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表面温度信号发生装置的硬件设计
本文选题:表面温度信号发生 + 多源 ; 参考:《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4年01期
【摘要】:文中介绍了一种小型的多源表面温度信号发生装置的硬件设计。该装置采用4个15 mm×15 mm的珀尔贴作为温度信号发生源,通过实时精确的硬件控制和算法,可在其表面快速发生一定温度范围内、任意波形的温度信号曲线。设计了一种集成度高、简单高效的压控恒流源电路,能够输出大小、方向精密可控的电流,来控制珀尔贴的发热。系统核心部分采用了带反馈的闭环控制电路,采用PID算法实时控制,很好的实现了装置的设计目标。系统还包含室温检测、压力传感检测等辅助部分。整个装置通过RS-232串口与上位机软件进行通信,能通过学习来复现给定的温度信号曲线。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ardware design of a small multi-source surface temperature signal generator. The device uses four 15 mm 脳 15 mm Perpatch as the source of temperature signal generation. Through real-time and accurate hardware control and algorithm, the temperature signal curve of arbitrary waveform can be generated rapidly within a certain temperature range on the surface of the device. A high integrated, simple and efficient voltage-controlled constant current source circuit is designed, which can output the current with precision size and direction to control the heating of Peltier. In the core of the system, the closed-loop control circuit with feedback and the real-time control of pid algorithm are used to realize the design goal of the device. The system also includes room temperature detection, pressure sensing detection and other auxiliary parts. The whole device communicates with the upper computer software through RS-232 serial port, and can reproduce the given temperature signal curve by learning.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09AA01Z314)
【分类号】:TH8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吴剑进;李建清;吴剑锋;周连杰;;表面温度信号快速发生装置硬件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年01期
2 雷聚超;一种新的自适应PID控制算法[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2年05期
3 王恒海;陈照章;徐晓斌;黄永红;;基于LabVIEW的温度测控系统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刁修睦;邵志学;;电动执行机构动态转矩测试的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08年09期
2 刘晓川;;PID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智能温度控制系统[J];电子质量;2012年02期
3 刘宇;赵书俊;张斌;张雷;;基于LabVIEW煤发热虚拟量热仪的设计与实现[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9年01期
4 邵晓娟;;基于LabVIEW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J];电子世界;2013年02期
5 邵晓娟;;虚拟实验仪器系统构建[J];电子世界;2013年11期
6 杨永明;;基于STC12C5A32AD的商用豆浆机控制系统的设计[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7 张文超,刘晓光,吴勤勤;基因扩增分析(PCR)仪温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8 张光南;;LabVIEW的无线多点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0年05期
9 易江义,阳春华,周彩霞;一种自适应PID控制及其在发电机性能测试装置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32期
10 黄永红;朱明祥;陈照章;徐晓斌;;基于模糊PID控制的高精度恒温槽设计[J];控制工程;2009年S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薇;多轴同步传动磨毛整理机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金良;铜阀锻前红冲加热炉设计及其温控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王录选;双天线随动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曾真;分析仪器中温度的自适应控制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杨文伟;汽车脚踏板操纵机构总成试验台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任彩霞;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随动系统开发[D];吉林大学;2004年
7 唐威;基于虚拟仪器的猕猴桃干制作过程监控系统的设计[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8 黄俭花;组合干燥过程物料内部温度测试系统与温度分布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2年
9 张虹;基因扩增过程温度控制技术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新义;张建军;;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驱动电路的优化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7年12期
2 胡晚霞,余玲玲,戴义保,何亨文;PID控制器参数快速整定的新方法[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1996年05期
3 董慧;杨景常;范钧;;基于ARM7LPC21XX微控制器的高精度标准温度发生器[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4 鲍德松,姜国均,张训生,孙沂杉,张杰;基于半导体制冷的低温生物学显微镜[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年01期
5 周天威;陈小惠;;基于半导体制冷器件的模糊恒温系统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28期
6 周兴旺,施英;生物电磁学[J];物理;1995年01期
7 夏红;王慧;李平;;PID自适应控制[J];信息与控制;1996年03期
8 李波,夏秋华,马永力;虚拟仪器技术在控制系统仿真中的应用[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5年10期
9 罗宗虔,罗红斌;含权函数的PID算法及其在炉温微机控制中的应用[J];冶金自动化;198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豫;介绍一种压控恒流源电路[J];电测与仪表;1988年11期
2 刘洲峰;;一种实用高精度压控恒流源[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1991年05期
3 曹恩波,李燕;微机控制充电电池自动检测仪[J];电池;1996年01期
4 秦举礼;遥感和多源地学数据图像处理技术及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J];四川地质学报;1996年01期
5 陆琳;刘国传;孙福军;;神经功能保护治疗仪的压控恒流源电路的研制[J];生命科学仪器;2007年02期
6 康军;马伟明;付立军;叶志浩;范学鑫;;舰船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8年01期
7 高翔;袁超;瞿晓雯;张红文;;多源数据更新空间数据库的方法研究[J];城市勘测;2009年04期
8 钟培俊;劳俊;;基于P2P的流媒体技术的应用前景[J];四川兵工学报;2009年01期
9 栗敏光;李英成;薛艳丽;叶冬梅;;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面向对象海岛识别方法探讨[J];国土资源遥感;2010年01期
10 韦华;;对海上目标信息融合处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传彬;邬群勇;陈崇成;;基于GML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框架研究[A];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刘志强;孙雁;;Internet环境下多源地理数据集成的方法与实现[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郭雷;;多源干扰系统复合分层抗干扰控制理论:综述与展望[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4 吴如山;M.N.Toks銉z;;绕射层析和多源全息用于地震成象[A];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摘要集(1987)[C];1989年
5 吴如山;M.N.Toks銉z;罗天文;;多源全息在地震成象上的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摘要集(1985)[C];1989年
6 钟振茂;陈进;钟平;;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多源分离方法[A];中国声学学会2001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1]论文集[C];2001年
7 刘行实;;公路隧道射流风机高速运行中叶片事故分析[A];2001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胡建强;曹江;秦永文;黄新苗;周炳炎;;多形多源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岳庆兴;贾永红;邱振戈;;基于多源影像配准的CBERS-2 HR相机成像模型反演方法研究[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10 李莉;梅举;徐志云;崔勇;;左室室壁瘤所致多源室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诊断及外科治疗(附一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邓志勇 熊德福 徐化斌;安阳盈余多源于管理好[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2 张长浩 祁文运 杨菽向;“多源”范式[N];华北电力报;2004年
3 祁文运 杨菽向 张长浩;“多源”范式[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4 王龙 张雅斌;陕西建成多源预报信息综合显示系统[N];中国气象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张长浩 杨菽向 祁文运;“多源”范式[N];中国电力报;2004年
6 张建新;从多源交融到多元一体[N];学习时报;2001年
7 单平;CRM:拥有多源解决思路[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8 记者 李宁;“心病”大多源于青少年期[N];中国人口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钟泉 通讯员 周欣;我市一科研新成果国内领先[N];湘潭日报;2008年
10 黄振南;高屋建瓴 多源结构[N];广西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蕊;多源空间矢量数据一致性处理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2 李鹏;面向地质勘查的多源异构数据集成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3 潘放;通航桥梁船撞风险分析与规避措施研究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卉;无缝GIS相关理论与技术的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5 宁伟;非线性最小二乘测量平差与空间数据误差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6 程春泉;多源异构遥感影像联合定位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7 易正俊;多源信息智能融合算法[D];重庆大学;2002年
8 李学东;基于WEB的地学数据集成与发布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王惠亚;基于分类的复杂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10 王运锋;SAR图像与光学图像数据融合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冉向书;多源遥感图像融合及其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2 肖庆疆;基于GIS的多源地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D];长安大学;2003年
3 王晋强;基于应用模型的多源空间数据引擎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4 施建强;多源遥感图像数据与GIS集成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5 雷琳;多源遥感图像融合处理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6 孙雁;Internet环境下多源地理数据集成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李国胜;多源地理信息高精度纠正与配准的技术和方法[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8 刘剑;论对“360度绩效反馈”思想的正确理解与应用[D];苏州大学;2007年
9 王惠;多源遥感影像在目标图集制作中的应用[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1年
10 曹广真;多源数据融合在金矿成矿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157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015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