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压电复合管驱动器静态驱动性能分析
本文选题:压电驱动器 切入点:金属管 出处:《压电与声光》2016年01期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型金属-压电复合管驱动器,以满足微振动主动控制及隔振系统对压电驱动器在位移量、驱动力等性能方面的需求。将管状压电驱动元件粘贴在金属管上,当压电管受外加激励电压作用时,便会在轴向产生伸缩应变,从而使金属管在轴向产生一定的位移量和驱动力。首先对该压电驱动器的静态驱动性能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新型压电驱动器具有中等位移量和驱动力;同时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了验证,对于某金属-压电复合管驱动器,通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法得到的应变量分别为0.912×10-5、0.925×10-5,从而证明了该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最后设计并制作了一款铜-压电复合管驱动器。
[Abstract]:A new type of metal-piezoelectric composite tube actuator is proposed to meet the demands of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and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 for the displacement and driving force of piezoelectric actuator. The tubular piezoelectric driving element is attached to the metal tube. When the piezoelectric tube is subjected to the applied excitation voltage, it will produce the stretching strain in the axial direction, thus the metal tube will produce a certain displacement and driving force in the axial direction. Firstly, the static driving performance of the piezoelectric actuator is theoretically analyz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piezoelectric actuator has medium displacement and driving force, and it is verifi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strain obtained by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0.912 脳 10 ~ (-5) and 0.925 脳 10 ~ (-5) respectively, which proves the validity and correctness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Finally, a copper-piezoelectric composite tube driver is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作者单位】: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基金】: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级基金资助项目(lg201226)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102302120046)
【分类号】:TH7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闫浩;姚林泉;孙晓洁;;压电曲壳结构的形状控制和优化设计[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4年08期
2 王海宁;崔大付;耿照新;陈兴;;压电双晶片驱动的压电微泵的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7年03期
3 张廷录;压电角加速度计在转台控制中的应用[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0年05期
4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台湾省台北市 何X山;用压电式蜂鸣器产生 直流电压的实验[N];电子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杜小振;环境振动驱动微型压电发电装置的关键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王波;点式压电智能结构振动控制方法改进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3 谢建宏;压电智能结构损伤检测及其传感器优化配置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4 宁禹;双压电片变形反射镜的性能分析与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王海宁;基于MEMS技术的自吸微泵的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6年
6 张宏壮;压电双晶片型二自由度惯性冲击式精密驱动器理论与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刘国嵩;压电步进二维精密驱动器理论及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徐自华;压电叠堆泵的理论和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王彬;压电电子式电/气转换器技术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7年
3 朱寅;新型压电致动网孔式雾化器设计[D];东南大学;2006年
4 汪澎;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压电测试装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黄成志;压电叠堆泵及直线驱动器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6 马龙;棒板复合型压电微电机理论与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7 毛艳清;基于V型导轨压电叠堆惯性驱动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施韬;磁—压电作用旋转驱动器作用机理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58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658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