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高频谱效率的全双工通信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0 06:01

  本文关键词:高频谱效率的全双工通信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带内全双工 MIMO 自干扰 频谱效率


【摘要】:近年来,满足极高频谱效率等需求的第五代移动通信的研究和开发正在不断发展,带内全双工(In-band Full-Duplex,IBFD)通信理论与技术也正在成为其中的一种研究热点。如果自干扰问题被有效解决,IBFD技术不仅能够提高频谱效率,还可能具有改善媒介接入层的时延特点。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配置,本文主要研究多用户的全双工蜂窝系统的和速率性能和双向IBFD的干扰抑制方案,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阐述了全双工通信技术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并且对当前全双工技术的发展轨迹做了总结,然后详细地总结了全双工通信的关键技术,接着概括了全双工技术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各种应用,最后给出了基于全双工技术的5G移动无线网络模型。(2)研究了一种基于IBFD的多用户MIMO蜂窝系统。在理论上,IBFD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倍增整个蜂窝系统的频谱效率的潜力,然而基站接收端中的残余自干扰可能会大大削弱上行接收机的性能。我们考虑一种简化的下行用户选择的方案来提高多用户MIMO系统的和速率,这种方案中调度算法(即计算下行信道的范数)能够削弱残余自干扰。(3)研究了全双工MIMO系统中一种使用QR-EVD(QR分解与特征值分解)的下行预编码方案。QR-EVD方案与传统的SVD-BD(奇异值分解和块对角化)方案相比较,尽管两者具有类似的和速率性能,但是前者具有更少的计算复杂度。(4)探讨了一种双向的全双工MIMO链路的速率渐进表达式,并完成相关的数值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在较少数量天线的条件下,时域自干扰消除方案比空间域自干扰抑制方案性能更好。
【关键词】:带内全双工 MIMO 自干扰 频谱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9.5;TN919.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专用术语注释表8-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9-12
  • 1.2 全双工综述与发展轨迹12-15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5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15-17
  • 第二章 全双工通信的关键技术及应用17-33
  • 2.1 全双工系统与半双工系统的性能对比17-18
  • 2.2 全双工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18-26
  • 2.2.1 自干扰消除技术18-23
  • 2.2.1.1 自干扰大小估计18
  • 2.2.1.2 自干扰的抑制与抵消18-23
  • 2.2.2 全双工MAC层协议设计23-24
  • 2.2.3 全双工中继网络编码24
  • 2.2.4 全双工中继选择24-25
  • 2.2.5 全双工系统资源分配25-26
  • 2.3 全双工技术在无线通信网络的各种应用26-29
  • 2.3.1 蜂窝网中的应用26-27
  • 2.3.2 MAC层协议中的应用27-28
  • 2.3.3 物理层的保密性中的应用28-29
  • 2.3.4 无线供电的通信网络中的应用29
  • 2.4 基于全双工技术的 5G移动无线网络系统29-32
  • 2.5 本章小结32-33
  • 第三章 IBFD多用户MIMO系统中的用户选择33-46
  • 3.1 带内全双工系统模型33-36
  • 3.2 用户选择前和选择后的和速率36-37
  • 3.2.1 用户选择前和速率36-37
  • 3.2.2 用户选择后和速率37
  • 3.3 仿真结果与分析37-40
  • 3.4 带内全双工的机遇与挑战40-44
  • 3.4.1 带内全双工的重要性40-41
  • 3.4.2 带内全双工的研究挑战与机遇41-44
  • 3.5 本章小结44-46
  • 第四章 一种下行多用户MIMO系统中的预编码方案46-54
  • 4.1 系统模型46-47
  • 4.2 传统的BD算法回顾47-48
  • 4.3 改进的QR-EVD算法48-49
  • 4.4 容量与复杂度分析49-53
  • 4.4.1 容量分析49-51
  • 4.4.2 复杂度分析51-53
  • 4.5 本章小结53-54
  • 第五章 全双工双向MIMO链路的传输速率分析54-61
  • 5.1 系统模型54-58
  • 5.2 渐进可达到速率分析58-59
  • 5.3 数值仿真分析59-60
  • 5.4 本章小结60-61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1-63
  • 6.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61
  • 6.2 进一步工作与建议61-63
  • 参考文献63-68
  • 附录1 程序清单68-69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69-70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70-71
  • 致谢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国志;曾崇;陈昌旺;;一种抗干扰性强的全双工串行多机通信接口[J];适用技术市场;2001年03期

2 张丹丹;王兴;张中山;;全双工通信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4年08期

3 熊劲松;单频全双工移动通信[J];现代通信;1997年01期

4 倪建军;李涛;王建宇;;基于TLK2711的高速串行全双工通信协议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3年10期

5 万成杰;张春;林进佳;彭琪;;一种基于IEEE802.15.4的单信道全双工MAC协议[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4年01期

6 陈燕俐;Windows 2000下全双工串口驱动程序的开发[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5年09期

7 李敏 ,孟臣;SA68D21 DL全双工无线数传报警模块及其应用[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3年07期

8 王兰勋;王凤先;;基于CPLD的全双工扩展串行口设计[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6年01期

9 朱志清;;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全双工串行口通信设计[J];机械管理开发;2012年03期

10 王甲池,闵思鹤,江太辉,周琼华;一种新型双线全双工数字电话机[J];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聪仁;钟文荣;胡晓毅;;嵌入式系统中纯软件全双工串行口的实现[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张从力;赵光;段其昌;;基于四基线制RS-485现场全双工语音通信的设计[A];第十七届全国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MCMI'2007)论文集(下册)[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凯;全双工LTE数字自干扰时频同步技术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李超;单频全双工MIMO系统及多用户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王鹏程;高频谱效率的全双工通信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4 龚家乐;全双工蜂窝网络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5 罗馨逸;全双工通信系统收发前端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韩明超;基于单天线架构自适应干扰消除技术的全双工通信系统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7 黄怀玉;基于随机几何的全双工无线网络容量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8 黄岩;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全双工大规模多用户MIMO系统容量优化[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9 白逍;面向全双工通信的2.4GHz收发系统射频前端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10 陈伟;全双工中继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576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7576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6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