故障树和神经网络的运载火箭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D]. 刘小明.电子科技大学 2010
[6]宽带数字阵雷达分数延时测量与实现技术研究[D]. 许媛.电子科技大学 2008
[7]某军用电子模块通用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张志华.浙江大学 2007
[8]基于虚拟仪器的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D]. 刘宗玉.西北工业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522709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自动测试系统发展概况
1.3 雷达故障测试策略的发展概况
1.3.1 依赖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
1.3.2 人工智能故障诊断方法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接收/发射自动测试系统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2.1 接收/发射自动测试系统构成
2.1.1 测试系统的目标
2.1.2 测试系统的仪器结构简介
2.1.3 系统测试精度要求
2.2 测试系统的软件介绍
2.2.1 软件功能
2.2.2 软件总体构架
2.3 软件设计分析
2.3.1 系统测试策略设计分析
2.3.2 系统自检需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激励功放模块测试策略的设计
3.1 激励模块测试
3.1.1 射频输出幅度及杂谐波抑制软件实现
3.1.2 射频输出脉冲特性测试框架软件实现
3.1.3 频率转换时间测试框架软件实现
3.2 功放模块测试
3.2.1 各工作状态下频点输出功率测试软件实现
3.2.2 各工作状态下发射波形软件实现
3.2.3 各工作模式下杂谐波抑制测试软件实现
3.2.4 激励模块、功放模块、接收模块功耗测量软件实现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接收模块测试策略及系统自检的设计
4.1 噪声系数测试软件实现
4.1.1 噪声系数介绍
4.1.2 测量仪器选择
4.1.3 测试难点分析
4.1.4 单步/连续模式下噪声系数测试软件实现
4.2 放大及增益特性测试软件实现
4.2.1 动态范围、增益控制特性介绍
4.2.2 测量仪器选择
4.2.3 测试重难点分析
4.2.4 单步/连续模式下对数方法、增益控制特性测试软件实现
4.2.5 单步/连续模式下接收模块中频输出测试的软件实现
4.3 带外信号特性测试软件实现
4.3.1 镜频抑制、中频抑制、中频带外无用信号特性介绍
4.3.2 测量仪器选择
4.3.3 测试重难点分析
4.3.4 单步/连续模式下镜频抑制、中频抑制测试软件实现
4.3.5 单步/连续模式下中频带外无用信号测试软件实现
4.4 抗混叠滤波器特性测试软件实现
4.4.1 抗混叠滤波器特性介绍
4.4.2 测量仪器选择
4.4.3 测试重难点分析
4.4.4 单步/连续模式下抗混叠滤波器特性测试软件实现
4.5 接收通道延迟特性测试软件实现
4.5.1 通道延迟特性介绍
4.5.2 测量仪器选择
4.5.3 测试重难点分析
4.5.4 单步/连续模式下接收通道延时特性测试软件实现
4.6 系统自检软件实现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自检及测试策略验证
5.1 测试策略验证
5.1.1 频域类测试验证
5.1.2 时域类测试验证
5.1.3 软件效率验证
5.2 系统自检验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振动测试中抗混叠滤器的功能及特性分析[J]. 支高飞,张娟,刘敏. 科技展望. 2017(04)
[2]国外自动测试系统发展综述[J]. 齐永龙,宋斌,刘道煦.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5(12)
[3]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趋势[J]. 郭荣斌,赵秀才.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4(06)
[4]自动测试系统自检方案设计[J]. 陈亚,刘文波,王昌金. 测控技术. 2012(03)
[5]提高级联滤波模块带外抑制的方法[J]. 刘杰,占腊民,鲁统庭. 现代电子技术. 2012(05)
[6]如何提高滤波器的带外抑制[J]. 富英. 电子技术. 2009(04)
[7]自动测试系统自检适配器自动设计技术[J]. 孙宝江,李晓白,秦红磊,沈士团. 测试技术学报. 2007(04)
[8]一种抑制镜像干扰的新方法[J]. 杨选春,孟立勋,郝鹏飞. 战术导弹技术. 2005(01)
[9]一种实现高带外抑制声表面波滤波器结构[J]. 曹亮,傅金桥,肖燕. 压电与声光. 1995(06)
[10]抗混叠滤波器的特性问题[J]. 李平安,陶启龙. 振动、测试与诊断. 1992(03)
博士论文
[1]基于网络的自动测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顾文荃.华东师范大学 2013
[2]并行多任务自动测试系统分层化建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马敏.电子科技大学 2008
[3]雷达系统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 罗志勇.西北工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K波段群时延校准收发系统的研制[D]. 陈皓滢.电子科技大学 2013
[2]某雷达自动测试系统研制[D]. 梁宇.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3]基于故障树和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设备故障诊断系统设计及实现[D]. 张纲.电子科技大学 2011
[4]基于神经网络和故障树的运载火箭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D]. 郭博.电子科技大学 2010
[5]基于故障树和神经网络的运载火箭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D]. 刘小明.电子科技大学 2010
[6]宽带数字阵雷达分数延时测量与实现技术研究[D]. 许媛.电子科技大学 2008
[7]某军用电子模块通用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张志华.浙江大学 2007
[8]基于虚拟仪器的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D]. 刘宗玉.西北工业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5227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522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