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腹腔镜手术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图文】:
术训练系统的设计思路2.1.1训练器结构功能以及任务模块的设计腹腔镜手术训练器外形设计以人因工程学为基础,首先根据30个成年人腹部表面尺寸,获得重要标记点之间的距离[2];同时考虑腹腔镜临床手术操作过程中,气腹形成后腹壁的扩张程度约为正常情况下的1.2倍[3-4];以及为确保腹腔镜手术操作效果,手术器械在箱体内外的长度比值(I/E)应在1:1和2:1之间,尽量接近1∶1[5]。根据以上信息确定训练器的轮廓尺寸和脐部(单孔)的位置。腹腔镜手术中器械操作孔和腹腔镜放置孔的位置非常重要,其关系到图1所示的5个重要角度的大小,进而与腹腔镜手术的操作时间和操作效果密切关联。Hanna[6]和Meng[7]的研究指出,当操作角(图1A)为60°,仰角(图1B)在30°~60°之间,且腹腔镜与任一器械所成的方位角(图1C)相等时,腹腔镜手术所需要的操作时间最短,完成手术效果最佳。腹腔镜的光学轴心与手术器械平面(opticalax-isoftheendoscopeandtheinstruments'plane,OAIP)的夹角(图1D)决定了医生从显示器上观察到的手术器械如何进入手术操作区域。研究表明当腹腔镜的光学轴心与手术器械平面相平或位于其上时,显示器上显示手术器械从操作者同侧进行手术操作区域,且当OAIP角在0°~15°时,体内缝合打结任务表现成绩最优异[8]。此外,内窥镜的光学轴心与操作任务平面(opticalaxis-to-targetview,OATV)的夹角(图1E)也会对任务操作的效果造成影响,研究表明OATV角的最佳度数为90°[5]。根据以上5个重要角度确定训练器上手术器械和腹腔镜的入口位置。图1腹腔镜手术中的操作角(A)、方位角(B)、仰角(C)、OAIP角(D)、OATV角(E)Fig1Manipulationangle(A),,azimuthangle(B),andelevationangle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第35卷部。除此之外,台车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可放置训练器、内窥镜系统、手术器械、能量发生器等;台车高度可调节,且台车可自由移动,并带有刹车安全配置。根据以上信息对训练系统台车进行结构设计。图2腹腔镜手术中医生的最佳操作姿势(A)与显示器、手术台的最佳位置高度(B)Fig2Theoptimaloperationposture(A)andtheopticalpositionheightofmonitor,operationtable(B)2.1.3训练系统的扶镜器设计目前市面上的腹腔镜手术训练器中大多使用数字摄像头代替腹腔镜,但考虑到摄像头存在的影像滞后问题,本研究设计的腹腔镜手术训练系统使用内窥镜系统,同时考虑到术者进行训练时需要扶镜的助手,本系统另外设计有扶镜器。对扶镜器的设计要求是一端固定在台车,一端用于固定腹腔镜,并要求当腹腔镜固定在扶镜器时,可任意调节腹腔镜的观察视野。因此,采用能完成三维运动和旋转运动,且当空间任意运动完成后又能保持运动终止时空间位置的机械臂结构。2.2腹腔镜手术训练系统的组成本研究所设计的腹腔镜手术训练系统(上海世恒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由腹腔镜手术模拟训练器、台车和显示器以及扶镜器组成。见图3。2.2.1训练系统的训练器根据测量的30名成人腹部表面尺寸及腹腔镜手术中人因工程原则最终确定训练器的尺寸为480mm×360mm×240mm,训练器的上盖表面形态采用与气腹形成后的腹部相似弧面以及参考蛋的外形,使其更好地模拟气腹状态,给医生更直观的术中感受。另外,训练器的上盖两侧采用凹凸的波浪状的纹理,起到防滑作用,使得上盖的开合更为便捷。图4A是训练器的外形展示。训练器表面首先设计了2个用于多孔腹腔镜手术训练的操作孔,孔的位置使得器械满足手术中的最佳角度。由于训练任务处于视野中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世恒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5345)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TH77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郭航琦;;医疗手术设备管理——浅谈腹腔镜手术设备和器械的管理办法[J];科技广场;2007年08期
2 刘桂平;陈爱枝;;腹腔镜手术设备及器械的正确使用和保养[J];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19期
3 马金盛;赵旭;花瞻;姚力;程志强;庄达民;;腹腔镜手术剪数学模型及手持稳定性[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1年03期
4 万正东;吴明灿;乔楠;李永勤;杜天幸;;简易腹腔镜及常见手术训练模型的制作与设计[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1期
5 易旦冰;;腹腔镜手术器械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管理方法探讨[J];广西医学;2006年01期
6 毛静熙,陈训如,李永堂,李志炎;自制腹腔镜手术冲吸管[J];人民军医;1996年12期
7 历延明;;腹腔镜专用纱布装置的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2011年11期
8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冰梅;;腹腔镜手术严重并发症4例分析[A];纪念卓越的人民医学家林巧稚大夫诞辰100周年——全国妇产科高级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1年
2 刘延红;;论如何提高腹腔镜手术配合的素质[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3 王莉;曾俊;胡爱玲;;不孕患者在腹腔镜手术中的护理体会[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刘彦;;妇科腹腔镜的应用进展[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徐开红;;腹腔镜手术的发展与争议[A];2008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于秀荣;董薪;;微创腹腔镜手术物品管理探讨与对策[A];中华护理学会第16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大会资料[C];2012年
7 叶宇齐;万贵平;王佩娟;倪勇艳;;高龄患者腹腔镜手术分析[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大会论文及摘要集[C];2012年
8 谢云霞;;腹腔镜手术专业化管理的实施及体会[A];2012年河南省现代手术室护理安全暨管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金秋霞;;腹腔镜手术的配合[A];第二十二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五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10 封娟;秦大蓉;;输卵管壶腹部妊娠(17周孕)破裂出血腹腔镜手术治疗1例[A];海峡两岸·妇科不孕不育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唐闻佳;微创腹腔镜手术步入3D时代[N];文汇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李颖;微创腹腔镜手术领跑者[N];科技日报;2013年
3 罗刚;腹腔镜手术也须准入[N];健康报;2006年
4 米玉霞邋李自立;岷阳卫生院开展腹腔镜手术获成功[N];定西日报;2007年
5 陆丽华 罗来敏;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怎样[N];家庭医生报;2005年
6 特约记者 宋琼芳;腹腔镜手术有了“3D版”[N];健康报;2012年
7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主任 黄健;腹腔镜手术 3D版更安全[N];健康报;2013年
8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教授 王秋生;胸腹腔镜手术 病人医生“双赢”[N];健康报;2000年
9 冯立中 杨修文;17天的小宝宝接受腹腔镜手术[N];健康报;2004年
10 刘 彦;老年妇女腹腔镜手术面面观[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旭;腹腔镜手术数据综合查询系统的建立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2 李雅钗;腹腔镜手术对良性妇科疾病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3 李东亮;腹腔镜手术对血液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0年
4 陈旭;各种腹腔镜手术方法对大鼠系统免疫功能及腹腔和血液pH值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5 王文杰;妇科腹腔镜手术129例临床观察[D];吉林大学;2005年
6 钟树林;妇科腹腔镜手术临床应用价值及相关并发症分析[D];汕头大学;2011年
7 高影茜;中药联合腹腔镜手术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临床疗效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8 陈丽妮;不同成分液体对腹腔镜手术病人血糖变化影响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9 秦枭;术中输注氨基酸对全麻下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体温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10 宋冬梅;腹腔镜手术不同充气腔隙二氧化碳吸收的比较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31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531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