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多层锌卟啉分子薄膜扫描隧道显微镜诱导发光

发布时间:2017-10-13 22:27

  本文关键词:多层锌卟啉分子薄膜扫描隧道显微镜诱导发光


  更多相关文章: 扫描隧道显微镜 荧光淬灭 光致发光 锌卟啉 脱耦合


【摘要】:随着电子元器件尺寸逐渐缩小,受限于摩尔定率的半导体微电子技术日益走向极限。开展分子尺度光电行为的研究对纳米光电器件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具有超高的空间分辨率,而且利用STM针尖高度局域化的隧穿电流可以激发样品发光。这种STM诱导发光技术为探索纳米材料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验方法。为此我们利用STM研究了Au(111)表面多层锌卟啉(ZnTPP)分子的荧光现象。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下面三个方面:1.用热蒸发方法在云母片和Au膜表面制备不同层数的ZnTPP样品,进行光致发光实验。得到ZnTPP分子的单体和聚集体荧光光谱,同时验证Au表面分子层的脱耦合效果;观测到分子聚集状态的变化导致分子发光峰强度的激增现象。2.对Au(111)表面多层ZnTPP分子排列结构进行STM表征,展现分子薄膜由分子链到分子岛再到分子层的堆积过程。分子的排列堆积构型随着层数的增多而发生变化,出现倾斜和平铺两种构型。其中倾斜排列结构有利于的STM诱导分子发光。3.多层ZnTPP分子的STM诱导发光实验可以得出:1-3ML分子样品上只能得到等离激元发光的信号,分子的荧光被淬灭;利用分子层的脱耦合作用,5ML样品上可以稳定地得到分子荧光光谱;随着分子层数的增加,在7ML分子膜上得到分子聚体特征的荧光谱峰。
【关键词】:扫描隧道显微镜 荧光淬灭 光致发光 锌卟啉 脱耦合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H74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27
  • 1.1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11-16
  • 1.1.1 STM发展背景11-12
  • 1.1.2 STM的基本原理12-15
  • 1.1.3 STM的应用领域15-16
  • 1.2 扫描隧道显微镜诱导发光(STML)16-25
  • 1.2.1 STML简介16-19
  • 1.2.2 STML研究介绍19-25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25-27
  • 第二章 固体表面多层ZnTPP分子薄膜光致发光研究27-41
  • 2.1 引言27-29
  • 2.2 实验过程与方法介绍29-33
  • 2.2.1 实验仪器29-31
  • 2.2.2 多层锌卟啉分子薄膜的制备31-32
  • 2.2.3 多层锌卟啉分子薄膜的荧光测量32-33
  • 2.3 多层锌卟啉分子薄膜光致发光结果讨论33-39
  • 2.3.1 云母片表面锌卟啉分子的稳态光谱33-36
  • 2.3.2 金膜表面锌卟啉分子的稳态光谱36-37
  • 2.3.3 锌卟啉分子薄膜的瞬态光谱37-39
  • 2.4 本章小结39-41
  • 第三章 金属表面多层ZnTPP分子薄膜STM诱导发光研究41-57
  • 3.1 引言41-42
  • 3.2 Au(111)表面多层ZnTPP分子自组装42-49
  • 3.2.1 卟啉分子自组装简介42-44
  • 3.2.2 多层ZnTPP分子薄膜STM表征44-49
  • 3.3 Au(111)表面多层ZnTPP分子STM诱导发光49-56
  • 3.3.1 实验过程与方法介绍49-50
  • 3.3.2 样品表面STM诱导等离激元的发光50-52
  • 3.3.3 样品表面STM诱导分子发光52-56
  • 3.4 本章小结56-57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57-58
  • 参考文献58-64
  • 科研成果64-65
  • 致谢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东;王青玲;柳金凤;何开华;;在扫描隧道显微镜实验中开展研究性学习[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年03期

2 姜宇;徐送宁;;扫描隧道显微镜探针针尖的制作[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09期

3 柴立全;杨乐;;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技术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8年04期

4 齐磊;曹剑英;;扫描隧道显微镜简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5 沈电洪;王昌衡;林彰达;;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其进展[J];国外科学仪器;1985年05期

6 戴道宣;扫描隧道显微镜[J];物理;1985年04期

7 姚骏恩;商广义;焦越坎;艺苑;白春礼;贺节;钟集昌;荣德年;;一种原子分辨率扫描隧道显微镜[J];电子显微学报;1988年01期

8 姚骏恩;;扫描隧道显微镜的进展——1989年第四届国际扫描隧道显微镜会议概况[J];国外科学仪器;1989年03期

9 陈虞峰,黄金林;扫描隧道显微镜[J];真空科学与技术;1989年02期

10 陈虞峰,黄金林,许卫,华中一;扫描隧道显微镜的一种新模式[J];真空科学与技术;198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骏恩;商广义;贺节;;大范围高分辨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研究[A];第六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0年

2 梁景洪;刘玲;魏奕民;李纪军;颜佳伟;毛秉伟;;扫描隧道显微镜裂结法测量银量子电导[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沈学浩;叶曦;;浅谈教学型扫描隧道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A];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金闲驰;卫东;马志博;戴东旭;杨学明;;用于表面光化学研究的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的设计、搭建与调试[A];第十三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报告摘要集[C];2013年

5 李梦超;傅星;胡小唐;;扫描隧道显微镜振动补偿技术的研究[A];全国生产工程第九届年会暨第四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6 李彦;林昌健;卓向东;;扫描微电极与扫描隧道显微镜联用系统及其微探针研究[A];2006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李超;向菲菲;王仲平;刘小青;蒋丹凤;王立;;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对单个二氯酞菁锡分子在铜(100)表面的室温操纵[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1分会:表面物理化学[C];2014年

8 李彦;胡融刚;卓向东;林昌健;;扫描微电极技术与扫描隧道显微镜联用系统的研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9 陈曦;;超高真空极低温强磁场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研制[A];中国真空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时东霞;Joshua B.Ballard;Erin S.Carmichael;Joseph W.Lyding;Martin Gruebele;;激光辅助扫描隧道显微镜对纳米碳管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孙利华 实习生 许彬 通讯员 彭为民;“做自己想要做的事”[N];洛阳日报;2006年

2 李含);诺奖获得者 Heinrich Rohrer做客清华论坛[N];新清华;2007年

3 毛黎邋冯卫东;美德科学家提出电子器件存储新机制[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颖;适用于极端与恶劣环境中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研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2 李全锋;超快与强磁场扫描隧道显微镜研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潘拴;金属表面分子吸附体系表征与调控的扫描隧道显微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侯玉斌;高精密扫描隧道显微镜及原子力显微镜研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张超;不同衬底上分子的扫描隧道显微镜诱导发光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谢楠;超快激光耦合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研制和功能化材料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7 王俊听;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研制及层状材料缺陷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8 陈留国;扫描隧道显微镜诱导发光中的光学检测和单分子发光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陶伟;扫描探针显微镜的研制与极端条件下电子关联材料的磁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10 邝艳敏;扫描隧道显微镜诱导单分子发光中的脱耦合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佩;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芴衍生物在石墨表面的自组装[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姜建伟;多层锌卟啉分子薄膜扫描隧道显微镜诱导发光[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伏明明;大范围、高深—宽比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李俚;检测超精表面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样机的研制及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5 马尚行;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新方法研究和系统研制[D];浙江大学;2005年

6 张建明;扫描隧道显微镜运行及图像重建软件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7 柏菲;色散介质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成像的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8 程舒雯;扫描隧道显微镜性能优化及实用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樊英民;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部分电子电路的研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高彦锟;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相关技术与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0274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0274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9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