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管双锥流量计气液两相流参数测量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水平管双锥流量计气液两相流参数测量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两相流 双锥流量计 流量 差压波动信号 气相体积含率
【摘要】:气液两相流在各种工业生产领域是普遍存在的,其流动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等各种特性在化工、动力、石油等领域急需了解,其流量、分相流量、压力等参数的测量对于生产过程控制、安全等意义重大。目前用于气液两相流参数测量的方法和仪表的普适性及准确性并不理想,因此发展气液两相流参数新方法、新仪表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将一种新型双锥流量计用于气液两相流的测量,提出了基于双锥流量计的气液两相流多参数测量方法,主要完成了以下的工作:(1)利用等效内径比为0.424,0.586和0.697的三个双锥流量计进行气液两相流实验,对比分析了现有的气液两相流流量测量模型用于双锥流量计的测量效果,通过提取双锥流量计前差压信号,分析了准气相流量比与Lockhart-Martinelli常数的关系,考虑到流型对流量测量的影响,基于分相流模型建立了双锥流量计气液两相流流量测量模型,在水平管气液两相流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对所建流量测量模型进行了误差分析。(2)通过分析双锥流量计前差压波动时间序列信号与气相体积含率的关系,考虑密度、流型等参数的影响,利用无量纲参数法建立了气相体积含率测量模型,通过实验对所建的气液两相流气相体积含率测量模型进行了误差分析。(3)在气液两相流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结合所建的气液两相流流量测量模型和气相体积含率测量模型对气液两相流总质量流量和分相流量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所用的新型双锥流量计配合所建的气液两相流参数模型对于气液两相流参数具有较好的测量特性。
【关键词】:两相流 双锥流量计 流量 差压波动信号 气相体积含率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计量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H814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4
- 1 绪论14-21
- 1.1 气液两相流研究背景及意义14-15
- 1.2 气液两相流主要参数15-18
- 1.3 气液两相流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8-19
- 1.4 本文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19-21
- 2 气液两相流参数测量方法21-27
- 2.1 流量测量21-24
- 2.1.1 分离计量法21-22
- 2.1.2 差压法22
- 2.1.3 质量法22-23
- 2.1.4 容积法23
- 2.1.5 速度法23-24
- 2.2 分相含率测量24-26
- 2.2.1 快关阀法24
- 2.2.2 电阻抗法24-25
- 2.2.3 射线法25
- 2.2.4 过程层析成像法25-26
- 2.2.5 光学法26
- 2.2.6 超声法26
- 2.3 本章小结26-27
- 3 双锥流量计气液两相流实验系统27-34
- 3.1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案27-29
- 3.1.1 实验装置27-28
- 3.1.2 实验方案28-29
- 3.2 双锥流量计29-33
- 3.2.1 双锥流量计结构29-31
- 3.2.2 双锥流量计差压法原理31-32
- 3.2.3 双锥流量计流出系数标定32-33
- 3.3 本章小结33-34
- 4 双锥流量计气液两相流流量测量34-56
- 4.1 常用气液两相流流量测量模型34-45
- 4.1.1 常用气液两相流流量测量模型概述34-37
- 4.1.2 常用气液两相流流量模型测量实验结果对比分析37-45
- 4.2 双锥流量计气液两相流流量测量模型45-55
- 4.2.1 双锥流量计气液两相流流量模型构建45-47
- 4.2.2 双锥流量计气液两相流流量测量结果与分析47-49
- 4.2.3 基于流型的气液两相流流量测量49-54
- 4.2.4 误差分析54-55
- 4.3 本章小结55-56
- 5 气液两相流气相体积含率测量56-72
- 5.1 差压法波动信号研究方法56-59
- 5.2 双锥流量计气液两相流气相体积含率测量模型59-67
- 5.2.1 双锥流量计气相体积含率测量模型构建59-65
- 5.2.2 双锥流量计气相体积含率测量模型测量结果与分析65-67
- 5.3 未知干度情况下气液两相流流量测量67-71
- 5.4 本章小结71-72
- 6 总结与展望72-74
- 6.1 全文总结72-73
- 6.2 展望73-74
- 参考文献74-78
- 作者简历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洪鹏,周屈兰,惠世恩,徐通模;液幕状气液两相流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2 浦兴国,浦世亮,袁镇福,岑可法;激光干涉气液两相流颗粒速度矢量测量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11期
3 陈鸥,杨献勇,徐光捷;气液两相流中液相局部速度测量实验[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4 万甜;程文;刘晓辉;;曝气池中气液两相流粒子图像测速技术[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7年06期
5 陈文义;姜楠;王振东;;基于子波分析的气液两相流中气含率的测量[J];计量学报;2008年01期
6 周云龙;李洪伟;杨悦;;气液两相流图像区域相似值序列的混沌特性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年20期
7 胡学羽;刘亦鹏;王平阳;王经;;倾斜管中低温气液两相流弹状气泡生成位置的实验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8 袁金宁;郝点;王佳;;气液两相流管道噪声测试[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2年02期
9 黄善仿;王栋;林宗虎;;气液两相流等干度流量分配方法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2年10期
10 洪文鹏;王宣宇;陈柄君;;气液两相流绕管束流动压降特性实验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树立;赵实;王素华;;气液两相流压力波在弯管中的传播[A];第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0年
2 程文;村井一;木俊男;山本富士夫;;气液两相流不稳定特性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上册)[C];2005年
3 周云龙;徐驰;周红娟;;高阶统计量在气液两相流压力与压差信号对比分析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邓斌;蒋昌波;汤寒松;隆院男;王刚;;基于气液两相流的冲泻区水动力数值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下册)[C];2013年
5 郭盈;李永光;李崇详;陈亮;马立新;;误差反传神经网络的气液两相流漩涡信号分析[A];第十八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4年
6 张志强;董峰;许聪;;一种用于气液两相流测量的正弦电流激励源[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三分册)[C];2009年
7 吴春亮;詹杰民;;鼓泡塔内气液两相流的离散气泡数值模拟[A];第二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7年
8 张立伟;冀海峰;黄志尧;王保良;李海青;;小通道小流量气液两相流热式测量方法的研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池恒;金宁德;;气液两相流流型分形标度表征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池恒;金宁德;;气液两相流流型分形标度表征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艳;回油管内气液两相流动的软件开发与数值计算[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 谢超;气液两相流管道振动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3 宋军舰;气液两相流管道振动检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4 刘晓辉;曝气池中气液两相流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及逆解析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5 姜向阳;垂直上升管内气液两相流钝体绕流的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赵滨;高压高产气井油管气液两相流特性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7 董芳;气液两相流流动结构多尺度及非线性特性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8 李亚洁;分配联箱气液两相流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9 曲伟杰;气液两相流中气泡特征分析与速度场测量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田野;气液两相流不分离参数测量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303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630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