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已知物方和像方焦距_《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1-26 00:05

  本文关键词:红外变焦距光学系统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年

红外变焦距光学系统设计

孙宏宇  

【摘要】: 伴随着红外技术的发展,研究并设计红外变焦距光学系统以代替传统的定焦距红外系统已经成为红外技术发展、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相比于定焦距系统,变焦距系统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它既可以在大视场范围内以小倍率的方式探测、搜索目标,又可以在小视场范围内以大倍率的方式对目标详细观察,这都是定焦距系统无法实现的。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红外变焦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红外系统的相关特性,讨论变焦系统的变焦方法和补偿方式后,设计一个焦距范围为25~100mm,波段范围为8~12μm,F/1的机械负组补偿红外连续变焦距光学系统,从设计结果的点列图和传函图可分析出,该系统在整个变焦范围内,像质良好,像面稳定,系统传函在20lp/mm时接近衍射极限。 大多数军用仪器应用于野外,其工作环境温度范围较大,温度的变化势必会影响光学系统性能,由于红外光学材料的折射率温度系数较大,环境温度对红外系统的影响显得尤为明显,特别是系统会产生离焦现象,因此在设计红外光学系统时必须要考虑加入温度补偿来消除像面的离焦。通过分析红外系统温度补偿的几种方法后,采用机械主动温度补偿方法,利用变焦系统内部变倍组和补偿组的附加移动对红外变焦系统在-10~4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消温差设计,最终结果显示,在-10~40℃的温度范围内,系统在变焦的过程中,传函在20lp/mm时接近衍射极限,像面稳定,像质良好。 为满足设计的应用,对此红外变焦系统进行误差分析和公差分配,利用ZEMAX软件的反转灵敏度分析功能,给出一套满足加工工艺要求比较低的系统公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H7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3
  • 1.1 课题研究意义与背景7-8
  • 1.2 红外变焦系统发展现状8-11
  • 1.2.1 红外变焦系统在国外的发展状况8-11
  • 1.2.2 红外变焦系统在国内的发展状况11
  • 1.3 研究主要内容11-13
  • 第2章 红外光学系统特性13-18
  • 2.1 红外光学系统目标辐射特性计算13-14
  • 2.2 红外光学系统大气透过率计算14-15
  • 2.3 红外光学系统探测距离计算15
  • 2.4 红外光学系统温度特性15-16
  • 2.5 本章小结16-18
  • 第3章 变焦光学系统的设计理论18-36
  • 3.1 变焦光学系统补偿方法18-19
  • 3.2 变焦系统及变焦方程19-31
  • 3.2.1 变焦系统的几个规律19-23
  • 3.2.2 机械补偿系统及其变焦方程23-28
  • 3.2.3 其它变焦系统及其变焦方程28-31
  • 3.3 机械补偿变焦系统的高斯解分析31-35
  • 3.3.1 正组补偿变焦系统高斯解分析31-32
  • 3.3.2 负组补偿变焦系统高斯解分析32-33
  • 3.3.3 两种补偿系统的比较33-35
  • 3.4 本章小结35-36
  • 第4章 红外变焦距光学系统设计36-54
  • 4.1 光学自动优化概述36-38
  • 4.1.1 自动优化设计概述36-37
  • 4.1.2 自动优化设计过程37-38
  • 4.2 红外变焦系统设计38-52
  • 4.2.1 系统设计目的38-39
  • 4.2.2 系统参数的确定39-41
  • 4.2.3 系统设计过程41-50
  • 4.2.4 系统成像质量评价50-52
  • 4.3 变焦曲线模拟52-53
  • 4.4 本章小结53-54
  • 第5章 系统消温差与公差分析54-66
  • 5.1 消温差设计54-61
  • 5.1.1 消温差前系统像质分析54-57
  • 5.1.2 消温差设计57-58
  • 5.1.3 消温差后系统像质分析58-61
  • 5.2 变焦系统公差分析61-65
  • 5.2.1 系统公差分配62-63
  • 5.2.2 系统短焦公差分析63-64
  • 5.2.3 系统长焦公差分析64-65
  • 5.3 本章小结65-66
  • 结论66-67
  • 参考文献67-71
  • 致谢71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正;非制冷式红外变焦系统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2 谈婷;一种光电经纬仪红外变焦光学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林,王涌天,张丽琴,黄一帆;变焦距物镜高斯光学参数的求解[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姜宏滨;用NETD表达的红外作用距离方程[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3年02期

    3 陈胜哲;陈彪;;红外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J];光学技术;2006年S1期

    4 张丽琴,王涌天,李林;多组元全动型变焦距透镜高斯光学参数的求解方法[J];光学学报;2002年05期

    5 王鹏,赵文才,胡明勇,翁志成;折反式大口径三组元红外变焦距系统设计[J];光学学报;2002年05期

    6 李婕,张志明,冯生荣;弹载红外光学系统被动消热技术[J];红外技术;2005年03期

    7 彭德权,周成平,丁明跃;海空背景长波红外大气透过率的仿真计算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1年02期

    8 吴晓靖,孟军和;红外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的途径[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3年06期

    9 邢素霞,张俊举,常本康,钱芸生;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与现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4年05期

    10 吴晓靖,孟军和;使用简单机械结构实现红外光学系统无热化[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举;常本康;钱芸生;;Design of Uncooled Thermal Imaging Systems Operating at Multiple Temperatures[J];Journal of China Ordnance;2009年04期

    2 费逸伟,于贤福,唐卫红,朱焕勤,赵纪平;SiC精细陶瓷抗激光加固材料的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年01期

    3 刘爽,杨亚培,刘永智,李华高;Ti微测辐射热计关键技术分析[J];半导体光电;2005年01期

    4 刘小波;杨洪波;孙强;;光机热集成分析法在红外光学系统中的应用[J];半导体光电;2008年06期

    5 代少升;张锐;;基于CPLD的红外焦平面阵列驱动电路设计与实现[J];半导体光电;2010年06期

    6 李正;于远航;张宇;王文生;;坦克目标探测跟踪红外变焦光学系统设计[J];半导体光电;2012年01期

    7 阳启明,张剑铭,杨道虹,徐晨,沈光地;MEMS技术在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中的应用[J];半导体技术;2004年10期

    8 陈东生,陈翀,李尚政;非等温旋转曲面温度场的在线监测[J];兵工自动化;2002年06期

    9 罗晓春;孙继银;;物体表面发射率的测量方法[J];兵工自动化;2007年08期

    10 葛强胜,葛强林,龚赤坤;车载激光告警器灵敏度技术指标分析[J];兵工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海宏;董华;李英;;典型天气条件下辐射制冷换热模型分析[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七届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栋;赵毅强;廖俊;;线列红外探测器读出电路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耿安兵;王海涛;李升辉;;红外光学系统被动热不敏设计[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海涛;;二维扫描反射镜特性分析[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5 王亮;冷雪飞;闫蓉;王碧辉;;十字旋转型变倍机构的基础研究[A];Proceedings of the 2010 Symposium on Piezoelectricity,Acoustic Waves and Device Applications[C];2010年

    6 栾亚东;;采用288×4CMT探测器的红外R-C光学系统的设计[A];2004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2005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广西光学学会成立20周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刚;张恒金;;天空背景红外点目标探测距离估算研究[A];第十七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年会暨“五省一市光学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孙金玲;;点式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光学配置[A];山东省石油学会油田电力、通信及自动化技术研讨会优秀工程技术论文集[C];2009年

    9 冯生荣;吴诚;;非制冷焦平面热像仪的光学问题[A];'99十一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李升才;肖顺旺;徐宗昌;;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技术、应用及其发展[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渊;双半高斯空心光束的形成、传输及控制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魏文俭;激光制导光电对抗半实物仿真关键技术与系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田思;微光与红外图像实时融合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4 邵春明;低红外发射率涂层(LIREC)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胡滨;非制冷红外焦平面CMOS读出电路设计与实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牛小玲;有机红外热探测材料[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澎;机载激光荧光海上溢油信息提取与反演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8 薛谦忠;粗糙面波束散射研究及其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9 米凤文;衍/折红外混和光学系统及其测试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10 郑龙江;光纤式海藻叶绿素a浓度的荧光测量理论与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越;煤矿提升容器激光定位系统设计[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洋;数码相机变焦距物镜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冰;海水表面温度红外测量方法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响;利用非接触红外测温技术测量火焰温度[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5 耿靖斌;320×240规模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读出电路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徐林娜;高温红外辐射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宋凯洋;基于多项式外推的图像复原加速算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8 李国熠;硅基长波红外光波导器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郭子乾;基于夜视图像的单目深度线索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10 王江辉;红外焦平面阵列测试数据采集与评价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永;蔡凤丽;刘海;;红外技术的物理基础及其军事应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周立伟;光电子成像:走向新的世纪[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王晶晶;王波;王冕;王文生;;新型联合变换相关器光学系统设计[J];光电工程;2006年04期

    4 郜洪云;熊涛;杨长城;;中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J];光学精密工程;2007年07期

    5 王鹏,赵文才,胡明勇,翁志成;折反式大口径三组元红外变焦距系统设计[J];光学学报;2002年05期

    6 韩莹;王肇圻;吴环宝;赵顺龙;;紧凑型8~12μm波段折/衍混合双位置两档变焦光学系统设计[J];光子学报;2007年05期

    7 朱惜辰;红外探测器的进展[J];红外技术;1999年06期

    8 蔡毅,汤锦亚;对红外热成像技术发展的几点看法[J];红外技术;2000年02期

    9 辛云宏,杨万海,王保平;一种基于双波段的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的单站测距方法[J];红外技术;2004年01期

    10 邵立;李双刚;孙晓泉;;导弹预警卫星探测原理及其攻防技术探讨[J];红外技术;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琳;中波红外大相对孔径非制冷热像仪光学系统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永利;红外双波段导引头光学系统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2 吴耀;大视场红外搜索光学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王娟;红外成像系统的作用距离估算[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张羽;被动热补偿型折衍混合红外光学系统的研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李娟;红外变焦距光学系统的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陈方涵;样条小波在光学相关探测中的研究与应用[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7 宋岩峰;现代红外光学系统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杨正;制冷式中波红外凝视变焦光学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8年

    9 杨鹏;双视场折/衍混合中波红外变倍望远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白瑜;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折衍两档变焦光学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林,王煊,张丽琴,张波;光学系统热效应及分析软件研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 吴晗平;红外辐射大气透过率的工程理论计算方法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1998年04期

    3 焦明印,冯卓祥;采用衍射元件实现消热差的混合红外光学系统[J];光学学报;2001年11期

    4 奚晓,李晓彤,岑兆丰;被动式红外光学系统无热设计[J];光学仪器;2005年01期

    5 金乐天,胡玉禧,杨建峰,相里斌;共轴球面光学系统的热象差分析[J];光子学报;1999年07期

    6 冯生荣,李凯;红外光学系统的热效应[J];红外技术;1990年02期

    7 蔡毅,潘顺臣;红外技术在未来军事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J];红外技术;1999年03期

    8 付伟;红外制导武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红外技术;1999年03期

    9 任丽娜,曲延滨;毫米波与红外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J];红外技术;2004年03期

    10 李婕,张志明,冯生荣;弹载红外光学系统被动消热技术[J];红外技术;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斌;1×~6.3×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物镜的光学设计[J];光学仪器;2002年06期

    2 白国长;逄波;王占林;祁晓野;;机械补偿液压功率回收系统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7年02期

    3 李鹤玲;变焦距镜头变倍组和补偿组移动导轨的设计[J];光电工程;1992年01期

    4 蒋建文;双斜盘液压马达试验系统[J];煤矿机电;1998年03期

    5 崔庆丰;一种新型变焦系统的变焦方程与变倍补偿公式[J];光学技术;1988年03期

    6 乔健;曹立华;崔爽;施龙;张磊;;连续变焦距镜头结构设计及焦距实时输出分析[J];应用光学;2010年04期

    7 安伟,郑文学,孙胜利;机械补偿变焦系统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的研究[J];光学技术;1996年02期

    8 姚多舜;;机械补偿式三组元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设计方法(1)[J];应用光学;2008年01期

    9 姚多舜;;机械补偿式三组元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设计方法(3)[J];应用光学;2008年03期

    10 张庭成;王涌天;常军;M.M.Talhha;;三反变焦系统设计[J];光学学报;2010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娄志峰;基准级渐开线测试理论与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玉琢;光学变焦透镜系统的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2 李松;航天员对地观察望远镜设计与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3 张存武;变焦距光学系统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4 孟超;红外变焦光学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侯晓萍;高连续变倍比体视显微镜[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6 温同强;变焦距光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江苏大学;2009年

    7 陈鑫;用于机载激光通信的变焦系统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8 邓宏;牙医专用变焦系统和背投光学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林明发;变焦显微镜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10 刘宵婵;变焦手机镜头的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红外变焦距光学系统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31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931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7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