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加速度计混合动态模型参数频域辩识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0 01:53
   加速度计作为测量振动和冲击的惯性传感器,其动态特性直接影响着动态测量的精度,加速度计动态模型参数辩识是建立其动态模型的重要研究内容。加速度计在其线性动态范围内,通常等效为单自由度质量-弹簧-阻尼系统,其动态模型为二阶线性系统,模型参数为对应二阶线性系统参数,即阻尼比、固有频率和加速度与输出参量的转换系数。在噪声和加速度计存在的非线性影响可以忽略时,以二阶线性模型为基础,利用参数辨识方法,例如: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算法或最小二乘算法等,所辨识的加速度计动态模型参数具有一定精度,然而,在加速度计的高精度应用场合,由于受噪声和加速度计的非线性特性影响,导致加速度计二阶线性动态模型参数辩识方法产生较大的参数估计误差,因此,研究减小噪声和非线性影响的加速度计动态模型参数辩识方法,提高加速度计动态模型参数辩识的精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在加速度计二阶线性动态模型的基础上,为了准确地表征加速度计存在的非线性,通过引入非线性项,构建了包含线性部分和非线性特性的加速度计混合动态模型,描述其动态特性;针对频谱泄漏和测量噪声对加速度计频率响应函数估计的影响,研究了加速度计混合动态模型频率响应函数估计方法,提出了基于全相位快速傅里叶变换的谱估计方法,有效地解决了频谱泄漏和测量噪声对加速度计频率响应函数估计的影响;结合冲击激励信号的带宽,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加权最小二乘(weighted least square,WLS)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加速度计混合动态模型参数辩识方法,在频域采用WLS辨识线性部分参数,利用SVM估计其非线性,实现了加速度计混合动态模型的参数辩识;并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了加速度计动态模型参数辩识系统,实现了模型参数的在线辩识。实验研究表明,所提出的全相位FFT谱估计方法能够减小频谱泄漏和测量噪声对加速度计频率响应函数估计的影响;所提出的基于WLS和SVM的加速度计混合动态模型参数辩识方法,能够减小加速度计非线性对模型参数辨识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加速度计混合动态模型参数辨识精度;所开发的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加速度计动态模型参数辩识系统,实现了加速度计动态模型参数的在线辨识。
【学位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TH824.4
【部分图文】:

中高频,结构示意图,校准系统


振动校准系统[26]主要是由油膜轴承低频振动台、零差正交干涉仪、光电接收器、信号??发生器、放大器、PXI数据采集卡以及软件系统等部分组成,软件系统信号处理部分??采用正弦逼近法解算,实现加速度计低频正弦振动激励校准,结构示意图如图1-2。??中高频振动校准系统与低频振动校准系统构成不同部分主要在于空气轴承电磁台??以及外差激光干涉仪,同时为了能够提高系统测量效率,采用微珠反射纸取代反射平??面镜能够实现传感器一次安装多次测量

低频振动,结构示意图,校准系统


振动校准系统[26]主要是由油膜轴承低频振动台、零差正交干涉仪、光电接收器、信号??发生器、放大器、PXI数据采集卡以及软件系统等部分组成,软件系统信号处理部分??采用正弦逼近法解算,实现加速度计低频正弦振动激励校准,结构示意图如图1-2。??中高频振动校准系统与低频振动校准系统构成不同部分主要在于空气轴承电磁台??以及外差激光干涉仪,同时为了能够提高系统测量效率,采用微珠反射纸取代反射平??面镜能够实现传感器一次安装多次测量

阻尼系统,单自由度,质量块,加速度计


2.2.1加速度计二阶线性模型??加速度计可以等效为一个单自由度的有阻尼系统,由质量块、阻尼器和弹簧构成,??如图2-1所示。??质量块?T??—-r-J—?m??J?阻尼器??^—??惯性坐标系??图2-1单自由度的有阻尼系统??Fig.2-1?The?one?degree?of?freedom?damper?system??质量块与弹簧和阻尼器相连并固定在加速度计底座上,当加速度计随运动体发生??位移时,质量块相对于加速度计底座移动,对质量块受力分析后可得运动方程为??c(S(t)-R(t))?+?k(S(t)-R(t))?=?mR(t)?(2-1)??式中,m为质量块的等效质量;A为等效弹簧刚度;c为等效阻尼系数;为质量块??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忠;加速度计零偏测量的一种新方法[J];压电与声光;2000年06期

2 于治会,王阿春;关于加速度计参数的选定(1)[J];传感器世界;2000年11期

3 于治会,王阿春;关于加速度计参数的选定(下)[J];传感器世界;2000年12期

4 于治会;加速度计的静态校准[J];宇航计测技术;2000年02期

5 顾英;惯导加速度计技术综述[J];飞航导弹;2001年06期

6 徐刚,于治会;关于加速度计参数的选定[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01年01期

7 徐刚,于治会;关于加速度计参数的选定[J];凿岩机械气动工具;2001年01期

8 高宗;正确地连接和使用加速度计[J];世界产品与技术;2001年04期

9 顾英,赵连元;微硅加速度计技术综述[J];飞航导弹;2002年09期

10 于治会;关于加速度计参数的选定[J];航空兵器;200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玉齐;高量程MEMS加速度计封装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4年

2 王俊;振子型光纤光栅加速度计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杨杰;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加速度计构型研究与误差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张习文;微小型加速度计的精密装配及影响性能的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黄添添;气隙磁力表征型磁悬浮加速度计的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刘志平;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李博;基于共振隧穿结构介观压阻效应的纳机电加速度计研究[D];中北大学;2008年

8 刘力;惯性传感器扭摆测试中地面振动和放电金丝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王世明;基于离心机的惯性仪表测试方法研究与误差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10 邢朝洋;高性能MEMS惯性器件工程化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永奇;加速度计混合动态模型参数频域辩识方法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

2 王世昌;基于角速率的加速度计阵列误差系数标定方法的研究[D];中北大学;2009年

3 徐小丽;高过载条件下微型加速度计的动态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4 黎渊;三轴高g加速度计的测试理论与实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鲍路路;高g值加速度计及其检测电路的设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高宇;捷联系统中加速度计信息处理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胡红革;硅挠性伺服加速度计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8 纪君宠;钹式结构加速度计的研究与设计[D];北京大学;2008年

9 李永光;高精度加速度计标定与补偿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李园晴;悬丝支承加速度计温度误差建模及补偿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772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8772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f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