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质子治疗束流输运系统光路设计及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0 13:05
   作为一种经典的肿瘤物理治疗手段,放射治疗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放射治疗通常采用光子或者电子射线,其剂量分布在进入人体后呈指数趋势迅速衰减,针对深层肿瘤治疗存在一定局限性。质子束在刚进入人体的过程中剂量释放很少,但到达射程终点时能量全部释放,形成所谓的Bragg峰,可将病灶周边组织的损伤降到最低,因此在剂量分布上具有突出的精准治疗优势。质子治疗系统集成了粒子加速器、医学物理、电气工程、机械工程、自动控制、医学影像等多学科领域前沿技术。基于回旋加速器的质子治疗装置具有占地面积小、可输出连续束流等优点,是当前国际上一种主流方案。但由于回旋加速器输出能量固定,需要在束流输运系统中配置一套能量选择系统实现能量调节功能,以治疗不同深度的肿瘤。在基于超导回旋加速器的质子治疗束流输运系统设计中,关键问题有:1)能量选择系统设计需同时实现能量调节、束流发射度调节和能散度控制等功能,束流参数满足临床需求;2)束流光路设计需考虑束损控制、校准磁铁与束测元件布局等问题;3)需进行完备的束流传输效率计算,并通过流强调制使得等中心点束流满足临床要求;4)通过束流光路设计,优化束线磁铁种类和数量,降低成本。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包括:(1)基于回旋加速器固定能量的输出特性,结合治疗端的束流参数需求,对整体束线布局和光路设计进行了介绍。主要研究了旋转机架段和周期传输段所采用的1:1镜像光学和完全镜像光路设计方案。配合机架束线入口段的准直器,1:1镜像光学设计可显著提高机架等中心点处束斑尺寸的稳定性。(2)能量选择系统的核心功能是完成大范围能量调制,并且控制降能后束流的发射度和能散度。本文对能量选择系统中的发射度选择部件和能散度选择部件进行了详细的物理设计和束流跟踪计算。最终能量选择系统可实现能量70-240 MeV范围内连续可调,束流发射度5πmm-mrad、7πmm-mrad、10πmm-mrad可调,束流动量分散度0.3%、0.5%可调。(3)针对不同能量下能量选择系统传输效率差别大的问题,提出了输运线上流强调制的方案。通过扩束加准直的方式减小高能段的传输效率,从而降低流强动态比。本文以7πmm-mrad为例,给出了一套完备的流强调制设计计算结果,其中包括扩束方案设计、传输效率计算和下游束流光学匹配。最终流强动态比可控制在10以内,满足临床治疗要求。(4)本文对束线上所需的四极磁铁样机进行了详细的物理设计、磁场计算与端部优化,最终磁场分布满足设计指标要求。针对物理设计,开展了初步的工程设计。
【学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H77
【部分图文】:

特性图,Bragg峰,带电粒子,特性


图 1.1 带电粒子的 Bragg 峰剂量分布特性使射线粒子能够运用于临床治疗,物理师还必须对带电粒子的能量分布其 Bragg 峰深度曲线上高剂量区的平坦部分刚好覆盖肿瘤的纵向长度。布曲线就是常提到的扩展 Bragg 峰(spread-out Bragg peak),简称 SO所示将具有 SOBP 特性的质子束同光子剂量分布进行对比。对于质子束的细胞只受到可控的剂量,并且可通过多照射野的方法进行优化。肿瘤胞几乎没有剂量,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13-14]。

剂量分布,剂量分布曲线,光子,质子


图 1.1 带电粒子的 Bragg 峰剂量分布特性线粒子能够运用于临床治疗,物理师还必须对带电粒子的能量ragg 峰深度曲线上高剂量区的平坦部分刚好覆盖肿瘤的纵向长线就是常提到的扩展 Bragg 峰(spread-out Bragg peak),简称将具有 SOBP 特性的质子束同光子剂量分布进行对比。对于质胞只受到可控的剂量,并且可通过多照射野的方法进行优化。乎没有剂量,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13-14]。

分类统计,粒子,碳离子,质子治疗


图 1.3 粒子治疗分类统计图表 1.1 质子治疗与碳离子治疗的比较[4-5]治疗 碳离子治疗 备注右 优于质子,接近 2.0 质子治疗:间接杀死DNA 单键功能;碳离子:直接杀死肿瘤双键功能,效果更好。Bragg 峰略优于质子 理论上碳离子后沿略效果二者基本相似。有,C12 可能转变为 C11 或C10,衰变发出正电子碳离子核分裂现象产Bragg 峰拖尾,增加少影,带来负面影响。 亿(取治疗台能和数约为质子治疗系统的 2-3 倍给出几个典型例子:碳离子要达到 25cm400MeV/u 能量,磁刚子束,因此碳离子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杨梅;邓昌东;李藜;康文;;CSNS/RCS四极磁铁样机磁场仿真计算和谐波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5年S2期

2 尹兆升;孙献静;杨梅;陈宛;;谐波垫补原理及其在加速器常规磁铁设计与磁场垫补中的应用[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3年02期

3 刘汇慧;张晓菲;;北京谱仪上D物理研究中的粒子鉴别[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刘世耀;质子治疗设备的现状和发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5年02期

5 何源,马力祯,韩少斐,王珺,熊慧,刘维军,袁平,夏佳文;冷却储存环主环注入线二极磁铁测量[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3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军;上海先进质子治疗装置旋转机架优化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昌东;中国散裂中子源快循环同步加速器磁铁的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625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8625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6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