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用于金属结构件测量的单线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2020-05-29 15:41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光学领域的不断的发展,工业上三维测量领域的测量方式也越来越多,从传统的机械式测量方法到现在多使用计算机视觉等光学三维测量方法对物体进行三维尺寸的测量。光学三维测量方法由于不会与物体发生表面接触,使得物体表面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较小,并且其测量速度快,结构较简单,价格适中,最重要的是精度较高,在各个方面都能满足工业测量的要求,因此,它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工业制造、缺陷检测、质量检测、生物医学、智能机器人等领域都有较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本论文选用光学三维测量方法中结构简单、系统易于搭建且精度较高的测量方式单线结构光三维测量方法搭建测量系统,由选定的测量方案设计了各器件的安装结构,通过计算得到该系统的测量范围以及预估测量精度。接着使用圆点标定板在图像处理软件中完成了对测量系统的标定,包括相机标定、光平面的标定和运动位移标定;对拍摄到的激光光条使用灰度重心法进行激光光条中心线的提取,结合标定时确定的二维图像坐标和三维坐标的转换关系,分析处理一系列物体表面光条图像,完成物体表面的三维重建;由表面三维重建结果得到物体的Z坐标图像,分析该图像上的特征点得到所需的高度测量结果。本论文首先对不同高度的标准高度块进行高度的测量,得到本系统的测量误差范围并通过标准块的测量验证了本系统的测量范围;最后对目标物体进行表面三维重建,得到其5个特征位置的高度值,结合标准高度块的测量结果使用不确定度对其进行精度分析并对最后的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H74;TP39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赞赞;;结构光技术解析及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8年11期

2 戴诚铭;;多结构光测量技术的应用分析[J];数码世界;2016年12期

3 瞿丹;周莉萍;徐龙;陈良洲;干江红;;一种新型近似无衍射栅型结构光及其实现方法[J];光电工程;2010年09期

4 王宇超;杨旭波;曾亮;;一种新的不可见结构光算法[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26期

5 林帅;宋展;陈寅;吴彤;程志全;;使用白色结构光编码的三维几何发型重建[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7年04期

6 朱真;杜轶诚;秦绪佳;陈胜男;;结构光条纹图像分割方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6年08期

7 陈至坤;徐傲;王福斌;王一;;基于单目视觉和圆结构光的目标姿态测量方法[J];应用光学;2016年05期

8 吴志伟;;棱镜组产生宽区域近似无衍射栅型结构光[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5年04期

9 王颖;张圆;;一种基于平面靶标的圆结构光标定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3年S1期

10 王飞;周富强;;一种基于光纤传像束的可编程结构光投射器的设计[J];光电技术应用;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海华;王震;廖文和;戴宁;程筱胜;;一种新的基于结构光的三维测量模型[A];中国几何设计与计算新进展2007——第三届中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7年

2 黎明;冯华君;徐之海;;一种基于光强信息的结构光图像轮廓提取方法[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单俊;熊震宇;邱元棋;薛诚;;基于多视觉的焊缝结构光图像处理与特征提取方法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S05机器人与自动化[C];2013年

4 李春艳;范生宏;王立;卢欣;陈继华;;月球车结构光视觉系统标定方法研究[A];第二十三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刘志健;金施群;卢荣胜;;无畸变结构光投影仪的标定[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史玉升;李中伟;钟凯;王从军;;基于数字光栅投影的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A];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7 史玉升;李中伟;钟凯;王从军;;基于数字光栅投影的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8 张广军;贺俊吉;;基于圆结构光的内表面三维视觉检测模型[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9 熊耀阳;陈晓波;孙健;张富强;习俊通;;结构光投影面部三维测量系统的精度研究[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10 贾建长;李h,

本文编号:2687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687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f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