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电容式数字化微机械加速度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本文关键词:高精度电容式微机械加速度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浙江大学》 2011年
高精度电容式数字化微机械加速度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张斌
【摘要】:微机械加速度计由微机械加速度传感器与外围检测电路两部分组成。微机械加速度传感器是微机械加速度计最核心的部分,对加速度计的性能起着关键作用。微机械加速度传感器是用来测量线加速度惯性传感器件,可以应用于惯性力、倾斜角、振动及冲击等惯性参数的测量。微机械加速度计在惯性制导、汽车、消费电子、、地质等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电容检测式微机械加速度计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较好的线性度和以及较好的稳定性,因此在多种检测形式的加速度计中备受关注。电容检测式微机械加速度计包括电容式微机械传感芯片以及电容检测电路,在微机械传感器确定的基础上,电容检测电路的性能就直接决定了加速度计系统的最终输出性能。本文针对变面积电容检测式微机械加速度传感器,设计了高精度、大量程的单路载波调制型检测电路,同时为了更好的了解整个系统的工作过程,本文也简要分析了加速度传感器的参数设计对整个系统灵敏度、分辨率等性能指标的影响。本文主要围绕着提高微机械加速度计系统的分辨率、扩大其量程以及改善其稳定性这些研究内容,为高精度、大量程的电容式微机械加速度传感器以及外围电容检测电路的合理设计、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及相应的实际经验,对其今后的实用化、工程化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本论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针对高精度、大量程的电容式微机械加速度计,设计了电容检测电路。通过对加速度计系统的整体与各个组成部分的噪声性能的分析,提出了将系统增益前移,选择更优的低噪声芯片,将模拟带通滤波器改为数字带通滤波器等方法,提高了系统的分辨率。通过对加速度计系统的整体与各个组成部分对量程限制的分析,并根据使用过程中,在较大加速度输入时,分辨率可以适当降低的实际情况,设计了量程分档的电路方案,既可以保证加速度计系统拥有大量程,也可以保证加速度计系统在相对较小加速度输入的情况下拥有很高的分辨率。 (2)针对加速度计系统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特点,为提高加速度计系统的稳定性与精度,提出了两种改善加速度计系统温度稳定性的方法,一种是采用软件的方法在FPGA内对加速度计系统的进行实时补偿;另一种是制作高精度的控温装置,对加速度传感器进行严格的温度控制。针对上述两种方法都需要温度采集电路,为了获得更高精度的加速度计系统,本文选择了分辨率高的温度采集电路。另外针对速度计系统的处理电路的温度特性,提出了对加速度计系统的处理电路进行温度补偿的一种新方法。 (3)针对各种改善方案,对加速度计系统的各个指标进行测量。测试表明,本设计的开环加速度计系统的分辨率为0.70μg/√Hz,并且在较佳的温度稳定性的情况下,对该设计的加速度计系统的零偏稳定性进行测试,1.5小时内的零漂约为20μg,10分钟的零漂约为14μg。采用实时温度补偿的方法,对加速度计系统进行温度补偿,在加速度计系统温度特性拟合曲线与实际所测的数据吻合性较好以及自身的温度系数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在25℃-60℃的测试温度范围内加速度计系统的零偏波动由补偿前30.5mg变为补偿后的0.91mg。另外通过测量证明了对加速度计系统进行温度控制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对加速度计处理电路的温度补偿的必要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H824.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谈宜育,卞文兵,李元;一种基于CORDIC算法的坐标变换电路[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1年02期
2 郝双晖;刘勇;郝明晖;;过采样提高单对磁极编码器分辨率[J];微特电机;2007年12期
3 周晓奇;王昊;金仲和;王跃林;;数字式MEMS加速度计噪声分析和参数优化[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爱萍;新型高精度光纤加速度计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2 周晓奇;电容式微机械加速度计处理电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非;赵继敏;罗响;;磁编码器算法分析与研究[J];微特电机;2011年10期
2 张霞;闫社平;;微机械加速度计内部噪声影响的对比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徐国库;陈禾;;基于CORDIC算法的坐标转换电路的FPGA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06年10期
4 李冠中;王雷;;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MEMS陀螺温度漂移建模[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吉立新;魏开容;刘冰洋;聂智良;;基于组合-移位的指数运算FPGA实现方法[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6 谢海鹤;邹文栋;黄长辉;魏永强;;基于PWM比较放大的LD温控系统[J];仪器仪表学报;2009年07期
7 刘泊;曹瑞明;;基于单片机的LD控制系统的设计[J];应用光学;2008年02期
8 唐大全;刘锦涛;张博;;微型捷联姿态系统的硬件设计[J];自动化仪表;2007年01期
9 罗兵;尹文;吴美平;;滤波技术在MIMU温度漂移补偿中的应用[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8年03期
10 祝燕华;蔡体菁;杨卓鹏;;MEMS-IMU/GPS组合导航系统的实现[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博钰;半导体激光器电源及相关控制技术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2 杨海波;列车组合定位系统数据的仿真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毛挺刚;并联搬运机械手抓取执行机构及控制设计[D];安徽大学;2010年
4 申越;多普勒测速系统的信号处理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王立波;捷联惯导系统设计与数据处理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亚山;微机械陀螺仪的封装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7 齐兰;LC25W-A半导体激光器调制电路研究和实现[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8 金小东;基于光电技术的典型乳状液体成分含量测量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夏朋;大功率LD温控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温祖强;微型航姿参考系统中微机械陀螺温度误差及补偿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湘宁;光电探测器的噪声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2 杨革文;光纤加速度计强度噪声的研究[J];上海航天;2003年05期
3 谈宜育,卞文兵,李元;一种基于CORDIC算法的坐标变换电路[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1年02期
4 李光,于盛林;基于小波变换的拟1/f信号生成[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3年01期
5 朱丽娅,杨种田;光纤加速度传感器[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6 赵瑞珍,宋国乡;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白噪声消噪方法的改进[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7 马磊,宋俊寿;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的相位量化噪声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8 张传斌,王学孝,邓正隆;基于小波分析的FOG中1/f~γ噪声的去除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2年04期
9 胡国荣;孙允恭;;CORDIC算法及其应用[J];信号处理;1991年04期
10 吕志清,侯正君;线加速度计的现状和发展动向[J];压电与声光;1998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晓奇;电容式微机械加速度计处理电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许乐;高精度电容式微机械加速度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浙江大学;2010年
3 林伟俊;电容式微机械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电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睿;;微机械加速度计的应用和发展趋势[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朱峰,赵长德;加速度计测量大振幅运动的一种低成本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2001年S1期
3 裘安萍,王寿荣,陈玮;扭摆式硅微加速度计的优化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99年11期
4 ;惯性制造技术专题[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2年06期
5 陈伟平;赵振刚;刘晓为;韩天;;力平衡框架结构加速度计的设计[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5期
6 符强;马炳和;常洪龙;;姿态参照系统中硅微机械加速度计的温度补偿[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9年01期
7 李锦明;李林;张文栋;;差频式微机械加速度计的建模与仿真[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5年S8期
8 任杰;樊尚春;;一种双轴电容式微机械加速度计[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5期
9 李鹏;郑红;;谐振式微机械加速度计测试平台[J];仪器仪表用户;2008年02期
10 李童杰;董景新;刘云峰;;梳齿式微机械加速度计的研制[J];传感技术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钟毓;张嵘;董景新;王永梁;;微机械加速度计研究成果与产业化前景[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刘民杰;刘云峰;董景新;;基于电容检测接口ASIC的闭环微机械加速度计[A];微机电惯性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惯性技术发展动态发展方向研讨会文集[C];2011年
3 翁彦雯;;微机械加速度计的温度特性实验研究[A];中国惯性技术学会测试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4 朱峰;赵长德;;加速度计测量大振幅运动的一种低成本方法[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1年
5 许建军;孔学东;李斌;师谦;;MEMS及微机械加速度计可靠性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可靠性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6 何晓平;彭勃;;硅微机械静电伺服加速度计[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9)[C];1999年
7 董景新;;石英/硅微机械惯性仪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A];惯性技术发展动能发展方向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董景新;;微机械惯性仪表在国内外的发展[A];2003年惯性技术科技工作者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金虎;陆德仁;沈绍群;鲍敏杭;;低量程高线性压阻式微机械加速度计[A];2000全国力学量传感器及测试、计量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10 任杰;樊尚春;郭占社;;谐振式微加速度计杠杆机构的建模与优化[A];第十届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寅虎;[N];中国电子报;2004年
2 ;[N];中国电子报;2009年
3 徐岩 编译;[N];电子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赵艳秋;[N];中国电子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赵艳秋 冯晓伟 冯健;[N];中国电子报;2009年
6 意法半导体 魏鸣 闫子波;[N];中国电子报;2009年
7 ;[N];中国电子报;2009年
8 意法半导体大中国区模拟及传感器事业部技术市场经理 吴卫东;[N];中国电子报;2009年
9 高亚兰;[N];国际商报;2009年
10 丁劲生 安化萍;[N];中国包装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云涛;电容式SIGMA-DELTA微加速度计接口ASIC芯片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袁刚;六维加速度传感器的原理、系统及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王雷;数字智能三分量力平衡加速度传感器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4 曾楠;光纤加速度传感器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5 吴宇;微纳光纤环MOEMS加速度传感器理论与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刘恒;静电刚度谐振式微加速度计相关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薛洋;基于单个加速度传感器的人体运动模式识别[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多新中;硅中H~+,He~+离子注入引起的物理效应与SOI高加速度传感器的研制[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1年
9 吴浩中;神经网络在摆式列车倾摆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10 席占稳;MEMS传感器及在引信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斌;高精度电容式数字化微机械加速度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浙江大学;2011年
2 朱忠益;小型化高精度数字式微机械加速度计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3年
3 许乐;高精度电容式微机械加速度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浙江大学;2010年
4 王艳萍;微机械电容式加速度计检测电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姜巍;基于连续时间反馈原理的闭环加速度计ASIC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陈大雄;光纤Bragg光栅加速度传感器动态特性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7 马惠铖;声表面波加速度传感器关键技术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晓祥;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动作捕捉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陈光炎;真空微电子加速度传感器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10 程保罗;新型体微机械工艺制造高性能加速度传感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高精度电容式微机械加速度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83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88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