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FBG微应变测量系统的相位解调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8 23:16

  本文选题:光纤布拉格光栅 切入点:Mach-Zehnder干涉 出处:《工具技术》2015年04期


【摘要】:针对布拉格光纤光栅(FBG)微应变测量系统,在对FBG传感原理的分析基础上,结合M-Z干涉的相位生成载波(PGC)解调法,提出了测量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基于本设计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光路设计、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并针对PGC算法进行了仿真;搭建了测量系统实物,对光路重要参数进行了标定。仿真结果显示调制度C取5.3rad时信号具有较大幅值,且对于大于100Hz的传感信号具有较好解调效果。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 of FBG sensing and the demodulation method of M-Z interferometry, the overall design scheme of the measurement system is proposed for the fiber Bragg grating (FBG) micro-strain measurement system.Based on this design scheme, detailed optical circuit design, circuit design and software design are carried out, and the PGC algorithm is simulated, and the measurement system is built and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of the optical path are calibrat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gnal has a large amplitude when the modulation C takes 5.3rad, and it has a good demodulation effect for the sensing signal larger than 100Hz.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4014-07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5103)
【分类号】:TH823.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吴入军;郑百林;贺鹏飞;谭跃刚;;埋入式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封装结构对测量应变的影响[J];光学精密工程;2014年01期

2 项西寿;严勇;钱牧云;;高压设备在线温度检测方法的探讨[J];安徽冶金;2014年02期

3 邸剑;陈天英;;锥形光纤光栅传感器交叉敏感问题的仿真研究[J];光通信研究;2014年04期

4 张斌;朱昊天;何如双;陶卫东;潘雪丰;董建峰;;基于长周期光纤光栅迈克耳孙干涉仪的溶液饱和点测量[J];光子学报;2014年09期

5 陈溢文;张超;姚飞;;一种微型光纤光谱仪的设计及校准方法[J];光通信技术;2014年09期

6 吴入军;郑百林;付昆昆;贺鹏飞;谭跃刚;;表面粘贴式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层状结构对测量应变的影响[J];光学精密工程;2014年12期

7 熊海;裴丽;刘超;吴良英;孟晓婷;;基于啁啾相移光纤光栅的多波长滤波器的研究[J];光电技术应用;2014年06期

8 龚天森;仝芳轩;;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高压开关柜温度监测系统设计[J];激光杂志;2014年09期

9 李春枝;陈颖;农绍宁;刘斌;;振动环境下微小间隙的光栅测量法[J];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1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文定;光纤中基于声光作用的光调控及其应用[D];南开大学;2013年

2 赵强;基于光纤光栅的海洋温盐深探测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3 陈超;耐高温光纤光栅的飞秒激光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朱宏娜;基于光波调控技术的光纤参量放大增益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5 李晓磊;光纤传感复用扩容与组网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苏百顺;基于光纤光栅的乳化液浓度传感器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7 何惠梅;多芯结构的光纤、光子晶体光纤耦合及传感特性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尚阳;基于FBG传感器的道路结构信息监测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2 张杰君;基于微纳结构的光纤激光传感理论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杨俊杰;全光纤聚合物电光调制器及其电极系统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4 刘颖;光子晶体光纤光栅折射率传感特性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5 周浩强;光纤光栅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的优化设计及振动体的振动模态分析[D];西安石油大学;2013年

6 张琪;特种结构光纤的设计制备及其传感特性研究[D];宁波大学;2013年

7 张尧;基于声光可调长周期光纤光栅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8 金中薇;光纤光栅声发射检测信号分析与源定位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9 邵晨峰;晶圆级单轴应变SOI制备及有限元模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潘悦梅;提高参量放大增益的闲频光调控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正德;;以更实用、可行的模式在汽车制造业中执行测量系统分析[J];汽车与配件;2011年19期

2 徐如;秦会斌;郑梁;;基于探针台的测量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机电工程;2011年12期

3 高忠华;彭东林;;直线时栅测量系统的误差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3年01期

4 徐国光;;确定测量系统精度的计算与图表法[J];计量技术;1982年06期

5 李书富,,孟超;微孔测量系统[J];中国仪器仪表;1995年05期

6 关惠虹;;光纤馈入集成测量系统[J];宁夏电力;2000年S1期

7 张坚;直流风扇的多兼容测速方法及用测量系统分析验证[J];电机电器技术;2001年03期

8 秦政琪,王巍,邹爱丽,曲文成;计算机辅助电子经纬仪测量系统在飞机制造中的应用[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Newall Ltd.;精确的测量系统[J];现代制造;2004年25期

10 张向阳,顾雷雨,孟卯生,杨苏杭;解决爆炸和测量系统触发同步的一种方法[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婵娟;;浅议如何更准确有效地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A];2007年度中国航空学会计量技术专业委员会计量与质量专题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剑;;纸张水分测量系统的数学模型[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刘锋;李跃波;;常规爆炸工程效应试验中测量系统的选择及使用[A];第二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4 华陈权;;张力测量系统的研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徐喜庆;梁雪;陈灵华;赵淑霞;赵俊文;;碎屑岩颗粒分布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夏定纯;秦肖臻;;模式剪移动位置精确测量系统[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苏占强;何辅云;朱娟花;;多探头连续管材壁厚的高速测量系统[A];全国第16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张兰;;测量系统不确定度分析及其动态性研究[A];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晁博;刘信信;;秦山二期扩建工程棒位测量系统调试[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册(核能动力分卷(下))[C];2011年

10 刘春龙;孙慧颖;胡滨;金仁玲;陈宝荣;;两种不同生化测量系统血清生化十项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评估[A];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姜丽丽;试飞院建成航迹测量系统[N];中国航空报;2000年

2 秦炼;构建下一代测试测量系统[N];中国电子报;2008年

3 吴玉华;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助力四川测绘[N];中国测绘报;2013年

4 记者 谷学涛 通讯员 邓斌 高林;首次市场化应用喜迎开门红[N];中国石油报;2012年

5 孙宏;一种新型无线钢水测量系统的试验与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

6 ;京诚鼎宇自主研发中厚板平面板形测量系统[N];世界金属导报;2013年

7 记者 吴宝成;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通过专家鉴定[N];中国测绘报;2011年

8 钟;带钢卷取时的在线卷形测量[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9 钟燕平 桂银生  ;播种机性能检验有了高新装备 [N];中国花卉报;2003年

10 王娅莉;我国纳米测量技术和计量基标准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N];中国质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亮星;计量型测量系统能力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苏日建;信息测量系统及其若干问题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谢少锋;测量系统分析与动态不确定度及其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4 赵燕;属性值测量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与应用[D];天津大学;2010年

5 蒋敏兰;测量系统精度损失溯源与预测模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6 王省书;激光陀螺捷联姿态路谱测量系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郭强;平硐摄影成像测量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8 朱嘉;基于视觉与触觉集成传感的多坐标组合测量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马双宝;基于熵的信息测量系统建模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夏豪杰;高精度二维平面光栅测量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屠恒海;嵌入式光栅数显测量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2 王国强;便携式发射率测量系统的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3 李高明;相干偏振矩阵测量系统的研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周波;测量系统分析在质量检测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5 刘颖;基于无线网络的肌电测量系统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6 苏振强;谐振筒式微质量测量系统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范树海;智能化多功能偏振参数测量系统的研制和改进[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8 邓建清;基于机器视觉的球面多孔位测量系统[D];四川大学;2004年

9 孙爱东;纵向多极阵列电导式两相流测量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邢静芳;基于浊度法的抗生素效价测量系统的研发[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23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723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d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