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缓解延迟性肌肉酸痛的运动医疗产品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1 20:39
  全民运动是当今的社会风尚,而延迟性肌肉酸痛则是人们运动后产生的常见症状。目前,缓解此现象的产品专业性较高。本文基于以人为本,将专业化运动治疗技术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通过对延迟性肌肉酸痛现象的研究以及现有相关产品品类分析,利用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探讨不同维度下的用户诉求,从而归纳产品的需求要素,并通过科学的实验探求技术的可行性。选择以服饰为载体,运用服饰产品结构与治疗技术的有机相合,并从时尚的角度进行对运动医疗产品设计的探索,最终形成一套缓解延迟性肌肉酸痛的产品系统。既是对缓解延迟性肌肉酸痛产品的设计创新,也是对运动医疗产品设计思路的新尝试。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缓解延迟性肌肉酸痛的运动医疗产品设计研究


论文框架图(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离心运动,肱二头肌


1 手举哑铃向下放的过程中要受到维被牵拉发生内结构改变,这种肌。Schwane 等学者在 1987 年让受图 2-1 肱二头肌向心/离心运动(图片来源:爱燃烧网站)

肌肉内,外表,来源,图片


中间丝系统不完整等[14],在训练后 24 小时至 48 小时这种改变,同时这种变化与肌力下降相平行[15]。杨锡让等学者通过对被试者骼肌肌原纤维观察发现,骨骼肌超微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排列紊乱,肌节长短不一,呈现痉挛状态,肌丝发生了三种级别的表肌丝排列紊乱,保存其完整性;2 级:肌丝不完整,成小片或颗粒状分结构消失,出现空白[16]。部肢体感受可以主要表述为两种较为显著的特征:一是具有延迟性,痛的产生,一般情况下延迟出现且持续时间较久,在锻炼后的8小时生,通常在运动后24-48小时达到顶峰,疼痛持续5天甚至更久。二是不适感,由于大量的、超强度的离心运动使其肌肉产生僵硬,关节活的症状,影响运动者的日常生活[17]。肢体外部的感受与其名称对应表述为具有延迟性和酸痛感两方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穴位电刺激下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分析[J]. 吴志敏,杜佳乐,乔晓艳.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5(01)
[2]肌内效贴改善运动功能的临床研究现状与思考[J]. 余波,陈文华,王人卫.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4(03)
[3]表面肌电信号分析评价肌肉疲劳的有效性和敏感性[J]. 陈胜利,张立.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1(12)
[4]运动服装时装化趋势发展的因素分析[J]. 卢新燕.  商场现代化. 2007(33)
[5]运动性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研究进展[J]. 张春阳,张婕.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7(05)
[6]延迟性肌肉酸痛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J]. 方逵.  医学研究杂志. 2006(05)
[7]延迟性肌肉酸痛症的发生、发展及防治的近况[J]. 翟鹏飞,李健隆.  中国实用医药. 2006(06)
[8]DOMS和离心收缩导致的肌肉损伤的关系[J]. 王玉蕊,李淑英.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5(03)
[9]经皮穴位电刺激后鼠耐力训练中体能的变化(英文)[J]. 杨翼,李章华,何金森.  中国临床康复. 2005(36)
[10]不同负荷强度运动时表面肌电图中位频率与血乳酸浓度变化的关系[J]. 王国祥.  体育学刊. 2004(01)

博士论文
[1]推拿对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疗效评价和机理研究[D]. 吴云川.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肌内效贴对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疼痛缓解效果研究及其机制探讨[D]. 龙志.上海体育学院 2016
[2]人体穴位电位的采集与研究[D]. 刘政.浙江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16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3316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b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