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基于双通道M-Z干涉仪的FBG光开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7 13:12

  本文关键词:基于双通道M-Z干涉仪的FBG光开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双通道可调M-Z干涉仪 光纤布拉格光栅 光开关 电动光纤延迟线


【摘要】:为降低电光开光的插入损耗并提高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通道可调谐马赫-曾德(M-Z)干涉仪制作的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简称FBG)光开关,通过改变干涉仪中的可调电动光纤延迟线的延迟时间,实现滤波谱周期的可调谐。通过改变干涉仪其中一臂的延迟时间设定,该光开关能够实现对设定波长光波的开关功能。对光纤M-Z干涉滤波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使用C波段宽带放大自发辐射光源对双通道可调M-Z干涉仪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其可实现大范围及高精度的滤波调节功能。对基于双通道可调谐马赫-曾德干涉仪制作的FBG光开关,通过FBG开关性能检测系统实验,得到该光开关在波长为1 550nm处的输出光谱,光开关的消光比达到25dB。结果表明,该光开关能够实现大范围高精度滤波功能,具有高消光比、结构简单和易于调节等优点。
【作者单位】: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光电信息与仪器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光电测试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双通道可调M-Z干涉仪 光纤布拉格光栅 光开关 电动光纤延迟线
【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IRT1212) 北京市重大科技计划资助项目(Z151100003615010)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资助项目(KM201611232005)
【分类号】:TH744.3
【正文快照】: 引言 光开关作为一种具有一个或多个可选择的传输窗口,是对光传输线路或集成光路中的光信号进行相互转换或逻辑操作的器件,在光通信和光传感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光开关可以对光传输线路或集成光路中的光信号进行逻辑操作与物理转换,在光纤通信系统、光纤传感网络和光器件测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云中客;适用于大分子的物质波干涉仪[J];物理;2002年07期

2 ;干涉仪[J];光机电信息;2003年06期

3 刘倬民;154A干涉仪系统β_m值对接求解[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路建新 ,单玉生 ,汤秀章 ,周创志;光学记录速度干涉仪的研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4年00期

5 韩永泉;;余数定理解干涉仪模糊初步研究[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08年04期

6 高卓;;可在室温下工作的量子干涉仪问世[J];化学分析计量;2010年03期

7 М.Н.巴西克托夫;Ю.Ф.喔格洛特尼可夫;胡公义;;示教干涉仪和它的实歐[J];物理通报;1963年03期

8 山深闻;横向剪开干涉仪[J];光学技术;1981年03期

9 向才新;干涉仪实时全息补偿的局限性[J];仪器仪表学报;1986年04期

10 刘中本;王许群;;散射板的制作方法及散射板干涉仪调节技巧[J];应用光学;198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杰;张海涛;;相移点衍射干涉仪重复性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杨俊麒;邹晖;胡毅;;延迟干涉仪原理及控制方法[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别业广;熊俊松;;德布罗意波及原子波干涉仪[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鸣;郭冬梅;;基于修正相移技术的激光自混合干涉仪[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耿生群;吴嗣亮;;载波相位误差对干涉仪的影响及纠正方法[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刘景峰;李艳秋;刘克;;移相式点衍射干涉仪的几个关键技术[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7 唐远河;郜海阳;段晓东;贾奇杰;屈欧阳;曹显刚;;地基气辉成像干涉仪的研制[A];第十四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袁群;高志山;周宇轩;褚光;;基于数值模拟的点衍射干涉仪移相算法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9 袁群;高志山;;点衍射干涉仪中高精度移相算法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王辉;;点衍射干涉仪高重复性检测支撑设备研制[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小龙;可在室温下工作的量子干涉仪问世[N];科技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段娟;空间干涉仪动镜运动系统设计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6年

2 封皓;基于双Mach-Zehnder干涉仪结构的光纤管道安全预警系统建模及定位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施宇锋;星载红外光谱仪干涉分系统的控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汪丽;干涉法大气风场探测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7年

5 李振华;实现涡旋光束及光强图样调制的多孔干涉仪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陈华;高精度面形检测中环境扰动因素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7 谢正茂;近红外偏振干涉光谱仪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小军;基于空芯光纤的微结构马赫—增德尔(MZ)干涉仪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陶金泉;毫米波干涉仪信号处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3 许静静;多普勒光纤速度干涉仪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吴仁安;移相式红外泰曼干涉仪的研究与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5 樊庆;星载干涉仪力学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5年

6 刘玉圣;高精度线性衍射光栅干涉仪系统的研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7 张城;点衍射干涉仪关键器件设计与基准波前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8 盖宇龙;基于耦合谐振腔干涉仪的相位调制技术[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庄严;ф600mm干涉仪系统传递函数的检测与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10 朱晓亮;利用光纤马赫曾德干涉仪实现的光学双稳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036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1036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2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