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南海温跃层时空分布及其对水下通信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1-11 13:15
  本文利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研制的西北太平洋海洋再分析月平均海温数据,采用垂直梯度法和拟阶梯函数法结合的方法,计算了南海海区温跃层的上界深度、厚度和强度。利用1、4、7和10月的计算结果分别代表冬、春、夏和秋四季,分析了南海温跃层的上界深度、厚度和强度空间分布的季节变化,并初步讨论了温跃层的存在和变化对水下通信以及水下航行器隐蔽深度的影响。 

【文章来源】:舰船科学技术. 2020,42(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南海温跃层时空分布及其对水下通信的影响


南海温跃层厚度Fig.2ThermoclinethicknessofSouthChinaSea大值区,极大值区向西北和东南强度逐渐减弱

区域图,南海,温跃层,强度


大值区,极大值区向西北和东南强度逐渐减弱。春季,随着温跃层范围的不断增大,近海区域跃层也开始增强,尤其是南海北部陆架区和南海东南部的浅海区,强度超过了0.15℃/m。中部海盆的强度开始减弱到0.1℃/m以下。夏季,跃层强度进一步加大,近海区域都达到0.2℃/m以上,南海中南部深水区强度也整体增大到0.09℃/m以上。秋季,温跃层强度整体减弱,极大值区存在与南海西部和南部海域,强度在0.1℃/m以上。夏季温跃层的增强使得在跃层以上的通信有利,但在跃层上下通信受到很大影响。图2南海温跃层厚度Fig.2ThermoclinethicknessofSouthChinaSea图3南海温跃层强度Fig.3ThermoclineintensityofSouthChinaSea·166·舰船科学技术第42卷

等值线图,温跃层,南海,声呐


按照以上数据和方法计算得出多年平均1-12月逐月温跃层上界深度、厚度和强度结果。选取1月、4月、7月和10月分别代表冬、春、夏、秋4个季度,具体分布如图1~图3所示。1)温跃层深度图1为南海四季温跃层深度的大面分布。由图可以看出,冬季海区北部受东北季风的影响,上层混合最强,北部陆架区季节性温跃层消失,深度达到最深,在100m以上,等值线呈东北-西南走向,西北部最深向东南逐渐变浅至20m以下,吕宋海峡有一极大值区,在100m以上,吕宋岛西北有一30m以下的低值区。春季,温跃层范围开始增大,北部和南部陆架区及泰国湾海域温跃层开始生成,由于季风导致的上层混合开始减弱,温跃层深度整体开始变浅,陆架区深度在20m左右。中南部海盆有一个30m以上的极大值区,吕宋海峡仍然有一极大值区,但深度变浅。夏季,跃层范围进一步增大,中部深水区跃层深度极大值区范围加大,深度大于40m,分别向西北和东南逐渐变浅,吕宋海峡的极大值区范围和深度都逐渐减校秋季,北部陆架区的温跃层范围开始缩小,深度开始加深。高值区从南海南部海域,经吕宋岛西侧,与吕宋海峡的高值区相连,温跃层深度在40m以上。冬季由于温跃层深度增加,有利于水声通信和探测的深度增加,但对于水下航行器的隐蔽不利,若要更好的隐蔽应潜入更深的海域,春季到夏季由于季节性跃层开始形成,声呐探测有利的深度变浅,反而有利于航行器隐蔽。2)温跃层厚度图2为南海四季温跃层厚度的大面分布。由图可以看出,冬季,温跃层厚度在浅海区域较小,在大部深水海区都在100m左右,靠近浅海有两个极大值区,一个在北部陆架区以外,一个位于吕宋岛西南,厚度都在120m以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海温跃层深度计算方法的比较[J]. 姜波,吴新荣,丁杰,张榕.  海洋通报. 2016(01)
[2]海洋环境对水下航行安全影响的综合评估[J]. 莫军,田亚龙.  舰船科学技术. 2012(10)
[3]海洋环境对潜艇活动的影响[J]. 王彦磊,袁博,朱尚卿,元慧慧,路泽廷.  舰船科学技术. 2010(06)
[4]东海夏季跃层深度计算方法的比较[J]. 张媛,吴德星,林霄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S1)
[5]海洋环境对海军装备性能的影响分析[J]. 方书甲.  舰船科学技术. 2004(02)
[6]南海海域BT资料、南森站资料计算温跃层——三项示性特征的比较[J]. 周燕遐,范振华,颜文彬,张书东.  海洋通报. 2004(01)
[7]陆架海区温跃层特征量的一种计算方法——拟阶梯函数逼近法[J]. 葛人峰,乔方利,于非,蒋志晓,郭景松.  海洋科学进展. 2003(04)
[8]关于跃层深度确定方法的探讨[J]. 吴巍,方欣华,吴德星.  海洋湖沼通报. 2001(02)
[9]1998年5-6月南海上混合层、温跃层不同定义的比较[J]. 贾旭晶,刘秦玉,孙即霖.  海洋湖沼通报. 2001(01)

博士论文
[1]中国近海和西北太平洋温跃层时空变化分析、模拟及预报[D]. 郝佳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8



本文编号:35828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5828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8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