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基于电磁超声的金属板测厚系统研制

发布时间:2020-09-19 20:19
   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发展,金属板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在板材生产过程中,厚度是重要生产指标。需要对生产线不断监测所生产板材的厚度是否符合要求,一旦监测厚度值与标准值发生偏离,要及时修改生产设备的参数,最终生产出高质量、高指标的金属板材。在金属板使用过程中,由于存在不断地冲击、挤压、摩擦、自然老化等原因,实时监测板材的厚度十分重要,不仅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降低生产安全的威胁性。电磁超声检测技术具有非接触、无需耦合剂、适用于高温等复杂环境检测等优点,逐渐在工业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对电磁超声金属板测厚系统研究,完成板材厚度的精准测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电磁超声测厚问题,研究电磁超声检测技术和电磁超声换能器基本原理,对洛伦兹力和磁滞伸缩力机理的电磁超声换能器激发超声波过程进行数学模型的推导,并给出对应边界条件。对电磁超声测厚基本原理进行分析,推导电磁超声测厚公式,研究固体中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设计激发横波的电磁超声换能器。根据电磁超声测厚激励的高功率、高压、高频脉冲需求,设计电磁超声测厚激励硬件,针对电磁超声测厚回波信号特点,设计电磁超声测厚接收硬件,分别用虚拟电子实验室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验证电路设计正确性。研究线间距和激励频率对测厚回波信号影响,搭建实验平台,得出多组测厚回波信号,采用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分别对不同厚度铝板的回波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去除噪声提高信噪比,利用抛物插值法提取相邻峰值对应时间差计算厚度值,并进行误差对比分析。在不同厚度的铝板中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电磁超声测厚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能够满足测厚系统需求。原始测厚信号虽然比较明显,但是回波信号噪声较大,尤其激励脉冲比较杂乱,而且对后续回波有较强影响,造成前两个回波波形没有在同一水平线上,严重影响测量精度。经过EMD处理后的信号,回波信号噪声较小,激励脉冲界限清晰,所有回波在同一水平线上,信号线较浅,可视性提高。抛物插值法能够准确提取回波峰值点信息,精确提取相邻峰值点对应时间差来提高测厚精度。EMD算法与抛物插值法相结合为电磁超声无损检测数据处理领域提供参考。
【学位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TH87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立为;潘磊;;医用超声探头维修新手段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09年05期

2 王全玉,刘孟江;浅谈超声探头的使用维护与安全[J];医疗设备信息;2003年09期

3 Bindal VN;苏光郡;;应用应变仪技术的医用超声探头声功率测量[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81年02期

4 李竞武;超声测位仪表──过程检测用超声仪表介绍之一[J];声学技术;1984年02期

5 宗泰;;可消毒的超声探头[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89年02期

6 陈继志;;空气耦合超声探头[J];轻合金加工技术;1974年06期

7 ;多浦乐在国内率先推出多种特殊超声探头[J];无损探伤;2009年01期

8 王文斌;郭佳林;他得安;左汉锋;;超声表观积分背散射系数评价新生儿骨状况的可行性研究[J];声学学报;2012年02期

9 牛凤歧;超声仿真模块系列产品介绍[J];应用声学;1988年04期

10 ;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超声探头简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纯西;王琦;刘俊;张寒冰;包梅芳;陆月华;何海波;杜建龙;;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体会[A];2009年西部麻醉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恒岩;;线阵超声探头使用的七种手法[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刘畅;云鹏;范宇潇;郭大同;丁立;;医疗超声探头的人因工程学设计[A];2011年空间生命与生命起源暨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吴纯西;王琦;刘俊;张寒冰;包梅芳;陆月华;何海波;杜建龙;;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体会[A];2009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丁明跃;安然;邹丹霞;;三维超声探头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6 宋健宁;;从大影像看超声技术的发展[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7 张卫兴;王爱忠;;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黄凯;他得安;王威琪;;超声背散射信号频谱与骨微结构的相关性研究[A];2009年度全国物理声学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马秀梓;张化鹏;孙润广;;超声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存活率影响的实验研究[A];2012'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Ⅱ)[C];2012年

10 马龙举;曹汉华;许艳丹;黄同庆;徐静静;马金强;;超声引导下深静脉血透导管置入术的临床应用[A];2012年浙江省肾脏病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陆春华;新超声探头监控宇航员视力损伤[N];科技日报;2012年

2 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 董宝玮;超声已是今非昔比[N];健康报;2001年

3 本报编辑 温雅歆 黄凯 由己;规范超声医学应用应提速[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江西 高福光;迈瑞M5彩色多谱勒B超仪无图像故障检修一例[N];电子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孟昭辉;超声—臭氧溶胞回流AAO工艺效能强化及剩余污泥产氢[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2 吕发勤;超声评价上腔静脉阻塞价值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3 杜宏伟;生物医学超声中若干非线性问题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 朱颖;生物组织黏弹性信息的超声定量测量方法研究[D];深圳大学;2015年

5 任新颖;肿瘤热疗中组织温度场测量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6 石建军;超声电化学合成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分析应用[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海滔;无线便携式三维超声成像系统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伟;超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体外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5年

3 韩俊马;超声和激光结合的实时在线测流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肖磊;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成像关键技术的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5 李如阳;接触式超声在机自动测厚系统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王晨光;电磁超声移动扫描装置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7 胡明良;基于CAE技术的超声探头外壳注塑模具设计[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8 程东群;超声下外侧入路星状神经节阻滞图像、效果、及并发症探讨[D];苏州大学;2016年

9 何梅洪;基于超声的复合材料构件疲劳损伤检测与评价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10 邓超然;电磁超声Lamb波与缺陷交互作用及铝板高精度检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22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822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7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