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式站起运动康复训练机械结构设计及分析
[Abstract]:By establishing a biomechanical model of human motion, the standing trajectory of healthy human body is studied, and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of multi-degree-of-freedom arm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lower extremities is designed, and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are carried out. The angle changes of joints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body standing up are studied experimentally,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control of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equip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research and experiment of the biomechanical model of human exercise can provide an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the intelligent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method of lower extremities, and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designed in this paper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the environment.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light weight, less occupation and low cost. It is suitabl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duct popularization.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0113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1M500601) 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研究计划项目
【分类号】:TH78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坤;赵建琛;曹恩国;韩宣;;基于下肢动力学检测分析的站起康复训练机器人控制[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5年03期
2 刘坤;赵建琛;韩宣;;基于非侵入式虚拟传感方法的下肢关节运动学检测[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5年01期
3 刘翠华;张盘德;容小川;林楚克;李桂恩;邓红艳;;功能性电刺激同步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年08期
4 娄军强;魏燕定;杨依领;谢锋然;;空间柔性机械臂弯扭耦合振动的主动控制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14年03期
5 颜华;张惠佳;李惠枝;王益梅;郭春光;胡继红;周平秋;何金华;王晓娜;;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偏瘫型脑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年10期
6 张立勋,赵凌燕,胡明茂;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重心轨迹控制研究[J];应用科技;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鸿源;赵月飞;李翼;甘灏云;;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改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年16期
2 高潇;董施秋;王志婕;张玮凇;邢艳丽;武文鹏;;电芒针透刺治疗中风病(缺血性)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6年08期
3 邓晓青;滕新;古丽梅;王淑芬;廖亮华;潘洁;;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肌张力低下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年19期
4 娄军强;魏燕定;李国平;杨依领;彭文飞;;基于遗传优化算法的柔性机械臂抑振轨迹规划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6年11期
5 左文敬;覃蓉;王艳;龙亚君;范芬芬;刘璨;;踝关节被动运动仪治疗偏瘫型脑瘫患儿尖足的疗效分析[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年01期
6 郝淑芹;赵保礼;常丽静;邢军;王亚辉;;智能助行仪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年01期
7 仇爱珍;李新剑;杨忠秀;李之林;王冀平;袁焕侠;金鑫;;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痉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年36期
8 刘坤;叶明;李超;闫鹏飞;刘晋侨;;臂式站起运动康复训练机械结构设计及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年05期
9 孔艳英;刘丽伟;李馨;陈姝姝;;功能性电刺激对痉挛型双瘫型脑瘫患儿下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5年26期
10 李高卫;梅瑛;尹姣姣;;踝关节运动辅助矫正机构的结构设计[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翠华;张盘德;容小川;周惠嫦;陈丽珊;林楚克;李桂恩;武士龙;;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年12期
2 刘绮;肖灵君;燕铁斌;;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年08期
3 李惠枝;王跑球;张惠佳;王益梅;汤孟平;阳伟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痉挛型偏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年05期
4 张恩达;张玲;王峪;;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09年19期
5 史惟;杨红;廖元贵;朱默;王素娟;王艺;;1~6岁不同级别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的初步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09期
6 李志贤;白江来;平会坤;;肌电生物反馈对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08期
7 陈才;杨少华;洪芳芳;周远京;;运动学习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年07期
8 许晶莉;范艳萍;李林;;肌电反馈疗法对痉挛型双瘫患儿肌力康复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年12期
9 游国清;燕铁斌;Christina WY HUI-CHAN;;功能性电刺激改善脑卒中早期患者偏瘫下肢功能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年10期
10 燕铁斌;;积极推广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中枢神经损伤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秦有年;沈红斌;李先花;任家骏;;扭腰康复训练机的生物学研究及应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年09期
2 高宏;祁志生;盛泰斌;;手部关节康复训练装置控制系统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14年12期
3 谢彬;李笑;夏虹;关婷;;基于给定超前和位置补偿的PMA驱动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等速CPM控制[J];液压与气动;2012年09期
4 刘合荣;张建国;薛强;;多功能下肢康复训练辅具的结构设计及运动仿真[J];机械设计;2011年01期
5 安源,林淑娟,王强,徐圣普,罗致诚;电脑COPD康复训练呼吸机的研制[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97年05期
6 刘建华;高荣慧;王勇;杨科;;康复训练机器人脚踏位置的匀速控制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S1期
7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国荣;;偏瘫患者进行集体康复训练初探[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2 王成秀;杨凤翔;周建瑞;邹旭丹;;康复训练配合中药口服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疗效的影响[A];中国康复护理学术高峰论坛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孙卫;;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康复训练护理[A];全国第七届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屈亚萍;马兴建;朱琳;;早期踝关节康复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行走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会议指南[C];2010年
5 冯建华;;偏瘫患者回归家庭康复训练几点措施[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李岚;;康复训练对老年痴呆患者疗效的对照研究[A];全国第11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郑洁皎;;策略性靶向康复训练技术预防跌倒的实践推广[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老年医学与康复学术大会资料汇编[C];2012年
8 潘治昌;黄林丽;;儿麻手术与康复训练[A];全国首届康复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9 刘昆;;制动与运动、康复评价与康复训练的研究进展[A];第六次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王红;郝鞍莉;李桂珍;;轮椅技法在颈损患者康复训练中的临床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丹;美国:“康复训练营”治疼痛,好受不贵[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李丹;美国“康复训练营”治疼痛“疗”有所值[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3 记者 沈洁邋通讯员 姚莹;康复训练:给残疾儿童以爱和信心[N];嘉兴日报;2007年
4 徐灿;开始实施康复训练[N];人民公安报;2007年
5 刘云涛;康复训练和你我健康紧相连[N];中国医药报;2008年
6 记者 高加平 吴勇 通讯员 王蓉 实习生 刘楠;400多残疾儿接受免费康复训练[N];泰州日报;2008年
7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崔寿昌;截肢后康复训练提早做[N];健康报;2013年
8 记者 俞艳婷;康复训练帮残疾人重新“站起来”[N];嘉兴日报;2008年
9 陈亚伟;减轻残障 非康复训练不可[N];人民政协报;2007年
10 山东省济南市工人医院 张乾;中风后康复训练从“0”开始[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彦钊;基于sEMG信号的上肢自主康复训练动作模式识别[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李峰;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主动控制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4年
3 刘宏伟;“体用通和”康复训练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婷;基于COP的人体平衡能力交互训练游戏设计[D];河北大学;2015年
2 高栋;虚拟互动运动康复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梦醒;针刺联合丰富康复训练对脑缺血大鼠Nogo蛋白及其受体的影响[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刘启;针刺联合丰富康复训练对脑缺血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及NGF、BDNF表达的影响[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贺琨;电针翳风、夹廉泉为主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李燕文;基于体感技术的人体运动康复训练平台设计与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7 朱云龙;体能康复训练理论及应用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4年
8 冯超;面向康复训练的移动式健康信息监控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9 赵建琛;基于人体运动的下肢康复智能训练机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韩贞贞;家用老年人肢体康复训练产品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68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168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