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锥形流量计下游支撑及取压位置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8 00:23

  本文选题:锥形差压流量计 切入点:双支撑结构 出处:《机械工程学报》2015年20期


【摘要】:锥形流量计应用广泛,其国际标准正在起草中。锥形流量计发展过程遇到两个问题:安全性和制造一致性差,具有双支撑结构的锥形流量计可解决此问题。为保证增加的双支撑结构不会影响锥形流量计的测量性能和较短的表体长度,需要研究下游支撑和下游取压位置。根据锥形流量计尾流流场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的状况设计相关的改进试验,选择合适的下游支撑和下游取压位置。试验使用的锥形流量计经过特殊设计:锥体、下游支撑位置、下游取压位置都可以按照要求变换位置。试验得到适用于不同直径管道的下游取压位置和支撑位置的选取规律。不同管径和等效直径比下的锥形流量计试验数据显示:改进后的双支撑形式的锥形流量计样机比悬臂梁锥形流量计具有更好的流出系数不确定度。
[Abstract]:Taper Flowmeter is widely used and it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s being drafted. There are two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e Flowmeter: poor safety and manufacturing consistency. Conical Flowmeter with double supporting structure can solve this problem.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increase of double supporting structure will not affect the measurement performance and the short body length of the taper Flowmeter,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downstream support and the downstream pressure 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of the wake flow field of the conical Flowmeter, the related improved tests are designed. Select the appropriate downstream support and downstream pressure position. The tapered Flowmeter used in the test is specially designed: cone, downstream support position, The position of the downstream pressure can be chang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e selection of the downstream pressure position and the supporting position suitable for different diameter pipes. The test data of tapered Flowmeter with different diameter and equivalent diameter ratio a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conical Flowmeter with double support has better uncertainty of efflux coefficient than that of cantilever beam taper Flowmeter.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青岛市计量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974118)
【分类号】:TH8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英;于中伟;张涛;李刚;;V形内锥流量计关键参数对流出系数的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12期

2 徐英;张立伟;于磊;李振林;张涛;;关键因素对内锥流量计压损的影响[J];仪器仪表学报;2010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于中伟;内锥流量计的仿真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吴经纬;内锥流量计可膨胀系数与湿气测量特性的数值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彦梅;徐英;张涛;李强;;单弯头安装条件对内锥流量计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2 李彦梅;郭玉;江善和;张朝龙;吴文进;;扰流对大口径内锥流量计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徐英;吴经纬;张强;李刚;李巧真;;锥体差压式流量传感器流出系数的预测[J];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10期

4 叶佳敏;张涛;;浮子流量传感器的仿真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8年01期

5 胡岳;郑丹丹;梅玮;张涛;李康丽;郭丽丽;;上游组合管件对内锥流量计性能的影响[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年11期

6 李福进;赵丽艳;;基于V形内锥式节流装置测量高炉煤气的研究[J];传感器世界;2009年08期

7 张洪朋;顾长智;张兴明;陈海泉;刘东;张银东;沈岩;;基于MEMS的液压系统V锥传感器的仿真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2年05期

8 闻光辉;柯英宇;程杰;史迎春;;光纤光栅内锥式流量计的研究[J];仪器仪表用户;2008年04期

9 胡俊;董峰;;基于V型内锥流量计测量气/水两相流的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年S1期

10 魏灿;谭超;董峰;;内锥式流量计数值模拟及优化设计[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枫;董峰;张福生;;一种基于LabVIEW的内锥差压信号测量系统[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2 明晓;钟伟;;纺锤体流量计的原理及特性[A];企业计量测试与质量管理——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小军;V锥流量计基于Fluent的数值仿真与实验研究[D];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0年

2 张福生;应用截面检测技术和V型内锥式流量计的两相流测量[D];天津大学;2008年

3 赵媛媛;涡轮流量传感器的实验及仿真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马明;基于涡量场的二维物体非定常气动力计算[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魏灿;长腰内锥节流装置的数值仿真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陈晓颖;“V”型内锥式流量计流出系数的三维仿真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7 陈力;智能化流量积算控制仪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8 刘杰;锥形流量计的研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9 莫莉;机车制动系统流量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谢龙;通用自动测试系统在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中的研究与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丹丹;张涛;;基于混沌理论的涡街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05期

2 田茂诚,周强泰,符柔则,刘志真;文丘里管内气液两相环状流传热及流动特性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1998年S1期

3 王培红,贾俊颖,程懋华;水和水蒸汽性质的IAPWS-IF97计算模型[J];动力工程;2000年06期

4 谢菲;吴占松;;文丘里管内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和实验[J];动力工程;2007年02期

5 吴文权,居江宁;圆柱绕流远场旋涡结构的数值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1年S1期

6 鲍敏,傅新,陈鹰;利用CFD获取超声流量计截面速度分布[J];工程设计学报;2002年02期

7 邓茂焕;节流式差压流量计的发展和现状[J];工业计量;2002年06期

8 王京安;蒸汽流量测量若干问题的讨论[J];工业计量;2002年06期

9 郝延群,庞世强,曹野,杨立天;内文丘里管流量计测量蒸汽流量的优化法[J];工业计量;2004年03期

10 孙延祚;从节能降耗要求看推广应用VNZ流量计的必要性[J];工业计量;2005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魏鸣;基于两种常规仪表的湿气流量测量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罗翼;文丘里管在湿气测量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于中伟;内锥流量计的仿真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4 吴经纬;内锥流量计可膨胀系数与湿气测量特性的数值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杨会峰;内锥流量计可膨胀系数与湿气测量特性的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李宝;水流量标准装置变频调速稳压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巩伦昆;鞠玉涛;郑健;;锥形流量计数值仿真研究[J];江苏航空;2010年S1期

2 高文革;;锥形流量计在氯化氢合成装置上的应用[J];中国仪器仪表;2010年S1期

3 孙波;;关于锥形流量计的研究使用[J];科技信息;2010年23期

4 谢俊;高建立;谢文磊;穆桂脂;刘军;;用于汽车稀释排气流量测量的锥形流量计特性[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5 张纯静;申龙涉;晏永飞;张国军;官学源;杜义朋;;锥形流量计的标定及其误差分析[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6 王斌;;浅析锥形流量计与孔板流量计的比较[J];大众标准化;2009年S2期

7 肖海荣;V-Cone锥形流量计的应用[J];医药工程设计;2004年01期

8 陆国平;V-Cone锥形流量计在工程上的应用[J];石油化工自动化;2005年03期

9 程祖扬;戴祯建;;节流式流量仪表在企业能源计量中的应用[J];工业计量;2008年05期

10 李建中;;差压式流量仪表在能源计量中的应用[J];计量技术;2008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杰;锥形流量计的研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739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6739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3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