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内渐进多焦点镜片前表面光焦度匹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2 01:16

  本文关键词:内渐进多焦点镜片前表面光焦度匹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光学设计 渐进多焦点镜片 子午线 散光 光焦度


【摘要】:研究内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前表面光焦度对该镜片的光焦度和散光的影响。设计出远用光焦度为2~10m-1,附加光焦度为2m-1的渐进表面数据,分别与1~10m-1的前表面光焦度匹配后输入Rotlex自由曲面检测仪转化为理论光焦度和散光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内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前表面光焦度匹配图中,存在扁椭圆区域,在该区域内匹配的内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远用区和近用区视觉清晰范围最大,且最大散光不大于附加光焦度。对于远用光焦度为非负的内渐进多焦点镜片,子午线上光焦度会随着前表面光焦度的增大而偏大。远用区为较大的正光焦度时,远用区和近用区清晰视觉范围明显较小。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数理学院;苏州苏大明世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光学设计 渐进多焦点镜片 子午线 散光 光焦度
【基金】: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BY2013031) 苏州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SYG201323) 2013年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 2013年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 苏州科技学院握氧化物薄膜材料与光学信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TH74
【正文快照】: 0引言渐进多焦点镜片凭借其光焦度连续变化,能够为近视和老视人群提供从视远物到视近物连续清晰视觉的特点,将逐渐成为传统球面镜片的替代产品。当前主流渐进多焦点镜片为内渐进多焦点镜片,其前表面是球面,提供正的光焦度,该光焦度大小称为内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前表面光焦度;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泉英;钱霖;陈浩;王媛媛;余景池;;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的子午线设计研究[J];光学学报;2009年11期

2 吴泉英;钱霖;陈浩;王媛媛;余景池;;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设计方法[J];激光杂志;2009年06期

3 保金华;使用太平的基弯对眼镜片光学质量的影响[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薛登攀;李湘宁;李笑;;基于加光曲线变换的渐进镜片设计方法[J];光学技术;2012年02期

2 唐运海;吴泉英;钱霖;刘琳;;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的平均曲率流优化设计[J];光学学报;2011年05期

3 吴泉英;唐运海;钱霖;刘琳;;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的主曲率差优化设计方法[J];光学学报;2012年06期

4 李笑;孙惠;李湘宁;;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评价[J];光学仪器;2012年02期

5 秦琳玲;钱霖;余景池;;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逐点定向曲率补偿优化设计[J];光学学报;2012年11期

6 唐运海;吴泉英;钱霖;刘琳;;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的个性化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12年12期

7 倪瑞遥;陈家璧;庄松林;;渐变焦眼镜片的设计方法研究[J];光学仪器;2012年06期

8 唐运海;吴泉英;陈晓翌;张皓;吴宇龙;;基于遗传算法的渐进多焦点镜片子午线优化设计[J];光学学报;2014年09期

9 王凤华;;眼镜市场中消费者消费偏好调查及分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秦琳玲;自由曲面镜片的模拟评价方法及优化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2 沈华;基于多重倾斜波面的光学自由曲面非零位干涉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运海;渐进多焦点眼镜片的优化设计[D];苏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鹏;沈正祥;郝沛明;;大口径透射无光焦度系统的研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2 赵丽萍,邬敏贤;连续光焦度透镜的设计研究[J];光电子·激光;1997年05期

3 M.M.鲁西诺夫 ,陆汉民;校正光焦度的元件(Ⅱ)[J];光学技术;1991年01期

4 蔡建奇;史国华;姜冠祥;;视光学领域产学研合作初探——以自由曲面光焦度测量仪产业化为例[J];中国科技产业;2012年11期

5 赵俊民;隐形眼镜制造综述[J];光学技术;1987年04期

6 刘秀梅;李红光;;离轴非球面无光焦度系统的设计[J];红外;2010年07期

7 崔军;;全动型变焦距物镜光焦度分配及倍率选段的优化规范[J];深圳大学学报;1993年Z1期

8 崔军,,何国雄;全动型变焦距物镜光焦度分配及倍率选段的优化规范[J];光子学报;1994年01期

9 吴启海;杜宪生;陈小雪;;反远距照相物镜的设计方法和小型化途径[J];光学仪器;1982年02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076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076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9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