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无氧铜和铁镍钴合金太赫兹波导传输损耗

发布时间:2017-08-12 05:03

  本文关键词:无氧铜和铁镍钴合金太赫兹波导传输损耗


  更多相关文章: 太赫兹 无氧铜 铁镍钴合金 镀金 传输损耗


【摘要】:对无氧铜、铁镍钴合金和镀金铁镍钴合金制作的WR2.8太赫兹波导进行了传输损耗的研究。通过对比实验测得的传输损耗值,计算出340 GHz频段,无氧铜电导率为1.6×10~7 S/m,铁镍钴合金电导率为1.0×10~6 S/m,相对磁导率为2.1,损耗参数的设置对正向设计具有指导作用。实验中,通过镀金工艺降低了铁镍钴合金波导的传输损耗,进而明确波导内壁镀金工艺可以有效降低传输损耗,对降低太赫兹标准窗的传输损耗有着实际意义。
【作者单位】: 北京真空电子技术研究所微波电真空器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太赫兹 无氧铜 铁镍钴合金 镀金 传输损耗
【分类号】:TN814
【正文快照】: 随着电真空器件向更高频率、更大功率发展,在太赫兹频段确定常用材料的传输损耗参量,对正确指导模拟计算以及降低传输损耗都是十分重要的。众所周知,高频段下电磁波在矩形波导的传输损耗比低频段下的传输损耗大很多。因此在高频段下,获得无氧铜和铁镍钴合金的传输损耗情况对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秦国治,赵佐政;真空传递与冷压铟封[J];真空科学与技术;1987年02期

2 赵雪峰;韩栋梁;;大型无氧铜氢气保护焊接设备的研究[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13年07期

3 刘鑫;张小勇;陆艳杰;方针正;楚建新;;AlN陶瓷与无氧铜的活性封接[J];真空电子技术;2007年04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铁钢;李庆忠;陈永涛;谷岩;刘仓理;;无氧铜的高应变率拉伸加载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汤铁钢;刘仓理;;高应变率拉伸加载下无氧铜的本构模型研究[A];第十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吴善幸;马东方;陈大年;王焕然;贾存威;侯延军;;冲击拉伸下含孔高导无氧铜板中空穴增长与聚集的实验与数值研究[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范载云;;无氧铜线——线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名牌基础产品[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黄自欣;;高纯高导无氧铜铸锭生产及设备简述[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二届青年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江树儒;;电真空器件用无氧铜含氧量比重检验法的探讨[A];第五届华北、东北地区理化会议论文集[C];1993年

7 胡建波;谭华;戴诚达;李加波;;冲击压缩下无氧铜的熔化温度测量[A];第八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马东方;陈大年;吴善幸;胡金伟;王焕然;贾存威;侯延军;;高导无氧铜动态本构关系对于单轴冲击拉伸下空穴增长和失稳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马东方;陈大年;吴善幸;王焕然;金扬辉;贾存威;;高导无氧铜杆冲击拉伸断裂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熊信;谭福利;孙承纬;;10~5s~(-1)应变率下无氧铜靶板内细观损伤的统计分布[A];第八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刘其丕;天津有色无氧铜杆改造项目投产[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2 记者 刘其丕;天津嘉龙有色拔丝无氧铜杆实现增量增值[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3 记者 汪佳佳;10万吨无氧铜材项目昨正式签约[N];马鞍山日报;2012年

4 郝红伟;江河公司开发试制成功无氧铜D型管[N];大众科技报;2005年

5 华南;洛铜研制出性能优良的无氧铜电缆带[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6 彭建华;中铝大冶铜板带公司无氧铜铸锭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N];中国企业报;2009年

7 彭建华;中铝华中铜业成功研发超长高精度射频电缆无氧铜带[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8 王碧文;万宝无氧铜生产技术跻身一流[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9 记者 徐永升;赤峰市3个重点项目开工[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10 通讯员 彭建华;大冶铜板带公司一鸣惊人[N];黄石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秋实;不同应变下无氧铜的加载实验设计与变形产生的位错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宋萍;无氧铜高压卸载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3年

2 张凌云;无氧铜冲击熔化特性的实验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4年

3 田野;低温下无氧铜与金属、非金属接触热阻特性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张卓;无氧铜腔体的深孔珩磨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0年

5 郝高宇;无氧铜/蓝宝石界面冲击辐射特性及温度测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6 张友君;退火与未退火高纯无氧铜的层裂特性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2年

7 刘闯;无氧铜微细切削加工的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59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659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e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