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原子力显微镜力曲线研究炭黑表面吸脱附力

发布时间:2018-08-28 14:16
【摘要】: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对普通炭黑N220、N330、N550、N660和高结构炭黑N115、N234、N347等7种炭黑进行扫描并绘出相应的力曲线,依据力曲线数据得到这7种炭黑的平均吸附力和脱附力值。除了炭黑N115的吸附力较大,平均值为4.718 n N外,其他6种炭黑的吸附力差异不大且其值都小于1 n N。炭黑表面活性集团的活性不同导致不同炭黑之间的脱附力值差异较大,脱附力平均值最大的炭黑N660与脱附力平均值最小的炭黑N220之间差异有8倍之多。总体而言,高结构炭黑的脱附力平均值较大且活性集团分布较为集中。普通炭黑的脱附力平均值除N660外都较小,表面活性集团分布也较为分散。
[Abstract]:Seven kinds of carbon black (N220N330N550N660 and N115N234N347) were scanned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and the corresponding force curves were drawn. According to the force curve data, the average adsorption force and desorption force of the seven kinds of carbon black were obtained. Except for the adsorption of carbon black N115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4.718 n 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other six carbon black species and the values of the other six carbon black were less than 1 n N. The difference of desorption force between carbon black N660 with the largest average desorption force and the carbon black N220 with the lowest average desorption force is 8 times more than that of carbon black surface active group. In general, the average desorption force of high structure carbon black is higher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active clusters is more concentrated. The average desorption force of common carbon black was smaller except N660,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urface active group was also dispersed.
【作者单位】: 四川理工学院材化学院;
【基金】:四川理工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B20306)
【分类号】:O613.71;TH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元元;郭丹;;聚苯乙烯纳米微球单层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力学性能的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10年02期

2 杨谦;孙润广;;红细胞膜弹性特性的AFM力曲线测量[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8年11期

3 魏阳杰;吴成东;董再励;;基于AFM偏转信号的下压效应补偿及样品表面特性测量方法[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1年09期

4 邓毅;炭黑表面的纳米结构对橡胶的补强作用[J];轮胎工业;2003年07期

5 朱永康;;炭黑的应用研究进展[J];橡塑技术与装备;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仿军;彭林峰;李兆龙;;NBR/PVC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研究及应用[J];工程塑料应用;2010年12期

2 李静楠;郭丹;王元元;;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纳米抛光颗粒的摩擦力测量方法[J];中国表面工程;2012年02期

3 丁永霞;孙全梅;马玎;李静;吕志珍;张幼仪;韩东;耿力;;宫颈上皮脱落细胞的微尺度力学性质及形貌学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2011年03期

4 张小飞;孙润广;郝长春;杨谦;赵琰;;PVP修饰脂质体的形貌及力学特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2年08期

5 陈晰;桂红星;陈涛;;碳酸钙晶须/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J];广东化工;2013年11期

6 胡小玲;刘秀;李明;罗文波;;炭黑填充橡胶超弹性力学性能的三维有限元模拟[J];固体力学学报;2013年S1期

7 魏绪玲;付含琦;郑聚成;龚光碧;刘燕萍;梁滔;;橡胶补强填料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14年02期

8 马斌;王作斌;;原子力显微镜在细胞力学特性研究中的进展[J];微纳电子技术;2014年09期

9 孟春财;陈建;张敬雨;金永中;伍雅峰;;炭黑对橡胶增强机理的研究现状[J];合成橡胶工业;2012年02期

10 刘建国;;试述炭黑的生产、应用现状及趋势[J];化工科技市场;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苏会永;姜建华;朱源泰;曹卫国;王万兴;;炭黑改性制备防砂控水材料[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杨;核壳结构SiO_2/CeO_2、PS/CeO_2复合微球的可控合成及其CMP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2 刘晓;节能型SSBR的分子结构及其纳米增强材料的设计、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3 王雷;节能型轮胎胎面胶料的结构与性能及防静电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4 张素风;芳纶纤维/浆粕界面及结构与成纸性能相关性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磊磊;膨胀石墨在聚合物中的分散及其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6 曹杨;磁性补强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7 孙雪;火焰气相沉积法制备二氧化钛复合纳米颗粒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胡小玲;炭黑填充橡胶黏超弹性力学行为的宏细观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9 赖添茂;基于接触几何的微纳米尺度下的粘着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秀娟;导电性纳米颗粒的分散与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苏会永;控水防砂材料的研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牡;姜黄素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杨增杰;新型轮胎胶-NR/ENR/SiO_2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5 艾军伟;改性淀粉/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凌维丰;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乙烯丙烯酸酯橡胶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于淼;癌细胞纳米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杨嘉;震后重建期高微生物污染原水的分布氯消毒处理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吴志超;AFM球形针尖的制作及癌细胞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刘俊;苄叉丙酮Mannich碱的合成及缓蚀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何进,陈星弼,杨传仁,王新;直接键合硅片的亲水处理及其表征[J];半导体技术;1999年05期

2 史立秋;张顺国;孙涛;闫永达;董申;;AFM的纳米硬度测试与分析[J];光学精密工程;2007年05期

3 杨谦;孙润广;;红细胞膜弹性特性的AFM力曲线测量[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8年11期

4 田孝军;王越超;董再励;席宁;;基于AFM的机器人化纳米操作系统综述[J];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5 田孝军;王越超;席宁;董再励;童兆宏;;SWCNT的脉冲气流定向排列及AFM操作[J];科学通报;2008年02期

6 李炜东,李大为,莫定英,陈志宏;低滞后炭黑在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J];轮胎工业;2001年02期

7 朱永康;;沉淀白炭黑和炭黑补强橡胶的新方法[J];橡塑资源利用;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斌;原子力显微镜在多糖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食品科学;2005年04期

2 陈莹莹;孙润广;王博;张明;;质膜微囊的分离及原子力显微镜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年12期

3 李学锋;李维敏;吴文婷;胡海峰;;原子力显微镜对材料表面微摩擦性能研究进展[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07年04期

4 张晓清;刘泽华;双金玲;杨志岩;;棉浆纤维表面的原子力显微镜表征[J];纸和造纸;2008年01期

5 王宝玉;何北海;李军荣;孟云兰;;原子力显微镜在制浆造纸研究中的应用[J];造纸科学与技术;2010年04期

6 蔡素梅;林炜;;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及其在皮革学科中的应用[J];中国皮革;2011年15期

7 贺祯;侯艳超;周璇;殷海荣;;原子力显微镜在纳米材料研究中的应用[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8 张改梅;陈强;何存富;鲁建东;袁玮;;基于超声原子力显微镜的检测技术及应用研究[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2年03期

9 ;原子力显微镜[J];广州化学;2013年02期

10 任晓荣;孙腾;;在仪器分析课中开设原子力显微镜实验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3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褚明福;肖洒;邹乐西;仲敬荣;任清波;;金属铀氧化的拉曼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在线研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8年版)[C];2009年

2 孙全梅;陈佩佩;陈龙;吴承东;杨焕杰;韩东;;原子力显微镜在微循环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循环2009学术大会会议指南及论文摘要[C];2009年

3 钱建强;李渊;华宝成;李英姿;;火星探测原子力显微镜几个关键技术的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863计划“深空探测与空间实验技术”重大项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晓东;纪小龙;;透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细胞看病理学科发展[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5 杨金涛;徐文东;;原子力显微镜系统中的光点跟踪设计[A];上海市激光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胡庆泉;陈立群;;原子力显微镜微悬臂梁非线性振动分析[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7 宋维旭;赵晓云;伍津津;朱堂友;杨桂红;;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对不同类型胶原蛋白与细胞粘附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丁海涛;;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联用对活细胞的相关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9 纪星涉;魏焕萍;单云官;;原子力显微镜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黄水花;黎全;黄云;杨开勇;刘贱平;;原子力显微镜实验教学方法探索[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09年全体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创文;本原纳米仪器公司承担863课题[N];科技日报;2008年

2 辛 力;碳纳米管被“激光镊子”牵鼻走[N];大众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思田;计量型原子力显微镜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周娴玮;原子力显微镜成像与纳米操作控制的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窦建华;原子力显微镜针尖-表面相互作用分子动力学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胡庆泉;原子力显微镜动力学行为分析[D];上海大学;2007年

5 杨春来;超声振动原子力显微镜成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6 董晓坤;高速原子力显微镜的成像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7 张冬仙;原子力显微术的新方法研究及新型原子力显微镜系统研制[D];浙江大学;2004年

8 刘颖;细胞与亚细胞层面上对稳恒磁场—抗癌药物联合效应的AFM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潘勇;原子力显微镜在人工磷脂双分子层、膜蛋白和成纤维细胞的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10 王楠;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在纳米尺度上研究蛋白质的力电效应[D];重庆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晓凤;电化学原子力显微镜的研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邱晗;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纳米梁谐振器振动特性的测试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原剑;大扫描范围原子力显微镜的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6年

4 张涛;原子力显微镜在材料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李阳;液桥对原子力显微镜成像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6 陈莹莹;质膜微囊的分离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及体外模拟的初步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英飞;新型数字式原子力显微镜的研制与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刘晗;原子力显微镜扫描量子点的微悬臂动力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9 张虎;液相型原子力显微镜的研制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刘坤;原子力显微镜定位系统控制策略及误差补偿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09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209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e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