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仿真人体环境中RF MEMS电感耦合特性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3 10:50

  本文关键词:高Q值RF-MEMS平面电感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交通大学》 2011年

仿真人体环境中RF MEMS电感耦合特性实验研究

殷莉  

【摘要】: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新的供电方式来取代植入式电池是植入式系统的出路之一。电磁耦合是现有的供电方案中被证明行之有效同时又能够实现能量的无线传输,尤其是在需要较大能量的可植入式电子器件中通常采用电磁耦合来供电。但这种方案亟待改进之处在于用于能量传输的电感线圈磁感应耦合系数小,能量传递效率比较低。因此要实现长期稳定的植入式系统无线能量传输需要找出最佳的工作频率同时提高电感线圈之间的耦合效率。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在电感线圈耦合能量传输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设计搭建的测试平台,根据建立的测试电感线圈空间位置模型,通过实验测试研究微型射频MEMS电感线圈的耦合特性规律。测试平台包括四个主要部分:网络分析仪,发射端、接收端电感,固定支架和SBF溶液。测试时将微型射频MEMS电感线圈按照模型原理图固定在测试用的支架上,通过调节两个电感线圈之间的水平相对位置以及垂直相对位置,用网络分析仪来测量发射端到接收端的射频能量衰减。测试的频率范围选定在1-200MHz,多次测量取得有效数据后采用利用S参数定义的衰减公式算出接收端电感线圈接收的能量与发射端电感线圈辐射的能量之比。经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基本总结出了在该模型下的微型射频MEMS电感线圈耦合特性规律。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M55
【目录】:

  • 致谢5-6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
  • 1.2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10-12
  • 1.3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2-15
  • 1.3.1 短距离无线传输模式12-14
  • 1.3.2 中距离无线传输模式14
  • 1.3.3 远距离无线传输模式14-15
  • 1.4 论文安排及组织结构15-17
  • 2 电感耦合能量传输理论17-29
  • 2.1 电磁场传播理论17-20
  • 2.1.1 麦克斯韦方程组17-18
  • 2.1.2 平面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18-20
  • 2.2 电感耦合能量传输理论20-28
  • 2.2.1 线圈自感的理论计算20-22
  • 2.2.2 线圈互感的理论计算22-24
  • 2.2.3 线圈的耦合效率计算24
  • 2.2.4 电路分析模型24-28
  • 2.3 本章小结28-29
  • 3 植入式系统适用的微型射频MEMS电感29-37
  • 3.1 硅衬底微型射频MEMS电感29-34
  • 3.1.1 硅衬底微型射频MEMS电感的主要电学参数30-32
  • 3.1.2 提高硅衬底微型射频MEMS电感品质因数的方法32-33
  • 3.1.3 参数变化对硅衬底微型射频MEMS电感品质因数的影响33-34
  • 3.2 玻璃衬底微型射频MEMS电感的设计与制备34-36
  • 3.2.1 玻璃衬底微型射频MEMS电感参数设计与优化34-35
  • 3.2.2 玻璃衬底微型射频MEMS电感的工艺流程35-36
  • 3.3 本章小结36-37
  • 4 RF MEMS电感线圈耦合特性测试平台37-43
  • 4.1 实验测试模型与方案37-38
  • 4.2 实验测试步骤38
  • 4.3 实验材料的准备与连接38-41
  • 4.3.1 接收端与发射端电感38-40
  • 4.3.2 模拟人体体液40
  • 4.3.3 完整的实验测试平台40-41
  • 4.4 实验数据的采集原理41-42
  • 4.5 本章小结42-43
  • 5 测试结果分析43-53
  • 5.1 空气中MEMS电感线圈耦合测试分析43-46
  • 5.1.1 MEMS电感线圈Q值参数测量43-44
  • 5.1.2 空气中MEMS电感线圈耦合测试研究44-46
  • 5.2 SBF溶液中MEMS电感线圈耦合测试分析46-50
  • 5.2.1 单片MEMS电感线圈之间耦合测试研究46-49
  • 5.2.2 并联MEMS电感线圈与PCB电感之间耦合测试研究49-50
  • 5.3 数据对比分析50-52
  • 5.4 本章小结52-53
  • 6 总结和展望53-54
  • 附录54-59
  • 参考文献59-62
  • 作者简历62-64
  • 学位论文数据集6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勇,刘泽文,刘理天,李志坚;微机械平面螺旋电感的Q值分析与结构优化[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忠民;高Q值RF-MEMS平面电感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2 武文君;植入式电子装置经皮感应充电系统设计[D];天津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印鹏;赵素华;雷洪波;许刚;薛军;李惊鸿;;钢的磁性转变温度实验研究[J];鞍钢技术;2009年06期

    2 谢桂香;;感应电动势两种表示法的物理实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3 方杰;刘泽文;赵嘉昊;陈忠民;韦嘉;刘理天;李志坚;;低损耗衬底上实现无源低通滤波器(英文)[J];半导体学报;2006年09期

    4 林蔚;崔占忠;徐立新;韩磊;;一种有向性静电探测单元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5 陈曦;林蔚;崔占忠;;基于有向性探测阵列的静电体目标探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6 陈曦;崔占忠;徐立新;李彦旭;;静电成像系统的设计[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7 谢桂香;;浅析感应电动势的两种表示法[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陈亮,阙沛文,黄作英,李亮;一种新型磁阻式传感器在漏磁检测中的应用[J];传感器技术;2004年10期

    9 李肃成;李嘉亮;;任意非空心旋转导体的自感系数[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10 白小营;程明;王俊山;李惠;;细螺旋线圈的近场分析[J];电测与仪表;2009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蔚;崔占忠;徐立新;韩磊;;一种有向性静电探测单元的研究[A];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丁勇;刘泽文;刘理天;李志坚;;4nH硅微机械电感研究[A];第一届全国纳米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3 尹义蕾;杨胜强;李秀红;倪有强;;旋转永磁场加工内孔表面的光整加工技术研究[A];第13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纪梅;人工心脏的经皮传能系统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2 杨涛;建筑形态演进的科技动因[D];天津大学;2012年

    3 杨旭;电磁控制TIG焊电弧特性及焊缝成形机理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4 毛敏;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客运走廊的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刘锋;射频集成磁膜微电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刘新华;新型磁场调制式磁性齿轮的设计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7 郑晓虎;基于平面线圈的微传感器及其制造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8 董辉;基于小波矩量法的PCB平面螺旋电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9 范玉;基于MEMS的全固态双增益阿达玛光谱仪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10 李强;一种新型磁性液体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及实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威;薄膜集成磁件结构拓扑优化与制备工艺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张剑锋;PDP电极通断检测原理及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袁渊明;磁约束磁控溅射源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4 刘辉;旋转电场的电流效应和磁效应[D];西北大学;2011年

    5 刘恒大;基于LabVIEW的漏磁检测系统设计[D];西北大学;2011年

    6 唐凯;昆虫电荷特性测量与探测系统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7 陈文峰;永磁筒式磁选机的磁场分析及其计算机辅助设计[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旸;金属离子与单分子膜间的静电相互作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马宁;电场作用下超塑性焊接实验装置研制及UHCS超塑性焊接[D];河南科技大学;2010年

    10 吕扬名;基于永磁伸缩驱动机构的力控振动平台集成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永福,朱自强,赖宗声,忻佩胜,石艳玲;用于微波/射频集成电路的一种新型低损耗介质——多孔硅及氧化多孔硅厚膜[J];半导体学报;2002年06期

    2 王文兴,颜国正,熊祥,张根福,史熠,宋安;一种微型低功耗生物遥测双向射频通讯系统[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4年02期

    3 李冰一;辅助循环装置的能源现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1998年02期

    4 尹邦良;人工心脏的历史及研究现状[J];中国医师杂志;2002年07期

    5 鞠志忠;任稷林;亓迎川;;可控整流电路在开关变换器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2001年02期

    6 王锋,金捷;用于植入式装置的遥测系统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03年11期

    7 李志坚;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发展展望[J];电子科技导报;1997年01期

    8 刘泽文,李志坚,刘理天;用于通信领域中的MEMS器件[J];电子科技导报;1999年07期

    9 谢翔,张春,王志华;生物医学中的植入式电子系统的现状与发展[J];电子学报;2004年03期

    10 张斌,周英,罗卫华;点阵式液晶显示器LM12864与51单片机的接口设计[J];电子世界;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华;电感线圈与变压器[J];电气时代;1998年02期

    2 高剑森;王帆;;电感线圈分布电容对电学测量的影响与修正[J];煤矿机电;2010年06期

    3 陈国华;电感线圈与变压器[J];电气时代;1998年03期

    4 金世新;;天调网络电感线圈的设计与制作[J];实用无线电;2001年01期

    5 佟振水;纪维新;;降压站电抗器的接线技术工艺[J];山东煤炭科技;2009年05期

    6 丁斌;杨宁;王志萍;;电感线圈分布电容和谐振频率的仿真与测量[J];变压器;2010年09期

    7 ;电容器和电感线圈的品质因数[J];工矿自动化;1983年02期

    8 王岐山;;新型电子水平仪的研制及其应用[J];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9 陈国华;电感线圈与变压器[J];电气时代;1997年03期

    10 翟琴静;;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浅谈电工课堂的教学设计[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良平;;PFN的工作原理与故障分析[A];第八届全国医用加速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曹焕丽;廖斌;朱守正;;2.45GHz平面微带螺旋电感微波等离子体源的建模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高峰;李守智;马选宏;张伟;;采用有限元法分析开关变换电路的近场特性[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黄学东;黄耀清;杨文明;赵铁松;;磁性材料居里温度测量实验[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军;孙仁涛;王晓雯;;一种直线位移传感器的设计[A];第十届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方杰;刘泽文;陈忠民;刘理天;李志坚;;用于射频领域的MEMS无源LC滤波器设计研究[A];中国微米、纳米技术第七届学术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5年

    7 李晓燕;李江波;;中波小天线介绍与应用[A];2007第二届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论文集2(上)[C];2007年

    8 陈传虞;;提高节能灯中半桥逆变电路可靠性的方法[A];上海市照明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暨四直辖市照明科技论坛、长三角照明科技论坛、上海市照明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金建勋;张长明;;一种新型谐振高压源的理论与实验[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10 任士焱;陈恒;;磁势平衡可控式可调电抗器[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汉 王绍华;[N];电子报;2003年

    2 韩军春;[N];北京电子报;2000年

    3 ;[N];电子报;2003年

    4 ;[N];科技日报;2003年

    5 王军;[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6 《计算机世界》评测实验室 顾新杰;[N];计算机世界;2002年

    7 吴林;[N];电脑报;2004年

    8 苏旅;[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9 王翔;[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10 陕西 于江;[N];电子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凯峰;微机电系统多维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阳天亮;经皮能量传输系统闭环控制方法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董全林;轧钢机接轴转动能量传输信息模型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3年

    4 杨增涛;新型压电器件的力电耦合分析与结构设计[D];中南大学;2009年

    5 赵德春;按需式无线内窥镜的设计与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周曲;无线胶囊内窥镜系统及内窥图像反降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韩延民;太阳能高倍聚光能量传输利用理论及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郭建军;复合氧化物负载的镍基催化剂上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及其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马学军;数字移相控制隔离型半桥双向DC/DC变换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王垚廷;全固态连续单频473nm蓝光激光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莉;仿真人体环境中RF MEMS电感耦合特性实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沈琦琦;3D贴片电感线圈绕制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伟红;可植入式微器件中若干技术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金俊伟;液压油金属颗粒污染物区分检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周颖琦;125kHz射频识别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6 王馨;10kV配电变压器的雷电防护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7 阳远才;高频软磁薄膜及平面电感仿真[D];兰州大学;2011年

    8 严沁;感应耦合能量传输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9 陈贻想;基于电磁耦合的水下非接触能量传输系统[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姜凤娟;微型电涡流传感器的设计及制作[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高Q值RF-MEMS平面电感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8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88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e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