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C波段小型化耐高过载宽带射频前端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8 09:34
  论文结合无线电近炸引信科研项目进行选题研究,文中论述了 C波段小型化耐高过载宽带射频前端设计,并完成了 C波段小型化耐高过载宽带射频前端的工程样机并进行了测试。文中的主要研究工作分为两部分:(1)针对制导弹药对无线电近炸引信精度要求的提高,从系统角度出发,设计了C波段小型化耐高过载宽带射频前端的总体方案。(2)根据总体方案的分解,对C波段小型化耐高过载宽带射频前端各部分组成分别进行仿真设计,并研制了实物样机及测试结果。论文的研究内容概述如下:首先阐述了无线电近炸引信的基本理论及构成,针对制导弹药对无线电近炸引信精度要求的提高,进行了理论分析,获得影响炸高精度以及稳定性的因素。随后从系统分配的结构出发,结合高过载的实际应用环境,对相应电路部分进行了结构分配,设计了 C波段小型化耐高过载宽带射频前端的总体方案。其次讨论了 C波段小型化耐高过载宽带射频前端的各电路组成部分。并给出了功率驱动、环行器、缝隙天线以及混频器等电路的实现途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HFSS对环行器和缝隙天线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方案设计是可行有效的。文中最后对C波段小型化耐高过载宽带射频前端性能进行了测试,与整机... 

【文章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无线电近炸引信概述
    1.2 无线电近炸引信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C波段小型化耐高过载宽带射频前端的特点
    1.4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5 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结构安排
        1.5.1 主要研究工作
        1.5.2 内容结构安排
第二章 C波段小型化耐高过载宽带射频前端设计相关理论
    2.1 引言
    2.2 无线电近炸引信炸高精度理论分析
        2.2.1 三角波线性调频定距原理
        2.2.2 三角波线性调频差频信号分析
        2.2.3 精度误差因素分析
        2.2.4 射频前端对炸高精度的影响
    2.3 功率驱动电路
    2.4 微带环行器
    2.5 缝隙天线
    2.6 无源混频器
        2.6.1 增益
        2.6.2 噪声
        2.6.3 线性范围
        2.6.4 失真
        2.6.5 口间隔离
第三章 C波段小型化耐高过载宽带射频前端设计与仿真
    3.1 引言
    3.2 射频前端指标要求
    3.3 功率驱动电路
        3.3.1 无线电引信接收信噪比分析
        3.3.2 功率驱动电路设计
    3.4 环行器
        3.4.1 环形器建模
        3.4.2 环形器仿真参数设置
        3.4.3 环形器仿真结果
    3.5 缝隙天线
        3.5.1 缝隙天线建模
        3.5.2 缝隙天线仿真模型参数设置
        3.5.3 缝隙天线仿真结果
    3.6 混频器
    3.7 系统总体结构
第四章 C波段小型化耐高过载宽带射频前端装调与测试
    4.1 引言
    4.2 功率驱动电路测试
    4.3 环行器测试
    4.4 缝隙天线测试
    4.5 混频器测试
    4.6 集成装调与测试
第五章 C波段小型化耐高过载宽带射频前端试验验证情况
    5.1 引言
    5.2 地面试验
    5.3 动态飞行试验
    5.4 分析与总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宽带功分器设计和电磁仿真研究[J]. 宋立众,刘尚吉,王永建.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6(04)
[2]连续波对三角波调频无线电引信的压制干扰效应分析[J]. 熊波,路明,尚雅玲,赵曦.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1(02)
[3]高功率微波对线性调频无线电引信的作用效应[J]. 熊波,张小枫,尚雅玲,路明.  探测与控制学报. 2010(06)
[4]波导平板裂缝天线阵的设计[J]. 金剑,万笑梅,汪伟,金谋平.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7(03)
[5]矩形波导纵缝阵列的矩量法分析[J]. 施锦文,丁晓磊,张凤林,万国宾.  遥测遥控. 2006(06)
[6]微带缝隙天线实现宽带的一种新设计[J]. 高向军,王光明,朱莉.  微波学报. 2006(04)
[7]国外引信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与加速发展我国引信技术的必要性[J]. 施坤林,黄峥,马宝华,张龙山,谭惠民,崔占忠.  探测与控制学报. 2005(03)
[8]波导窄边缝隙阵天线的设计[J]. 钟顺时,费桐秋,孙玉林.  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学报. 1976(01)

博士论文
[1]差分双频微带天线研究[D]. 韩丽萍.山西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LFMCW雷达接收前端的设计与研究[D]. 胡丽霞.电子科技大学 2016
[2]宽带多模射频收发模块的研究[D]. 陈燕.东南大学 2015
[3]弹体共形微带天线设计及射频电路仿真技术研究[D]. 狄萃.南京理工大学 2015
[4]调频无线电引信的信号处理技术研究[D]. 巩艳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
[5]雷达发射机和接收机设计[D]. 邵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
[6]接收机前端低噪声放大器设计及其电磁脉冲防护研究[D]. 王洋.上海交通大学 2011
[7]LFMCW船载导航雷达系统设计及其信号处理实现[D]. 苏励.电子科技大学 2011
[8]无线电引信射频系统仿真与设计[D]. 王俊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1
[9]C波段波导缝隙天线设计[D]. 刘晓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1
[10]无线电调频定高引信技术研究[D]. 韩银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30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630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4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