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精密光学系统准直误差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本文关键词:大型精密光学系统准直误差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测量 光机模块 精密准直 精度分解 坐标变换
【摘要】:大型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神光III中包括许多大型、精密光学模块,完成各类模块高精度准直是一项巨大的技术挑战。提出了基于光传输建模分析,数值计算、工程实践3个层次相融合的大型光学系统准直误差分析研究方法,并以空间滤波器系统为对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针对模块准直精度建立了带误差传递的光传输模型,借助误差分析方法,分析了主影响因子及权重,结合工程实际,完成了模块光轴精度分解。采用光轴实体化表征技术和齐次矩阵变换方法,实现了模块、光轴、镜片位姿统一表征,结合激光跟踪仪,完成准直平台设计。最后以具有亚毫弧度准直要求的典型光机模块为例,在工程环境下搭建了准直平台,验证了理论分析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适用性。这一方法对激光聚变装置中光机模块精密准直技术研究有着普遍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关键词】: 测量 光机模块 精密准直 精度分解 坐标变换
【基金】:国防科工局技术基础项目(JSJC2013212C002)
【分类号】:TH74
【正文快照】: 1引言我国在建的大型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神光III(SG-Ⅲ)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科学工程包含48路长程光束,空间跨距超过200 m,光程达千米,主要用于惯性约束聚变领域科学技术研究,提供超高温、超高压实验环境。整体装置分为激光大厅和靶场两大部分,激光大厅用于激光多程放大,提供数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庄大奎 ,林尊琪 ,管小鹏 ,朱俭 ,马伟新 ,刘风翘 ,王德林;神光Ⅱ高功率激光系统中鬼像的计算与分析[J];光学学报;2002年05期
2 周维虎,兰一兵,丁叔丹,费业泰;空间坐标转换技术的分析与研究(一)[J];航空计测技术;1999年04期
3 赵东峰,戴亚平,尹宪华,邵平,华能,李海涛;高功率激光装置靶场光学系统的误差分析[J];中国激光;2004年12期
4 张少迪;孙宏海;;远距离激光光斑位置高精度测量方法[J];中国激光;2012年07期
5 罗韩君;元秀华;;光子脉冲外差探测系统的测距精度[J];中国激光;2013年12期
6 师智全,魏晓峰,马驰,粟敬钦;大型固体激光器光束定位稳定性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0年S2期
7 师智全,彭翰生,粟敬钦;ICF驱动器光束定位误差估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2年02期
8 郑万国;邓颖;周维;赵军普;赵润昌;袁晓东;陈波;黄小军;曾小明;王建军;赵磊;胡东霞;郑奎兴;粟敬钦;朱启华;景峰;魏晓峰;;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激光技术研究进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3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马修水;李桂华;;测量不确定度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综述[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梁小光;狄婉茵;徐明;严晔明;;基于排水交汇井液位演算下游管道流量方法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01期
3 刘顺发,陈洪斌,郑亚林;影响激光传输因素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4 黄立新;刘玉印;郭相武;;平面正交各向异性体材料参数识别算法及软件设计[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0年05期
5 赵鹏铎;卢芳云;陈荣;李俊玲;林玉亮;谭多望;;光通量法在SHPSB剪切应变测量中的应用[J];爆炸与冲击;2011年03期
6 周南润,吕百达,陶向阳;用傅立叶级数展开法研究受光阑限制的超高斯光束的传输特性[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7 李宾中,陶向阳,吕百达;高功率激光二极管线性阵列光束特性的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8 胡利云,饶志明,周南润,嵇英华,雷敏生,熊志华;受光阑限制厄米-高斯光束的聚焦特性[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9 王春芳,涂海华,陶向阳;近解析研究厄米-高斯光束的焦移和焦开关[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王春芳,戴勇行,涂海华,陶向阳,蔡十华;截断参数对焦移量和焦开关的影响[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宾中;吕百达;;部分偏振部分相干光并合光束的偏振与传输变换特性[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鹏铎;卢芳云;陈荣;龚少华;;光通量法在SHPSB剪切应变测量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王蒙;王春玲;王美红;;天线温度测量误差分析[A];第十七届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建兰;董锁利;;温度测试系统的误差分析及修正[A];2010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艳;张彬;文侨;;部分相干平顶光束的光谱传输特性[A];第十七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彭勇;胡晓阳;周文超;易亨瑜;田小强;张卫;;大口径激光束参量直接诊断技术[A];第十七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王美聪;陈刚;王军;徐元利;陈晓娟;余绍蓉;吴文凯;;ICF装置大型支撑结构的动力学稳定性设计[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0年
8 乔战峰;赵东峰;戴亚平;李朝东;蒋敏华;华能;顾震;;“神光-Ⅱ”第九路终端光学系统稳定性分析[A];上海市激光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姚力;;定量无损检测数据常规分析方法[A];2006年西南地区第九届NDT学术年会暨2006年全国射线检测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钱庆华;;利用Microsoft Excel电子表格计算缺陷当量[A];2006年西南地区第九届NDT学术年会暨2006年全国射线检测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翔;激光驱动飞片点火设计技术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9年
2 董渊;双半高斯空心光束的形成、传输及控制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月义;质量损失函数与测量系统校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4 廖凯;铝合金厚板淬火—预拉伸内应力形成机理及其测试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王建立;微纳米线热物性测量方法及其应用[D];清华大学;2010年
6 张峰烈;金属材料纳秒紫外脉冲激光微抛光理论与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李小康;气体工质激光推力器工作过程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李想;水下高速运动目标轨迹测量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9 李宁;多孔建筑材料表面换热系数的风洞实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国厚;导电结构涡流/超声检测与评估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少泽;水下航行器测控系统控制软件的设计和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杨子国;中长期电力负荷FRARMA预测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辉;强激光大气斜程传输热晕数值模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郑婉君;脉冲红光泵浦Cr:LiSAF激光器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张大利;测量平差理论及在检测中的应用[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6 宋建军;火炮身管内膛窥视与测径系统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7 刘保菊;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传输特性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8年
8 刘璐;公路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体系的研究与完善[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段刘华;靶面温度场反演激光束时空分布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张晓勇;甲醇汽油的热值测定及其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少迪;王延杰;孙宏海;;三角形剖分以及PSO-BP神经网络在星图识别中的应用[J];光电工程;2011年06期
2 张少迪;王延杰;孙宏海;;三角剖分以及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在星图识别中的应用[J];光学精密工程;2012年02期
3 王飞;赵远;张宇;孙秀冬;;激光脉冲强度对于盖革模式单光子探测测距精度影响的理论研究[J];光学学报;2010年10期
4 黄有为;王霞;金伟其;丁琨;李海兰;刘敬;;水下激光距离选通成像与脉冲展宽的时序模型[J];光学学报;2010年11期
5 刘立生;张合勇;赵帅;郭劲;;激光拍频信号光子到达时间间隔特性分析[J];光学学报;2012年04期
6 楼祺洪;周军;朱健强;王之江;;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研究进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6年02期
7 吴凡;张勇;何姜;吴龙;靳辰飞;赵远;;改进的距离选通3D成像激光雷达系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1年12期
8 张合勇;彭树萍;赵帅;刘立生;王挺峰;郭劲;;非合作转动目标相干测速实验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年03期
9 戴亚平,黄关龙,李学春,华能,朱健强,姜锦虎,陈大庆;用相关测量技术实现精确靶定位技术研究[J];中国激光;2000年02期
10 韩宏伟;张晓晖;葛卫龙;;水下激光距离选通成像系统的模型与极限探测性能研究[J];中国激光;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丽平;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理论及实践[D];浙江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宁;高飞;张力;宋明哲;侯金兵;王红玉;丁亚东;;准直照射装置中散射腔作用的蒙特卡罗方法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11年00期
2 ;SKF轴准直解决方案[J];传感器世界;2003年03期
3 陈永林;蒋迪奎;肖体乔;朱希恺;郭盘林;阎和平;王纳秀;盛树刚;;上海EBIT装置的机械准直[J];核技术;2006年08期
4 王智超;马晓辉;;激光光束准直技术[J];仪器仪表用户;2009年03期
5 李洪;刘云龙;谷占军;戴文华;叶毅;章文卫;张开志;;双轴准直测量调节系统[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3期
6 赵洋;利用光纤和调制半导体激光的准直方法(英文)[J];计量学报;2000年04期
7 ;激光视觉准直技术[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方仲彦,殷纯永,梁晋文;高精度激光准直技术的研究(一)[J];航空计测技术;1997年01期
9 陈大勇;张立航;谌雨章;;LD光束准直方法研究[J];光学仪器;2010年05期
10 袁建东;张小奇;王少明;蔡国柱;杨胜利;陈文军;;HITFiL准直测量与安装方案[J];测绘工程;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初新俊;王智勇;马春雨;左铁钏;;两种非球面微透镜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阵列准直效果的分析[A];第十七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冯晟杰;吴国栋;;立方棱镜准直测量以及精度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吴鸿春;陈建新;黄伯敏;;极化率和超极化率对分子在飞秒激光场中的动力学准直的作用[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吴佳杰;陈家璧;徐安成;柳祚钺;高晓燕;;非准直光对人眼波前像差测量准确性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贾晗;许相园;杨俊;鲍明;李晓东;;利用周期性板结构实现声波准直发射[A];中国声学学会第十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许文武;关国富;徐韬光;许婕;陈永昌;;BPL-RFQ四杆电极的准直安装[A];'2001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勇;基于多准直光的位姿测量方法及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2 谷端;基于束流的准直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鸿春;强场中的分子准直电离动力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心耀;激光装置光学模块准直调整系统设计[D];重庆大学;2009年
3 黄伯敏;分子准直和双脉冲准直电离[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潘飞;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光束准直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5 谷珊;对称式多点准直激光路面车辙检测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6 杨振;光学准直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7 路秀秀;激光场中线性分子的准直、取向[D];吉林大学;2008年
8 孙洪涛;成像探测转动态选CH_3I分子的准直[D];吉林大学;2015年
9 马志超;飞秒光脉冲调制下的分子非绝热准直[D];吉林大学;2015年
10 李长垒;大功率激光二极管光束准直元件的设计与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75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075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