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基于二维微透镜阵列增大手术显微镜出瞳直径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8 05:09

  本文关键词:基于二维微透镜阵列增大手术显微镜出瞳直径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增大出瞳直径 手术显微镜 微透镜阵列 微光学


【摘要】:医生使用传统含目镜系统的手术显微镜进行手术,当其头部移动时,该系统仅存在很小的出瞳直径,因而这就迫使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长时间保持头部在特定位置。可见,传统手术显微镜存在显著弊端:长时间持续观察会增加医生的疲劳度。对使用二维微透镜阵列(microlens array,MLA)增大目视光学系统出瞳直径进行了理论探讨,并用傅里叶光学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增大手术显微镜光学系统出瞳直径的二维微透镜阵列器件,该二维微透镜阵列器件中两个折射面相对放置,且两者相距一个微透镜单元焦距的长度。经计算机模拟计算证明,使用该二维微透镜阵列器件可以有效增大目视光学系统出瞳直径,并可获得更加均匀的出射光束。
【作者单位】: 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
【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12ZCDZSY11000)
【分类号】:TH742
【正文快照】: 0引言通常,目视光学系统出瞳直径为1~3 mm,使用时观察者必须保持相同的姿势,头部稍有移动就看不清或看不见被观察图像。当医生使用手术显微镜进行微创手术时,长时间观察会造成主刀医生视觉疲劳,影响手术精度,甚至引发医疗事故。为了解决手术显微镜出瞳直径小,长时间观察容易导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许乔,叶钧,周光亚,侯西云,杨国光,包正康,余中如;折射型微透镜列阵的光刻热熔法研究[J];光学学报;1996年09期

2 杨国光,沈亦兵,侯西云;微光学技术及其发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1年04期

3 张建忠;孙强;杨乐;王健;刘英;李淳;;大出瞳距大视场LCD型景象模拟器光学系统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建军,柯才军,陈四海,易新建;微透镜阵列的制作及其与图像传感器的集成[J];半导体光电;2004年03期

2 张流强;;基于自由空间光学的光机电混合集成技术[J];半导体光电;2010年03期

3 唐雄贵,杜春雷,邱传凯,董小春,潘丽;连续面形微光学元件的深刻蚀工艺[J];光电工程;2003年03期

4 蒋炳炎;申瑞霞;沈龙江;胡建良;;注射成型工艺参数对微结构零件复制度的影响[J];光学精密工程;2008年02期

5 许乔,杨李茗,舒晓武,杨国光;扩展微透镜数值孔径范围的阶梯光刻热熔法研究[J];光学学报;1998年08期

6 陈祥献;用于复制柱面微透镜阵列的铸塑工艺[J];光学仪器;1998年02期

7 陈祥献;微透镜阵列的铸塑复制技术[J];光子学报;1998年03期

8 许乔,杨国光;折射微透镜阵列的非成象光学特性研究[J];光子学报;1999年03期

9 李向红;刘俊;张斌珍;唐军;;NOA73材料的曲面微透镜阵列的制作[J];光电子.激光;2013年02期

10 张建忠;王健;孙强;党博石;李伟;;像元映射比对半实物仿真实验影响的研究[J];光学学报;201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剑;马韬;沈亦兵;侯西云;;多层衍射光学元件的特性分析[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B 光学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专题)[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楼益民;基于激光直写技术的微光学器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梁宜勇;可变线宽的无掩膜光刻理论与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柯才军;微透镜阵列的设计、制作及与CCD的集成技术[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马韬;多层衍射光学元件设计理论及其在混合光学系统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5 娄迪;谐衍射光学设计理论和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金占雷;极坐标激光直写若干控制关键技术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倪玮;基于软光刻的短距离光互连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张巍;基于激光扫描系统的光栅光阀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陈敏;二元光学的组件设计技术与实现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10 谢丹;微光学器件的气动膜片式微滴喷射制造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康为民,关英姿,康松高,贾玉林;可见光光学目标模拟器的研制[J];光学技术;2000年03期

2 丁艳;金伟其;郭玉柱;李良翮;;基于大屏幕的可见光目标模拟器技术研究[J];光学技术;2008年04期

3 白剑,孙婷,沈亦兵,侯西云,杨国光;红外折射-衍射混合光学系统的热差分析[J];光学学报;1999年07期

4 顾有林;乔延利;易维宁;;卫星影像在热红外场景仿真中的应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年02期

5 张晓阳;孟卫华;付奎生;祁鸣;;用于红外成像导弹抗干扰测试的仿真模型[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年04期

6 袁志勇;新型光学目标模拟器的原理与结构[J];红外与激光工程;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小春,杜春雷;微透镜阵列显示技术研究[J];微纳电子技术;2003年06期

2 张鸿海;范细秋;胡晓峰;刘胜;;一种微透镜阵列制作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3 阎嫦玲;鲁平;刘德明;向思桦;;与光纤阵列耦合的微透镜阵列设计与损耗分析[J];光电子·激光;2006年09期

4 范细秋;张鸿海;甘志银;刘胜;;一种高效率低成本制作微透镜阵列的方法[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6年09期

5 王伟;周常河;;一种新型聚合物微透镜阵列的制造技术[J];中国激光;2009年11期

6 庄孝磊;周芳;申溯;陈林森;;层叠微透镜阵列光扩散片特性研究[J];光学学报;2010年11期

7 叶嗣荣;周家万;刘小芹;钟强;黄绍春;赵文伯;;玻璃微透镜阵列的制作工艺研究[J];半导体光电;2011年02期

8 蒋小平;刘德森;张凤军;周素梅;赵志芳;陈小梅;;一种掩埋式复眼微透镜阵列[J];光电子.激光;2011年08期

9 王建国;;液晶微透镜阵列研究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3年01期

10 庄思聪,朱瑞兴;一种制作微透镜阵列的方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苗;易新建;程祖海;黄光;刘鲁勤;;大F数硅微透镜阵列的制作及光学性能测试研究[A];湖北省激光学会论文集[C];2000年

2 赖建军;柯才军;周宏;易新建;;图形转移工艺制作聚合物折射微透镜阵列[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德森;;方形微透镜阵列的制作及像差分析[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张彦峰;陈钰杰;余思远;;单晶金刚石微透镜阵列的制备研究[A];2013广东材料发展论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新材料科技创新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iJ,

本文编号:1302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302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9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