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貌与边缘复合测量探头系统
【学位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H74
【部分图文】:
线性区间测量阶高,通过更换物镜数值孔径可扩大测量范围。同时,该探头系统具有测量重复性好、测量速度快和成本低等优点。1.2 研究现状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如激光三角测量法,测量范围较大且对待测表面要求不高[11];白光干涉测量技术,由于使用非相干光源,此技术需要设计微调装置,可重建物体表面形貌[12];共焦显微测量技术,主要结构由共轭成像系统组成,当被测器件表面与探测表面位置共轭时,打在探测器上的光点最小、能量最大,此技术在生物测量领域内广泛应用[13][14];全息干涉测量技术,它对被测器件的工作环境,如负载、温度和压力等没有严格限制,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灵敏度[15];散斑干涉法,激光照射在粗糙表面发生折射,形成亮斑与暗斑,通称为散斑,分析这些散斑就可以检测出被测器件表面各点的位移[16]。针对不同的测量场合和测量需求,应选用合适的测量方法以达到测量目的。下面主要介绍非接触式探头和仪器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图 1.2 利用驻波干涉模型测量原理图2 The standing wave interference model measurement principle 在上面的基础上,日本 Yasuhiro Takaya 等人为了测量了基于驻波模型的光学干涉测量技术,激光捕获的散形成驻波干涉模型[18]。使用的 8 m 测球处于动态平衡换为微球的往复运动。并通过高精度光滑表面的轮廓可行性,测量分辨力优于 10 nm,最大可测量范围 2。
图 1.2 利用驻波干涉模型测量原理图1.2 The standing wave interference model measurement principle di,在上面的基础上,日本 Yasuhiro Takaya 等人为了测量出了基于驻波模型的光学干涉测量技术,激光捕获的散可形成驻波干涉模型[18]。使用的 8 m 测球处于动态平衡转换为微球的往复运动。并通过高精度光滑表面的轮廓其可行性,测量分辨力优于 10 nm,最大可测量范围 25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凌茂真;张兴;高传顺;张鎏;季万涛;;高稳定性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路的设计[J];半导体光电;2014年05期
2 李勇;吴奎;卢荣胜;董敬涛;;Linnik白光干涉仪自动对焦及光程差最小化[J];光电工程;2012年11期
3 李菁辉;张琥杰;周申蕾;冯伟;朱俭;林尊琪;;空间滤波器小孔对谱色散匀滑使用效果的影响[J];光学学报;2010年03期
4 谢勇君;史铁林;刘世元;吴健康;;利用Linnik显微干涉技术测量微结构动态特性[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9年04期
5 王海珊;史铁林;廖广兰;刘世元;张文栋;;基于干涉显微原理的表面形貌测量系统[J];光电工程;2008年07期
6 崔铮;;微纳米加工技术及其应用综述[J];物理;2006年01期
7 张红霞,张以谟,井文才,周革,李岩;检测微表面形貌的Mirau相移干涉轮廓仪[J];天津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8 陈翼翔,薛大键,程波涛,陆璇辉,王育竹;半导体激光器稳频技术的发展动态[J];激光与红外;2005年01期
9 郭彤,胡晓东,栗大超,胡春光,胡小唐;显微干涉技术在MEMS动态测试系统中的应用[J];微纳电子技术;2003年Z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董敬涛;Linnik偏振白光干涉微纳测量的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2 程方;纳米三坐标测量机测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向萌;微纳米三坐标接触式探头优化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2 田宇;反射表面三维形貌的测量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3 张珂;可视化非接触式探头的研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4 程伟林;偏振相移显微干涉超精表面形貌测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常红;基于白光扫描干涉术的微结构大范围表征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方吉光;三维微表面相移干涉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16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816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