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利用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实现的光学双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7 09:47

  本文选题:光纤光学 + 光学双稳态 ; 参考:《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4年08期


【摘要】:以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作为光强度调制器件,通过光纤耦合器构造光电反馈回路搭建了一种新型电光混合型光学双稳装置。对光学双稳原理进行了研究分析,用图解法形象地解释了双稳工作原理,并且通过在实验中改变该器件的输入光强实现了光学双稳态,得到的光学双稳现象显著,双稳工作状态稳定。该器件有诸多重要应用,如工作在稳态区域时可用做光纤激光功率稳定器,工作在开关区域时可用作光开光、光路由器。
[Abstract]:A new type of electro-optic hybrid optical bistable device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optical fiber coupler to construct optoelectronic feedback loop with optical fiber Mach Zehnder interferometer as optical intensity modulation device.The principle of optical bistability is studied and analyzed. The principle of bistable operation is explained vividly by graphic method, and the optical bistability is realized by changing the input light intensity of the device in experiment, and the phenomenon of optical bistability is obvious.The bistable working condition is stable.This device has many important applications, for example, it can be used as optical fiber laser power stabilizer when it works in steady state region, and it can be used as optical open light and optical router when it works in switching area.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07005) 浙江省教育厅基金(Y201223669)
【分类号】:TH74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羡一民;双频激光干涉仪的原理与应用(二)[J];工具技术;1996年05期

2 程晓辉,赵洋,李达成;光学纳米测量方法及发展趋势[J];光学技术;1999年03期

3 溯舟;JDG—1型激光多用干涉仪[J];工具技术;1981年03期

4 ;光学细分干涉仪与镀膜平面标准经鉴定通过[J];计量技术;1986年05期

5 羡一民;双频激光干涉仪的原理与应用(四)[J];工具技术;1996年07期

6 洪媛,郑玉甫;WDM中马赫-泽恩德干涉仪(MZI)应用及其性能分析[J];甘肃科技;2005年01期

7 任冬梅;万宇;谢春玉;;测量线膨胀系数的光学干涉方法[J];计测技术;2011年02期

8 ;CLS—95型激光平面干涉仪鉴定会[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76年04期

9 ;长度与角度计量[J];光电工程;1979年02期

10 张蕴玉;纳米激光偏振干涉仪[J];制造技术与机床;198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青;;干涉原理与干涉仪标准的思考[A];2008年江苏省计量测试学术论文集[C];2008年

2 方智恒;王伟;王琛;孙今人;傅思祖;顾援;王世绩;;马赫-贞德尔干涉仪的调节[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3 别业广;熊俊松;;德布罗意波及原子波干涉仪[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杨庆华;周仁魁;赵葆常;;高分辨率时间调制傅氏变换成像光谱仪的关键技术[A];2009年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邓路;阮德金;杨春;;少模光纤干涉仪中光纤对准偏差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栾竹;刘立人;章磊;周煜;;实验调整对横向双剪切Jamin型干涉仪的影响[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耿生群;吴嗣亮;;载波相位误差对干涉仪的影响及纠正方法[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裴雅鹏;杨军;苑立波;;基于任意相差的干涉信号相位解调方法[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唐远河;郜海阳;段晓东;贾奇杰;屈欧阳;曹显刚;;地基气辉成像干涉仪的研制[A];第十四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赵琦;蒋泽伟;陈勇;卢峰;;径向剪切干涉仪的研制与校准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小龙;可在室温下工作的量子干涉仪问世[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立武;CE-1成像光谱仪工程化光学技术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6年

2 梁艺军;光纤声发射检测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3 黎永前;纳米精度测量与校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4 杨庆华;高光谱分辨率时间调制傅氏变换成像光谱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9年

5 田云辉;基于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测量的位移传感器自动检定系统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董瑛;Fourier变换光谱分辨率增强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1年

7 封皓;基于双Mach-Zehnder干涉仪结构的光纤管道安全预警系统建模及定位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陈叶金;创新型微纳米测量探头机理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9 李丽;光纤光栅位移传感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乔玉晶;非球面拼接测量中偏置误差作用机理与拼接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仁安;移相式红外泰曼干涉仪的研究与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2 于毅;Zygo干涉仪及其应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张常飞;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瞬态干涉条纹采集技术及其在激光等离子体测试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4 孙鸽;干涉仪的仪器传递函数检测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年

5 金霞;数字波面干涉仪及其标准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6 邢金玉;基于Sagnac干涉仪的快照偏振测量仪及其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7 黄傲;自稳程双光束探测干涉仪的设计[D];浙江大学;2002年

8 吴峥瑜;平面拼接干涉仪的子孔径扫描定位系统[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9 路建新;冲击波实验中测量自由面速度的光学记录速度干涉仪的设计和建立[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4年

10 陆优;数字水准仪原理及检测方法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63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763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7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