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服役条件材料力学性能原位测试装置设计分析与试验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H87
【图文】:
第 1 章 绪 论1.1 引言从古至今,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并且在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长河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进入 21 世纪,材料作为众多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与先导,与信息、能源一道成为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各种新型材料[1-18]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于各个应用领域,图 1.1 所示是近年来获得学术界高度关注的部分新型材料。
图 1.1 近年来学术界高度关注的部分新型材料[1-18]值得注意的是,任何材料在服役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外部载荷作用现形变、损伤和破坏,这类问题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不胜枚举。尤其在一些的应用场合,材料的失效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美国每年 119经济损失就是因为材料断裂;英国因腐蚀疲劳失效使得海上开采石油产业%;我国同样每年因此蒙受 4900 亿人民币的经济损失。上述情况发生的材由于材料内部在微观尺度下已经出现了微观损伤破坏,如微裂纹等,如图进而在接下来的服役状态下不能承受与预期匹配的应力状态,使得微观缺连接(聚合),最终形成宏观裂纹。
图 1.3 材料科学与工程四要素常表现为材料的强度指标、刚度指标、硬切模量、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等参数。这验测定的,每一种试验都需要通过相应的概要如表 1.1 所示,具体详细理论计算公表 1.1 常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概要测试原理简图 理论计算依据 胡克定律胡克定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祥健;智能型航空材料力学性能自查及测算系统[J];材料工程;1996年02期
2 吕耀辉;张伟;;“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13期
3 张金伟;;新型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发展动向[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1989年01期
4 韩祥凤;王海港;;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实践型学习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09年05期
5 吴国运;钢铁企业中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工作的思考[J];钢铁研究;1996年03期
6 余圣甫,徐济民;微机测试材料力学性能的技术及应用[J];实用测试技术;1996年04期
7 吕春菊;舒康颖;秦来顺;刘薇;郭冰;;“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4年14期
8 王建国;;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与评价技术进展[J];工程与试验;2008年S1期
9 梁晋;郭翔;胡浩;李磊刚;唐正宗;史宝全;孙涛;;机械与材料力学性能的三维全场变形与应变快速检测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3年01期
10 孙小华;余海洲;黄才华;胡宗智;;“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柠;接近服役条件材料力学性能原位测试装置设计分析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2 刘瑞;微结构材料力学性能的微拉伸系统与测试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李远辉;QPQ技术对材料力学性能和抗蚀性影响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4 李秋;微拉曼光谱技术在纳米材料力学性能研究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11年
5 徐松林;PTFE/A1含能反应材料力学性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宗登刚;微机械材料力学性能测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成功;不锈钢性能的自动球压痕试验测算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黄廷尊;超声冲击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冲击过程的有限元模拟[D];江苏科技大学;2016年
3 韩越;基于“环形试样”测试材料力学性能的理论研究与数值模拟[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4 朱志科;PLA/PPC共混材料力学性能及生物降解性能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5 马昀晟;微型试样液压鼓胀法测试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6 卜巾晏;MEMS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装置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09年
7 朱聪聪;小冲杆试验中材料力学性能的有限元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张经纬;在应力场下氦泡对铁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9 周清林;汽车铝合金车身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与简单结构有限元模拟[D];兰州理工大学;2006年
10 李翔宇;微尺度下材料力学性能及损伤模型参数的反演辨识[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75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875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