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静态质量法水流量标准装置的设计
本文关键词:基于静态质量法水流量标准装置的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水流量标准装置 换向器 装置不确定度 自动控制系统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加强,流量计量在各领域的应用愈来愈普遍。水流量标准装置是能够较高精度的复现流量标准值,并能对流量仪表进行准确度检定的工作系统。流量装置的研究和应用是流量计检测技术蓬勃发展的关键环节,许多流量仪表的理论研究、检定操作都是在流量装置上进行的。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高精度的水流量标准装置,可用于各种类型的液体流量计的检定、校准和液体流量计量、测试方法的研究,保证检定精度,提高工作效率。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水流量标准装置的设计以及装置中换向器的技术研究,在装置的设计计算过程中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论证结合的方法,按照水流量标准装置的检定规程,参考用称重法测量封闭管道中液体流量装置的检验程序第一部分——静态称重系统,选择静态质量法的设计方案,采用双分流器开式换向器为装置设计的创新点,结合流体力学等理论知识,设计完成了一套带有双分流器开式换向器的水流量标准装置,并对其进行不确定度分析与合成。同时用Fluent软件对单分流器开式换向器进行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得出单分流器开式换向器存在弊端,证明了设计出带有双分流器开式换向器的水流量标准装置的必要性。控制系统部分用PLC和组态软件实现了对双分离器开式换向器的运行以及对整个水流量标准装置运行的控制和检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得出了在实际工况条件下的实验数据,验证了本课题设计的水流量标准装置的可靠性和合理性。整套装置操作简单,运行稳定,检测度高,对液体流量计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水流量标准装置 换向器 装置不确定度 自动控制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计量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H814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4
- 1 绪论14-21
- 1.1 背景及意义14-15
- 1.2 水流量标准装置的研究现状及分类15-16
- 1.3 水流量标准装置检定规程16-18
- 1.3.1 装置检定规程16-17
- 1.3.2 装置的结构形式17
- 1.3.3 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精度要求17-18
- 1.4 换向器的研究现状18
- 1.5 流量计量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动向18-19
-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任务19-21
- 2 装置设计的理论研究21-25
- 2.1 流体力学理论基础21-24
- 2.1.1 层流和湍流及雷诺数21-22
- 2.1.2 流体力学三大基本方程22-23
- 2.1.3 沿程压力损失23-24
- 2.1.4 局部阻力损失24
- 2.2 本章小结24-25
- 3 装置的方案设计25-40
- 3.1 装置整体结构设计25-26
- 3.2 装置工作原理26-27
- 3.3 装置各组成部分的设计和选择27-38
- 3.4 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38-39
- 3.4.1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原则38
- 3.4.2 控制系统硬件及软件设计方案38-39
- 3.5 本章小结39-40
- 4 管路对单分流器开式换向器喷嘴口处流量的仿真40-45
- 4.1 仿真模型的建立40-42
- 4.1.1 仿真方法及仿真软件的选择40
- 4.1.2 标准k-ε模型的建立40
- 4.1.3 仿真参数的选择40-41
- 4.1.4 仿真步骤41-42
- 4.2 管路到单分流器开式换向器喷口处流量仿真42-45
- 5 双分流器开式换向器的研究45-58
- 5.1 双分流器开式换向器的结构45-46
- 5.2 双分流器开式换向器的设计46-48
- 5.3 双分流器开式换向器工作流程及工作原理48-53
- 5.4 双分流器开式换向器的控制系统53-57
- 5.4.1 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53
- 5.4.2 上位机与PLC的通讯53-54
- 5.4.3 PLC与现场输入/输出对象的通讯54-55
- 5.4.4 系统的运行控制55-57
- 5.5 本章小结57-58
- 6 装置不确定度分析及合成58-62
- 6.1 静态质量法水流量标准装置不确定度的分析法58-61
- 6.1.1 数学模型58
- 6.1.2 灵敏度系数58
- 6.1.3 不确定度来源58
- 6.1.4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58-60
- 6.1.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60-61
- 6.2 本章小结61-62
- 7 水流量标准装置控制系统的设计62-70
- 7.1 装置工作过程的实现62
- 7.2 装置的整体控制框图62-63
- 7.3 下位机的设计63-64
- 7.3.1 控制点与检测点64
- 7.4 上位机设计64-70
- 7.4.1 组态王选型64-65
- 7.4.2 上位机程序设计65-66
- 7.4.3 软件功能的实现66-70
- 8 结论与展望70-72
- 8.1 结论及分析70-71
- 8.2 展望71-72
- 参考文献72-75
- 作者简历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秋平;;水流量标准装置的能耗分析[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3年07期
2 梁传成;沙凌笛;;水流量标准装置的稳压水源问题初探[J];计量技术;1985年01期
3 桑晓鸣;;水流量装置液位读数探讨[J];计量技术;1989年05期
4 陶建军;微小流量标准装置的研制[J];工业计量;2000年03期
5 刘彦军;韩义中;刘福川;;活塞式液体流量标准装置[J];工业计量;2002年S1期
6 杨晓英,蒋旭平,胡寿根;水流量标准装置中变频调速对装置稳定性的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王荣杰,陈超;威尔泰变水头大流量标准装置[J];上海计量测试;2003年04期
8 陈梅,刘景峰,曲升华;质量法水流量标准装置设计及建立[J];计量技术;2005年06期
9 陈寿平;蒋旭平;王海民;姚新红;;人工智能在水流量标准装置中的应用研究[J];计量技术;2005年12期
10 郝毫毫;;一种液位检测方法在流量标准装置上的应用[J];中国仪器仪表;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士铭;郭永涛;;水流量标准装置控制系统[A];企业计量测试与质量管理——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巧真;李刚;张涛;蒲诚;;微机化流量标准装置的设计[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Ⅱ)[C];2008年
3 朱跃;谢代梁;梁华锋;梁国伟;李旭;;油流量标准装置的变粘度试验台设计[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朱毅;;采用串联两台科氏力质量流量计方式的标准表法流量标准装置(TSM)[A];企业计量测试与质量管理——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吟;世界校准基地魅力无穷[N];中国质量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娅莉;流量专家的流金岁月[N];中国质量报;2004年
3 雒建民;水表检定有了新手段[N];中国质量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兰兰;影响水流量标准装置性能的关键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照;高压天然气流量标准装置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陈卓;流量装置不同供水方式的实验对比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3 蔡晴;基于静态质量法水流量标准装置的设计[D];中国计量学院;2015年
4 李宝;水流量标准装置变频调速稳压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李峥;水流量标准装置不确定度和流量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赵岩;基于工控机的液体流量标准装置的设计[D];郑州大学;2007年
7 何子延;水流量标准装置变频加容器稳压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梁华锋;变粘度油流量标准装置及数据处理系统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2年
9 陈晓敏;主动式活塞液体流量标准装置的研制[D];中国计量学院;2013年
10 马奎;高效组合式水流量标准装置的研究与设计[D];天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378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637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