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网络模三干扰的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4 15:21
本文关键词:LTE网络模三干扰的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GSM系统内干扰主要通过频率规划来解决,WCDMA系统使用CDMA技术,是一个自干扰的系统,客观上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导频污染以及远近效应等问题,干扰信号来自本小区及所有临近小区,干扰可通过软切换机制来缓解;而LTE系统采用了OFDM技术,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正交信号可以通过在接收端采用相关技术来分开,这样可以减少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降低小区内的干扰,LTE网络主要受相邻小区干扰的影响。LTE采用同频组网,整个系统覆盖范围内的所有小区可以使用相同的频带为本小区内的用户提供服务,因此频谱效率高,但是相邻小区在小区的交接处由于使用了相同的频谱资源,则会产生较强的小区间干扰,LTE网络存在特有的模三干扰,其不可避免的成了一个典型的“邻区干扰系统”。网络干扰的控制是LTE网络优化的重点,主要是通过网络结构的优化和网络系统功能的合理利用实现的。LTE在利用3G或2G现有机制进行共站部署的情况下,原有网络结构存在一定的重叠覆盖对WCDMA软切换来说,是有益的,但由于LTE采用硬切换,重叠区域过大,会对邻小区产生较大的干扰并导致SINR降低,而LTE的网络的性能主要由于信号与干扰噪声比SINR决定的。因此小区重叠覆盖会增大PCI规划的难度,造成模三干扰,严重影响用户数据吞吐率,从而影响网络容量,降低用户感知。因此,LTE系统对于覆盖的控制要求更高,应在满足切换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重叠覆盖、规避过覆盖,这就对站址选择、天面的布局以及天馈参数的设置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SINR值优化为主线,分别介绍弱覆盖、PCI模三干扰、重叠覆盖、网络拓扑结构等对SINR值的影响,重点对PCI模三干扰、重叠覆盖、网络拓扑结构进行阐释,探索解决模三干扰的方法。在合理的网络结构基础上,通过基站天馈系统优化、参数优化协同解决PCI模三干扰;同时,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小区合并技术引入,为解决无线环境复杂区域的PCI模三干扰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LTE 模三干扰 硬切换 SINR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10-18
- 1.1.1 LTE网络特点10-15
- 1.1.2 LTE网络关键技术15-18
- 1.2 研究意义18
-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18-20
- 第2章 LTE无线网络干扰优化20-34
- 2.1 干扰的分类20-23
- 2.1.1 系统内干扰20-21
- 2.1.2 系统间干扰21-23
- 2.1.3 外部干扰23
- 2.1.4 上行干扰和下行干扰23
- 2.2 异常干扰的发现手段23-25
- 2.2.1 基站硬件的检查23-24
- 2.2.2 路测数据分析24
- 2.2.3 话统数据24-25
- 2.3 LTE干扰排查流程25-26
- 2.4 异常干扰的分析与定位26-28
- 2.4.1 外部干扰分析与定位26-27
- 2.4.2 内部干扰分析与定位27-28
- 2.4.3 系统间干扰的分析与定位28
- 2.4.4 使用的仪器设备28
- 2.5 异常干扰解决措施28-30
- 2.5.1 外部干扰的处理28-29
- 2.5.2 内部干扰的分析处理29
- 2.5.3 系统间干扰的分析处理29
- 2.5.4 阻塞干扰的分析处理29-30
- 2.5.5 互调干扰的分析处理30
- 2.5.6 杂散干扰的分析处理30
- 2.5.7 其他30
- 2.6 干扰协调30-34
- 2.6.1 干扰协调的原理30-31
- 2.6.2 干扰的随机化31
- 2.6.3 干扰抑制31-34
- 第3章 LTE覆盖及模三干扰评估34-44
- 3.1 LTE FDD覆盖情况34-35
- 3.2 LTE重叠覆盖及PCI规划情况35-37
- 3.2.1 LTE重叠覆盖35-36
- 3.2.2 LTE小区合并36-37
- 3.2.3 PCI规划情况37
- 3.3 PCI模三干扰原理简介37-38
- 3.3.1 物理小区标识PCI37-38
- 3.3.2 PCI模三干扰38
- 3.4 PCI模三干扰表现及影响38-41
- 3.4.1 PCI模三干扰典型表现38-39
- 3.4.2 现网路测评估39-40
- 3.4.3 LTE模三干扰优化流程图40-41
- 3.5 PCI模三干扰常用优化手段41-42
- 3.6 PCI规划中如何避免模值干扰42-44
- 第4章 LTE覆盖干扰及优化44-58
- 4.1 LTE覆盖干扰分析44-45
- 4.2 弱覆盖问题评估及优化45-48
- 4.2.1 基站未开通或断站45-46
- 4.2.2 工程安装问题导致天线接反接错46-47
- 4.2.3 建筑物阻挡47
- 4.2.4 工程参数设置不合理47-48
- 4.2.5 RS功率配置偏低48
- 4.3 PCI模三干扰问题评估及优化48-50
- 4.3.1 PCI模三专题测试的结果对比48-49
- 4.3.2 PCI模三干扰的评估指标49
- 4.3.3 PCI规划优化原则49-50
- 4.4 重叠覆盖问题评估及优化50-51
- 4.5 网络拓扑结构问题评估及优化51-54
- 4.5.1 网络拓扑结构评估51-52
- 4.5.2 网络规划设计52-54
- 4.6 邻区漏配问题评估及优化54-55
- 4.7 切换参数设置问题优化55-58
- 4.7.1 LTE的切换种类55-56
- 4.7.2 切换参数设置56-58
- 第5章 典型PCI模三干扰优化案例58-66
- 5.1 射频优化与参数优化解决模三干扰案例58-61
- 5.2 射频优化与功率调整解决模三干扰案例61-62
- 5.3 小区合并技术解决模三干扰案例62-66
- 第6章 总结66-68
- 参考文献68-71
- 致谢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志刚;杜惠平;;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软硬切换衰落余量分析[J];信息技术;2005年12期
2 蔡蔚e
本文编号:4214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421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