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在线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变形镜建模与控制
本文关键词:基于在线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变形镜建模与控制
【摘要】:为消除变形镜的建模误差,提出了基于在线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变形镜建模方法。首先,分析了温度和驱动器非线性等因素对变形镜响应矩阵的影响;然后,介绍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及在线更新的原理,并将其引入97单元变形镜的集成仿真模型。根据变形镜不断更新的运行数据,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在线训练和模型更新,构建当前状态变形镜的等效模型,并输出下一时刻的电压预报值。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在线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变形镜建模方法摆脱了固定模型的约束,具有自适应更新的特点,稳健性好,控制电压预测精度高,有利于提高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控制精度。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变形镜 支持向量机 预测控制 自适应光学
【基金】:国家863计划(2015AA7015090,2015AA7015097) 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任务(GASI-03-03-01-01)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创新基金(2014-CX25)
【分类号】:TH74;TP181
【正文快照】: 0引言根据波前检测环节的反馈信息,变形镜主动调整反射镜的面形,改变光学波前,实现自适应光学系统的闭环校正[1]。只有准确快速的面形变化,才能实现自适应光学系统预定的功能和意义,国内外学者研究了多种变形镜建模和控制方法,用于提高波前控制的精度和速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剑强;刘莹;陈俊杰;李保庆;褚家如;;200单元硅基单压电变形镜的设计与测试[J];光学精密工程;2014年08期
2 杜荣清;张小军;;大行程变形镜有限元分析[J];光电工程;2011年05期
3 林旭东;刘欣悦;王建立;王富国;卫沛锋;;137单元变形镜的性能测试及校正能力实验[J];光学精密工程;2013年02期
4 赵洪志,赵达尊,沙定国;分块式变形镜的计算机模拟[J];光学技术;1993年01期
5 李邦明;沈建新;廖文和;张运海;;微机械薄膜变形镜校正性能及控制算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7期
6 林旭东;刘欣悦;王建立;李洪文;王富国;卫沛锋;王亮;姚凯男;贾建禄;;961单元变形镜研制及性能测试[J];光学学报;2013年06期
7 郭爱林;朱海东;杨泽平;唐仕旺;谢兴龙;朱健强;;基于驱动器位置相位校正的变形镜控制算法[J];光学学报;2013年03期
8 林旭东;刘欣悦;李洪文;王建立;;变形镜及其驱动器的动态响应测试研究[J];红外技术;2011年11期
9 余洪斌,陈海清,竺子民,李俊,张大成,李婷;一种新型微变形镜键合技术[J];光电工程;2004年08期
10 乔大勇,饶伏波,苑伟政,姜澄宇;几种MEMS分立式微变形镜的设计与性能比较[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饶伏波;乔大勇;苑伟政;姜澄宇;;分立式微变形镜的单元排列方式对其性能的影响[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马剑强;刘莹;李保庆;褚家如;;新型单压电片变形镜的设计与表征[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靳冬欢;王三宏;;关于新型MEMS变形镜的研究及其发展趋势的展望[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汪为民;表面工艺静电驱动MEMS变形镜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马剑强;压电厚膜驱动的变形镜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杨华峰;用于提高自适应光学系统空间校正能力的组合变形镜波前校正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许晓慧;基于PZT厚膜的MEMS微变形镜[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浩;基于双变形镜的人眼像差校正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2 吴轶群;多层自适应光学系统中变形镜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乔大勇;基于MEMS技术的自适应光学微变形镜的设计与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4 何洋;MEMS微变形镜的系统级建模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5 李开成;大冲程高表面质量MEMS微变形镜实现技术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虞益挺;MEMS微变形镜设计及其薄膜残余应力控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86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686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