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主镜面形主动控制技术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H74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天文望远镜的发展
1.2 望远镜主镜的轻量化
1.2.1 大口径主镜带来的问题
1.2.2 大口径主镜的轻量化技术
1.3 主动光学技术
1.3.1 主动光学的定义
1.3.2 主动光学的发展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2章 主动光学
2.1 引言
2.2 主动光学的基本概念
2.2.1 望远镜系统的误差来源
2.2.2 主动光学与自适应光学
2.2.3 主动光学的基本定律
2.3 主镜的支撑系统
2.4 主动光学的校正过程
2.4.1 波前探测
2.4.2 波前复原
2.4.3 波前校正
2.5 主动光学的控制方式
2.5.1 闭环控制过程
2.5.2 开环控制过程
2.6 典型的主动光学系统
2.6.1 VLT望远镜主动光学系统
2.6.2 SUBARU望远镜主动光学系统
2.6.3 Gemini望远镜主动光学系统
2.6.4 典型主动光学系统小结
2.7 小结
第3章 1.2m薄主镜主动支撑排布设计
3.1 引言
3.2 薄主镜轴向支撑设计
3.2.1 1.2 m薄主镜的参数
3.2.2 薄主镜轴向支撑的设计思路
3.2.3 薄主镜轴向支撑点数量及排布方式的设计
3.2.4 轴向定位点的选取
3.2.5 轴向支撑的优化
3.3 薄主镜侧向支撑设计
3.3.1 常用的薄主镜侧向支撑方式
3.3.2 push-pull-shear侧支撑方式
3.3.3 1.2 m薄主镜侧向支撑设计
3.4 小结
第4章 1.2m薄主镜面形主动校正算法研究及校正能力分析
4.1 引言
4.2 1.2 m薄主镜面形主动校正的流程
4.3 1.2 m薄主镜主动校正能力分析
4.3.1 主动支撑点对镜面的影响函数
4.3.2 薄主镜对各阶Zernike像差的拟合能力
4.3.3 Zernike模的阶数及S-H子孔径数对校正效果的影响
4.3.4 薄主镜对重力变形的校正
4.3.5 薄主镜对热载变形的校正
4.3.6 薄主镜对风载变形的校正
4.3.7 1.2 m薄主镜面形主动校正能力小结
4.3.8 薄主镜力驱动器的性能要求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1.2m薄主镜主动光学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
5.1 引言
5.2 1.2 m薄主镜面形控制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
5.2.1 闭环控制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
5.2.2 开环控制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
5.2.3 1.2 m薄主镜面形控制系统性能总结
5.3 小结
第6章 1.2m薄主镜面形测量模块设计及误差分析
6.1 引言
6.2 1.2 m薄主镜面形测量模块设计
6.3 面形测量模块的误差研究
6.3.1 面形测量模块的位置误差的来源及影响
6.3.2 瞳移测量算法研究
6.3.3 面形测量模块误差的校正
6.4 小结
第7章 1.2m薄主镜面形主动控制实验研究
7.1 国内薄镜面主动光学实验系统介绍
7.2 1.2 m薄主镜主动光学实验平台
7.2.1 1.2 m薄主镜主动光学实验平台的结构
7.2.2 实验平台的闭环面形校正流程
7.3 1.2 m薄主镜主动光学实验研究
7.3.1 主镜校正区域的选择
7.3.2 驱动器影响函数的测量
7.3.3 薄主镜对各阶Zernike像差的拟合能力
7.3.4 薄主镜对重力变形的校正
7.3.5 Zernike模数对校正效果的影响
7.3.6 S-H传感器的测量误差
7.4 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8.2 本文的创新点
8.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原帅;张景旭;王富国;刘祥意;;大口径主镜的侧向定位系统[J];光学精密工程;2017年10期
2 吴清文,卢锷,王家骐,牛晓明;主镜稳定温度场特性分析[J];光学精密工程;1996年06期
3 侯广平;怎样校正自升式井架[J];石油机械;1989年09期
4 赵勇志;邵亮;明名;吕天宇;刘昌华;;大口径望远镜主镜支撑系统装调[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年09期
5 于文豪;李斌;陈莫;鲜浩;;拼接主镜主动控制实验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7年10期
6 何宴;王继红;彭起;;大口径轻质主镜热特性分析[J];光电工程;2014年06期
7 姚俊杰;;大口径光学主镜气液支承[J];光学机械;1981年02期
8 赵天骄;乔彦峰;孙宁;谢军;;经纬仪主镜在支撑系统下的面形变化[J];中国光学;2017年04期
9 郭万存;吴清文;杨近松;黄勇;高志良;;2m主镜主动支撑优化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3年06期
10 王永宪;任建岳;;基于有限元法的空间遥感器主镜支撑位置优化[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旭;大口径主镜薄膜制备及其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8年
2 戴晓霖;薄型主镜面形主动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8年
3 刘祥意;4mSiC轻量化主镜的热控系统设计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4 陈夫林;620mm弯月形薄镜主动支撑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5 范磊;2m级地基望远镜SiC主镜轻量化设计及支撑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年
6 廖周;大口径分块望远镜主镜的误差分析与共相探测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谢军;基于接触和振动仿真的经纬仪结构设计及轻量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7年
8 伦宝利;大口径天文光学望远镜主镜镀膜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13年
9 高天元;子孔径拼接成像系统结构设计及装调方法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10 姚劲刚;合成孔径望远镜共相位拼接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盛林;大口径宽波段共轴测试设备设计[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8年
2 原帅;2米碳化硅主镜在光机系统中精确定位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8年
3 于文豪;拼接主镜驱动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7年
4 郑耀辉;空间薄膜衍射望远镜主镜展开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6年
5 高明星;空间大口径光学主镜展开机构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6 何宴;大口径轻质主镜热边界层分析与控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4年
7 刘博婷;大口径望远镜主镜位置检测与控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8 刘鑫;提高主镜磁钢磁性能检测精度和效率的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曹清政;1m口径微晶玻璃主镜单芯轴支撑结构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7年
10 张东阁;1m主镜及其支撑系统的设计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本文编号:2875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875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