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TD-LTE小基站下行MIMO与资源映射研究及实现

发布时间:2017-05-22 13:20

  本文关键词:TD-LTE小基站下行MIMO与资源映射研究及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LTE)是时下最主流的移动通信技术之一,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 Multiple Out, MIMO)和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技术,能达到数据高速传输和频谱高效利用的目的。目前,由于移动用户密度越来越高,数据流量呈指数增长,LTE基站小型化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VLSI)为小基站的实现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思路。本文研究了小基站发射端中实现MIMO技术的基带模块——层映射、预编码及OFDM技术的基础模块——资源映射,并进行了VLSI设计及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的实现。主要贡献包括:(1)分析LTE系统协议,并深入研究了物理层协议的实现,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层映射、预编码及资源映射模块的硬件实现架构,并给出了下行物理信道及信号的资源映射顺序;(2)针对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 Channel, PDSCH)与其他信道及信号资源分配冲突的问题,从映射分类,分级跳转条件及分级跳转处理等三方面提出了系统化的避让机制,另外,通过对位图进行参数提取,并复用存储器、共用映射逻辑,设计出了一种高效的、支持三种资源分配类型、支持LTE所有系统带宽配置的PDSCH资源映射架构;(3)在扩展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 Channel, PDCCH)的过程中发现,协议中描述的映射逻辑并不适合硬件实现,为此设计了更适合的映射逻辑,并且支持三种控制格式指示(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FI)配置;(4)提出一种新型的预编码处理方法,即将输入数据与预编码矩阵相乘的操作改为对输入数据移位趋近,在保证数据精度的前提下,达到避免使用乘法器的目的;(5)将模块单独进行Modelsim仿真及FPGA综合后,再应用到整体下行发射机中进行系统仿真及综合,分别验证了模块具有时延极小、资源开销小、复杂度低的性能优势和完善的功能。
【关键词】:TD-LTE FPGA 下行物理层 MIMO 资源映射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9.5;TN919.3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3
  • 1 引言13-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4-15
  • 1.2.1 TD-LTE小基站14
  • 1.2.2 MIMO及OFDM实现14-15
  • 1.3 论文创新点及篇章安排15-17
  • 1.3.1 主要创新点15-16
  • 1.3.2 篇章安排16-17
  • 2 TD-LTE下行物理链路概述17-28
  • 2.1 TD-LTE无线帧资源17-21
  • 2.1.1 帧结构17-19
  • 2.1.2 资源调度单位19-21
  • 2.2 TD-LTE下行物理信道及信号21-22
  • 2.2.1 下行物理信道21-22
  • 2.2.2 下行物理信号22
  • 2.3 TD-LTE下行物理信道的一般处理结构22-23
  • 2.4 MIMO技术概述23-27
  • 2.4.1 MIMO系统模型23-25
  • 2.4.2 预编码方式25-27
  • 2.5 本章小节27-28
  • 3 MIMO模块的研究及实现28-39
  • 3.1 层映射模块研究及实现28-31
  • 3.1.1 单天线模式28
  • 3.1.2 发射分集模式28-29
  • 3.1.3 空分复用模式29-30
  • 3.1.4 层映射的实现30-31
  • 3.2 预编码模块研究及实现31-38
  • 3.2.1 单天线模式31
  • 3.2.2 发射分集模式31-32
  • 3.2.3 空分复用模式32-34
  • 3.2.4 预编码的实现34-38
  • 3.2.5 改进的预编码实现38
  • 3.3 本章小节38-39
  • 4 资源映射模块的研究及实现39-68
  • 4.1 资源映射整体实现39-42
  • 4.1.1 设计需求39
  • 4.1.2 整体架构39-41
  • 4.1.3 映射间的制约关系41-42
  • 4.2 小区专用参考信号42-45
  • 4.2.1 映射算法42-45
  • 4.2.2 写地址模块实现45
  • 4.3 主/辅同步信号45-46
  • 4.3.1 映射算法45-46
  • 4.3.2 写地址模块实现46
  • 4.4 物理广播信道46-48
  • 4.4.1 映射算法46-47
  • 4.4.2 写地址模块实现47-48
  • 4.5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48-49
  • 4.5.1 映射算法48-49
  • 4.5.2 写地址模块实现49
  • 4.6 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信道49-52
  • 4.6.1 映射算法49-51
  • 4.6.2 写地址模块实现51-52
  • 4.7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52-56
  • 4.7.1 交织和循环移位52-53
  • 4.7.2 协议中的映射算法53
  • 4.7.3 提出的映射算法53-54
  • 4.7.4 写地址模块实现54-56
  • 4.8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56-66
  • 4.8.1 资源分配类型及映射准则56-59
  • 4.8.2 提出的位图参数预处理方法59-64
  • 4.8.3 设计的避让机制64-66
  • 4.9 本章小节66-68
  • 5 模块验证及系统验证68-76
  • 5.1 MIMO模块验证68-69
  • 5.2 资源映射模块验证69
  • 5.3 下行发射机系统验证69-75
  • 5.3.1 系统硬件测试环境69-70
  • 5.3.2 系统综合结果70-71
  • 5.3.3 QPSK调制71-73
  • 5.3.4 16QAM调制73-74
  • 5.3.5 64QAM调制74-75
  • 5.4 本章小节75-76
  • 6 总结与展望76-78
  • 6.1 总结76
  • 6.2 展望76-78
  • 参考文献78-81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1-83
  • 学位论文数据集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树理,段志生,黄琳;MIMO连续系统中可交换矩阵的充要条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1年03期

2 凌睿;柴毅;;MIMO非线性不确定系统二阶滑模控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36期

3 李征;刘南;陶欢;;MIMO雷达对分布式目标测向研究[J];火控雷达技术;2008年03期

4 饶文元,戴利云,王军选;MIMO通信中的分集与复用[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苏晓东;;MIMO无线信道的测量[J];信息技术;2009年07期

6 杨明磊;陈伯孝;齐飞林;张守宏;;多载频MIMO雷达的模糊函数[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9年01期

7 陈永辉;朱光喜;王德胜;;一种基于协作MIMO的Relay-STBC-HARQ策略及其性能分析[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9年07期

8 马鹏;王伟;张剑云;;非合作源MIMO雷达的多目标定位与参数估计[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9 肖文书;;MIMO雷达中的信号检测[J];电子学报;2010年03期

10 关雪梅;陈纯锴;;基于MIMO的垂直分层空时码检测算法研究[J];电信科学;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满化录;刘中仁;;一类MIMO对象的鲁棒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2 李宇;王彪;黄海宁;李淑秋;张春华;;MIMO探测声纳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3 顾敬民;梁涛;于勇;;一种新的MIMO发射功率分配算法研究[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亚婷;席安安;黄志忠;;新体制MIMO数字阵列雷达的发展及其应用[A];第八届全国信号与信息处理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王中鹏;吴伟陵;;MIMO通信系统在相关信道下的性能分析[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李常青;卢满宏;谌明;;MIMO在火星探测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张蕾;李道本;;基于空间概念的MIMO容量及功率分配方案[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车斌;颜罡;钱澄;;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方向图可重构MIMO天线[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李海强;李颖;张元龙;;多用户MIMO中继通信系统中的网络预编码方案[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志勇;孙季丰;;基于SMC的MIMO快时变平坦信道盲跟踪[A];全国第二届信号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柴莎莎;MIMO芯片的4×4高速挡[N];网络世界;2010年

2 ;安捷伦推出MIMO接收机测试仪[N];人民邮电;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夏男;多用户MIMO中继系统的干扰消除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巩朋成;MIMO雷达波形优化与参数估计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汪霜玲;MIMO雷达目标检测与波形设计及在天波超视距雷达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朱江章;MIMO宽带无线通信中的空时信号处理与信道估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孙继禹;MIMO雷达成像的电磁分析与模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6 于晓燕;双选择性信道与空间相关信道下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估计[D];东南大学;2006年

7 车小林;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预处理和频域均衡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熊飞;分布式天线系统中信道测量和MIMO传输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肖雳;无源和有源MIMO天线性能的关键指标研究及测试验证[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10 程波;无线传感器网络虚拟MIMO接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敏;虚拟MIMO网络中基于联盟博弈的稳定用户匹配[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得旺;双基地MIMO雷达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王珍;双基地MIMO雷达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卢颖辉;多用户大规模MIMO上行系统信道估计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5 李彦波;MIMO雷达中虚拟孔径空时处理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陈龙;多用户MIMO上下行用户调度与传输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赵腾飞;多用户MIMO用户调度方法及性能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李鹭;基于MIMO的双绞线高速传输仿真平台研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刘周;双基地MIMO雷达实验系统校正与目标检测实验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杨燕;MIMO雷达正交波形设计与仿真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TD-LTE小基站下行MIMO与资源映射研究及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5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85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7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