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高速汽车动态称重系统
本文关键词:光纤高速汽车动态称重系统
更多相关文章: 汽车工程 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 弯板 动态称重 汽车荷载
【摘要】:以电学测量为基础的动态称重系统多存在抗干扰能力弱和稳定性差等不足,采用稳定性好的光学测量技术可以弥补电学测量的不足。利用弯板式称重板进行移动车辆轮轴荷载称量和高速光纤光栅解调仪进行称重板应变测量的方法,结合汽车车辆的轮轴特性,从材料选用、结构设计、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的软件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制了一套利用光纤Bragg光栅和高速动态解调仪实现弯板式高速动态汽车称重系统(WIM)。经与已知轴重和总重的车辆进行现场实测对比检验了系统的精度,满足ASTM E1318标准的要求,与商用称重系统进行实测结果的统计对比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实际验证结果表明:该高速动态称重系统可用于对桥上自由运行车辆轮轴重、总重、车辆速度和轮轴间距等参数的采集,为公路桥梁车辆荷载研究提供必要手段。
【作者单位】: 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汽车工程 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 弯板 动态称重 汽车荷载
【基金】: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007B030802002)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2007-23)
【分类号】:TH715.1
【正文快照】: 0引言汽车荷载标准是进行公路桥梁设计、承载能力检测评估的重要依据,而实际公路桥梁上的汽车荷载状况与现行规范标准的差异较大,由此引发桥梁的各种病害十分多见[1-2]。过去由于技术和手段的限制,对汽车荷载的调查主要以人工调查的方式进行,这在样本的代表性和容量等方面均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贺曙新;车辆动态称重技术的历史、现状与展望[J];中外公路;2004年06期
2 梁晨;王国林;伍建军;高千;;载重子午线轮胎接地几何特征研究[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10年01期
3 解建光;王秋桐;刘树龙;李科;张松;;光纤Bragg光栅监测沥青混凝土应变试验[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4 陈荫三;运用经济杠杆长效治理超载超限运输[J];中国公路学报;2004年02期
5 李忠奎,荣朝和;治理公路超载超限运输的长效机制和对策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5年04期
6 陈琦;;车辆动态称重系统研究现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莉芸;赵健梅;;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动因选择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邵献伟;王红歌;张文斌;;男子下体静态体型分类方法的探讨与研究[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3 赵琳;张博明;;基于光纤光栅的复合材料动态称重系统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0年05期
4 解林坤;强明礼;何蕊;张旭良;;蔗渣纤维发泡缓冲包装材料研究[J];包装学报;2009年01期
5 孙小凌;孙仁军;;基于ARM的装载机智能称重装置的设计[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6 姚恩涛;季娟;张明;;两轴车辆动态称重信号分析方法研究[J];传感器技术;2005年12期
7 刘红燕;;超载超限货运危害及治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3期
8 白雪,王洪卫;住宅产业综合测度方法研究——基于恩格尔系数与人均住房面积模型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9期
9 吴建民;徐家文;吴锐;;铝合金电解加工工艺特性实验研究[J];材料工程;2008年08期
10 段进;张明璐;宫旭;;基于成本分析与指导价格的超载治理研究——以湖南省的调研数据为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震;刘彦飞;黄丹;;公路车辆超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熊杰;;基于GPS的车辆超载识别监控系统设计[A];首届珠中江科协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杭文;李旭宏;何杰;;基于车辆轴型分类的公路货运车辆运营成本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付以贤;田玉基;;国家体育场屋盖结构的风压极值分布[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文飞;胡杰;;新纤L-10生物抛光工艺优化[A];康地恩杯第八届全国染整前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玲;项目级桥梁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其相关的若干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季晓雷;苎麻牵切纺纱关键技术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姚佛军;中国典型斑岩铜矿遥感蚀变分带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马万民;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5 刘世超;基于成本分析的公路货运定价问题[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6 张忠;治理公路超限运输长效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7 张连义;锡林郭勒草地牧草产量遥感监测模型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8 杭文;公路货运车辆载重规制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9 常天海;铁路危险品货场中静电危害模型及其防护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
10 陈琨;基于移动源数据的城市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评价模型与算法[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望;基于粗糙集的车辆超载自动检测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查国峰;基于反馈型神经网络的公路车辆动态称重系统设计[D];南昌大学;2010年
3 王凯;装载机智能动态称重系统设计[D];中原工学院;2011年
4 洪健;男西服样版细部优化及虚拟显示评价[D];东华大学;2010年
5 师永立;公路超限检测系统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延钧;治理超限超载运输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对策[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兴;冲击条件下铁路货物纵向惯性力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张辉辉;公路桥梁大件运输关键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宋芳;玉米收获机秸秆切碎刀的试验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10 蒋杏国;基于压电电缆的车辆动态称重系统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建光;刘树龙;;环氧树脂掺加增韧剂埋入式FBG封装技术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年03期
2 张雨,袁明新,吴文兵;车辆动态称重仪使用现状及其轴重信号分析[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郭威,刘凯,黄永清,陈雪,任晓敏;应力作用下光纤光栅Bragg波长调谐特性的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0年01期
4 黄文元,王旭东,刘瀚飚,周朝毅;公路货运超载运输现状及对策的建议[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2期
5 刘健荣,,孔力,叶林;便携式汽车超重监测系统[J];公路交通科技;1995年02期
6 贺曙新;车辆动态称重技术的历史、现状与展望[J];中外公路;2004年06期
7 ;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0年23期
8 张明福;李永平;王登贵;张礼华;胡敏;齐延波;徐兴白;;用计重收费治理超限[J];中国公路;2003年21期
9 宋爽,宋惠改,於亮;动态称重技术的应用与展望[J];河北冶金;2000年03期
10 殳伟群;基于参数估计的动态称重新方法[J];计量学报;199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凌杰;公路动态称重系统的设计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航;李霆;;基于压电电缆动态称重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衡器;2006年02期
2 王锦芳;吴明光;;PAT动态称重系统[J];衡器;2006年03期
3 房国志;刘惠颖;王大伟;;光纤传感器在公路动态称重系统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1期
4 姜华;王金波;;矿车动态称重系统设计[J];煤炭技术;2006年05期
5 俞琼;竺爱琴;王新华;王长华;陶杰;许杰;;车辆动态称重系统的补偿算法研究及其软件设计[J];衡器;2009年03期
6 魏延萍;赵东亮;高红艳;;单片机在动态称重系统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09年09期
7 周祖濂;;公路车辆自动称重装置的型式批准[J];衡器;2005年06期
8 刘爱平;王刚;王鲁;刘婷婷;刘炜;刘晓敏;;基于小波分析的汽车衡动态测量数据处理方法[J];计量技术;2007年11期
9 吴宏伟;唐亮;孙棣华;陈晓明;卢涛;李永福;董均宇;;高速公路车辆动态称重技术及误差分析[J];交通信息与安全;2009年S1期
10 黄旭伟;胡敏;;车载动态称重系统分析与设计[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智辉;;高粘度流体动态自适应称重系统的研究[A];2009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二)[C];2009年
2 杨琛;白波;杨艺;;检重机数据处理算法研究[A];2009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二)[C];2009年
3 崔厚梅;郭西进;;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动态称重系统的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中国煤炭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刘尊愚;;夹紧法磨外圆[A];现代光学制造技术论文集[C];2002年
5 谷建斌;;由标准和规范说起动态车辆称重设备的应用[A];称重科技暨第六届称重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建军;孙振海;张建强;;高速称重数据处理探讨[A];第七届称重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周祖濂;;皮带秤承载器响应特性曲线[A];称重科技——第九届称重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凌杰;公路动态称重系统的设计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2 周志峰;应变式汽车轴重动态测量系统性能增长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程路;车辆动态称重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朱军;光纤光栅在车辆动态称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晓光;光纤光栅高速称重系统的研发[D];中南大学;2009年
2 王玲;车辆动态称重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3 王伟涛;无线便携式车辆动态称重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工业大学;2013年
4 戴欣;多信息融合车载式动态称重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5 褚成春;中药饮片发药机结构设计与动态称重系统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6 查国峰;基于反馈型神经网络的公路车辆动态称重系统设计[D];南昌大学;2010年
7 蒋青林;高速公路动态称重系统设计与开发[D];长安大学;2009年
8 张瑜;远程矿井动态称重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中南大学;2008年
9 代伟;高速公路动态称重系统关键问题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10 赵琳;基于光纤光栅的复合材料称重测速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74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074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