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木材无损检测仪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木材无损检测仪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林业大学》 2015年
基于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木材无损检测仪研究
徐磊
【摘要】:我国是木材生产大国,也是消耗大国,随着近几年森林资源的迅速减少,可用的木材资源也在快速萎缩。在木材资源总量有限的条件下,提高利用率就等同于增加了可用木材的总量,所以对木材进行无损在线检测,科学、合理的提高木材使用率就成为当务之急。本课题着眼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生产需求,利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无损检测技术的应力波检测法对原木内部的缺陷进行识别,旨在找出原木的内部缺陷,合理切削,提高其利用率。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1)木材无损检测方法的选择。针对国内外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对比筛选,最后选用应力波无损检测技术对原木内部的缺陷进行检测。(2)检测电路的设计。利用电荷式加速度(应力波)传感器接收近距离应力信号,利用电流式加速度(应力波)传感器接收远距离应力信号,经过各自的测量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将两路传感器接收到的应力波信号的时间差转化成为0~5V方波信号,供单片机采集处理。该方波脉冲宽度代表应力波在原木内部传播的时间,而该时间反应了原木的长度、材质以及缺陷。(3)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根据应力波的传输速度和传感器的要求,对各种类型的单片机、DSP、ARM系统的性能进行对比,选择适合本系统的MSP430F149主控制器,并设计了以MSP430F149为核心的应力波检测系统。(4)系统软件设计。在系统软件设计方面,上位机用TreeWin软件,同时结合数据存储技术、串行通讯技术,实现对下位机数据的接收、处理和存储,最终实现原木内部缺陷二维图像显示。并通过对原木内部缺陷部位解剖的测量,用matlab软件仿真内部缺陷部位解剖图,进行二者对比分析,校正仪器的测量精度。下位机软件中,以MSP430F149单片机为核心的应力波检测系统选用C语言编程,实现下位机数据的采集,以及与上位机的数据通信。本课题研究的木材无损检测系统,能够实时、可靠的对原木弹性模量进行测量,以及原木内部缺陷位置的检测,结合上位机呈现出内部缺陷的二维剖面图,为合理切削提供直观依据,从而提高了原木的利用率,实现对原木的优材优用,相对减少了对有限林业资源的采伐,间接的保护林业资源。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H87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锴;刘志国;刘刚;易龙涛;陈曼;彭诗棋;何佳霖;赵为刚;赵广翠;;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频响检测分析[J];测控技术;2014年09期
2 尚大军;段新芳;杨中平;;应力波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在木结构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J];世界林业研究;200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游祥飞;基于应力波二维图像原木内部腐朽三维重建的初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2 刘铁男;基于超声波活立木内部腐朽衰减成像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蓓敏;;单片机抗干扰处理技术的探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安宗权,汪云祥;PCB排版对提高单片机应用系统可靠性的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刘源;纪建伟;;一种灭菌新装置的设计及初步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7期
4 高明远;;网络型烟叶初烤温度控制器的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5 唐小平;;基于ATmega64智能路灯控制器的设计[J];兵工自动化;2009年05期
6 吴金城,孙冰,孙雪薇,张丽;智能化矿井胶带输送机综合安全保护系统[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张进明,白玉珍;十六点可燃性气体状态监测系统中数据获取的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8 张厚江;朱磊;孙燕良;王喜平;;古建筑木构件材料主要力学性能检测方法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9 欧卫斌;;基于专用芯片的单片机控制变频调速系统[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淮文博;;基于串行扩展技术的霍尔液位传感器[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巍;吕晓枫;李新;;计算机接口技术实验的改革与实践[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庄国涛;苏小光;;基于485接口的家用燃气热水器/两用炉测试台测试电路设计[A];中国城市燃气学会应用专业委员会20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唐文庆;种玉宝;龙晔;;基于Matlab的模糊PID连续挤压机主轴电机恒转速控制的仿真[A];自动化技术与冶金流程节能减排——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隋传国;;双容液体贮罐对象的Simulink仿真[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钟秀怀;;基于企业的质量业务数据集成和信息管理系统[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袁安平;张湜;姜珉;陈可泉;;支持向量机在丁二酸发酵过程建模中的应用[A];PCC2009—第20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张继辉;刘志刚;于钧;;浅谈单片机系统常用的软件抗干扰措施[A];2005第二届电子信息系统质量与可靠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昊;高建民;;纵向应力波在健康材中传播的影响因素[A];第六届中国木材保护大会暨2012中国景观木竹结构与材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2012橡胶木高效利用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吕巍;曲学楼;;微机接口技术实验的选题与实现[A];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戴俭;李鑫;钱威;常丽红;;古建筑木构件内部缺陷的应力波检测分析[A];第十届建构筑物改造和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工程质量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华东;冻结与非冻结木材中应力波传播速度规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2 苏建徽;光伏水泵系统及其控制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3 李东明;压电式及薄膜式电—气转换器技术与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4 彭环云;灌浆自动检测与记录关键技术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5 刚宪约;曳引电梯系统动态理论及动力学参数优化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马继杰;制动器惯性台架电模拟惯量性能和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肖金亮;中国历史建筑保护科学体系的建立与方法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8 钱江波;谐振腔介质微扰技术测量蒸汽湿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9 侯卫萍;基于OpenGL的应力波原木内部腐朽断层图像三维重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10 赵迎生;辅助制动和汽车主制动装置联合控制理论和方法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春鹏;基于GPS/GSM嵌入式车载防盗系统研究和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鲁艳;基于PJR-2X型喷浆机器人的开放式算法平台研究与设计[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赵昊;微测位移传感器在轮毂跳动量中的应用[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夫星;Modbus与CAN总线协议适配器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李宁;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低频治疗系统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6 崔涛;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汽车空气悬架控制系统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7 田健;基于USB总线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秦立冬;某型车载电台虚拟训练软件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吕永标;履带式摊铺机液压驱动系统仿真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10 孟祥斌;水表号码图像识别系统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筝,董芳华,陈晓,周宏,周建中;利用MATLAB实现CT断层图像的三维重建[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4年02期
2 戴澄月,刘一星,丁汉喜,濮安彬;木材强度超声检测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7年02期
3 杨学春,王立海;红松木材结构缺陷对应力波传播参数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王辉,常旭,高峰;井间地震波衰减成像的几种方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1年01期
5 魏明果,刘润泽,宋来忠;透射波成像最大熵方法研究[J];地质与勘探;2000年01期
6 冷元宝;工程CT技术在小浪底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1996年05期
7 王文德;地震CT技术及其在工程地质勘探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1997年04期
8 陈允适,刘秀英,李华,黄荣凤;古建筑木结构的保护问题[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05期
9 符瑜慧;李雪松;杨红;左进凯;;振动试验中加速度传感器的选择[J];环境技术;2009年03期
10 林晓梅,裴建国,牛刚,白昱;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方法的研究与实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振宇;土木工程的层析成像与广义反演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杨学春;基于应力波原木内部腐朽检测理论及试验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换过;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方法在复合材料结构损伤振动检测中的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2 黄靓;混凝土超声CT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3 彭直兴;地震波初至旅行时射线追踪正演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4 杨慧敏;基于能量法木材孔洞缺陷的超声定量检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林文树;应力波与超声波在木材内部缺陷检测中的对比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6 林松;医学断层图像预处理及三维重建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7 张希栋;主要测试条件参数对原木孔洞缺陷应力波检测效果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闫在兴;基于应力波原木内部缺陷二维图像重建的初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温加速度传感器[J];仪器仪表通讯;1972年05期
2 盛党红;高α值加速度传感器标定方法的理论探讨与分析[J];无损检测;1999年12期
3 ;一种汽车加速度传感器冷却系统[J];传感器世界;2014年02期
4 姚志昌,徐茂锋,杨志伊;振动用加速度传感器性能的测试与分析[J];中国设备管理;2000年05期
5 李立京,李醒飞,张国雄;利用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测量电梯运动特性[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1年06期
6 吴慧新,韩晓林;加速度传感器互易校准的新方法[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1年02期
7 张中平;微硅高g加速度传感器工艺研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2年04期
8 杨文硕;双岛五梁式微型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分析[J];计量学报;2002年03期
9 于桂臻,孟伟,任国晶;谐振梁在高量程加速度传感器非线性测试中的应用[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4年02期
10 周令,余小华,毕艳;微机械3031型加速度传感器特点分析及应用[J];电测与仪表;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代华;袁刚;赵艳;侯向红;;一种六维加速度传感器原理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杨文硕;杨利娟;刘传洋;;高频微加速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研究[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茅盘松;孟军;;微硅加速度传感器的发展[A];2000全国力学量传感器及测试、计量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4 王达明;袁丽冬;;加速度传感器在倾斜测量中的应用[A];2000全国力学量传感器及测试、计量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5 孙景峰;杨庆新;张闯;杨文荣;刘福贵;;磁流体加速度传感器外围电路的研究与设计[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杨文荣;杨庆新;孟红芳;陈海燕;刘素贞;;磁流体加速度传感器磁场的分析与设计[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苏丽娜;董金明;赵琦;;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计步器系统[A];全国第二届嵌入式技术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刘国文;薛旭;张承亮;万蔡辛;刘雪松;李丹东;;一种“三明治”加速度传感器研究[A];微机电惯性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惯性技术发展动态发展方向研讨会文集[C];2011年
9 彭泳卿;陈青松;邹江波;;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压膜阻尼分析与设计[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2)[C];2010年
10 钟秋海;张高明;李宪玉;;加速度作用下人体血容量数学模型辨识方法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寅虎;[N];中国电子报;2004年
2 卢庆儒;[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3 徐岩 编译;[N];电子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赵艳秋;[N];中国电子报;2010年
5 成都 温成宜 编译;[N];电子报;2013年
6 ;[N];中国电子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王荣;[N];中国证券报;2011年
8 记者 邰举;[N];科技日报;2007年
9 意法半导体大中国区模拟及传感器事业部技术市场经理 吴卫东;[N];中国电子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赵艳秋 冯晓伟 冯健;[N];中国电子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刚;六维加速度传感器的原理、系统及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张新;应变式三维加速度传感器设计及相关理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3 汪延成;仿生蜘蛛振动感知的硅微加速度传感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曾楠;光纤加速度传感器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5 王雷;数字智能三分量力平衡加速度传感器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6 张祖伟;基于声光效应的MEMS加速度传感器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7 张兆华;MOS环振式数字加速度传感器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8 赵双双;微光学集成的高精度MOEMS加速度传感器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吴宇;微纳光纤环MOEMS加速度传感器理论与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周敬然;加速度传感器ICP关键制作工艺及检测电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娟;基于跑道型谐振腔固支梁式加速度传感器的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付芳艳;高速公路防连环撞预警装置设计[D];郑州大学;2015年
3 徐磊;基于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木材无损检测仪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4 姚雪庭;摆锤式加速度传感器冲击校准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丁金玲;差分式双轴加速度传感器的系统仿真及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王小燕;三维加速度传感器优化设计及静动态特性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8年
7 丁冬生;六维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与标定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8 陈晓亮;差分电容式微加速度传感器稳定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朱振东;多晶硅纳米薄膜加速度传感器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10 邵宪辉;多路加速度传感器测试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木材无损检测仪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06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10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