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谱段、动态局部高分辨离轴主动反射变焦系统
本文关键词:宽谱段、动态局部高分辨离轴主动反射变焦系统
更多相关文章: 光学系统设计 离轴反射变焦系统 局部高分辨成像 主动光学 变形镜
【摘要】:为了实现无遮拦、宽谱段、动态的局部高分辨成像,设计了一种局部高分辨率的离轴主动反射变焦系统。该系统将离轴主动反射式变焦理论和局部动态高分辨率成像理论相结合,实现了宽谱段范围内不同焦距处的动态局部高分辨成像。采用曲率半径可变的变形镜实现变焦,避免了传统机械变焦中复杂的机械运动控制,减轻了系统体积和重量并有效地保证了系统的宽谱段和大视场;通过对变形镜面形的控制,在不同焦距处实现了全视场内任意感兴趣区域的局部高分辨成像,降低了数据传输量;而采用无色差的反射式系统则克服了传统透射式及折反射式系统只能实现单色局部高分辨成像的缺点。经过优化设计,系统在可见光范围内成像,焦距f′为75 mm(视场角FOV为x:0°~0.5°,y:3°~10°)~150mm(FOV为x:0°~0.5°,y:1.7°~5°),F/#为7~14。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系统在各焦距处感兴趣区域内的成像质量均可达到衍射极限,实现了全视场内任意区域动态局部高分辨的成像效果。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关键词】: 光学系统设计 离轴反射变焦系统 局部高分辨成像 主动光学 变形镜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61178041) 预研基金(No.201511340836)
【分类号】:TH74
【正文快照】: 2.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北京100081)1引言近年来,如何实现宽谱段、可变焦、低数据传输量的成像成为目标追踪、监控、探测等领域的重点方向。反射变焦系统由于具有宽谱段、结构紧凑、易轻量化等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1]。传统的机械反射变焦系统由于存在机械结构,通常需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晓斌;栾亚东;焦明印;张宣智;杨子建;;基于Zernike模式法的变形反射镜补偿面型求解方法[J];红外技术;2014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旭东;刘欣悦;李洪文;王建立;;变形镜及其驱动器的动态响应测试研究[J];红外技术;2011年11期
2 陶李;王珏;邹永宁;伍立芬;王慧倩;;改进的Zernike矩工业CT图像边缘检测[J];中国光学;2012年01期
3 寇松峰;刘根荣;牛冬生;叶宇;王国民;;“宋”望远镜夏克哈特曼光学系统设计[J];应用光学;201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庆丰;一种新型变焦系统的变焦方程与变倍补偿公式[J];光学技术;1988年03期
2 朱春平;1980~2000年适马广角~中焦变焦镜[J];照相机;2001年06期
3 王琦,程雪岷,王涌天,王光宇;变焦距镜头电子变焦模式[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张庭成;王涌天;常军;泰哈;;反射变焦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装调[J];光学学报;2010年06期
5 冯蕾;王栋;冯冲;张桂源;;变焦系统设计的小型化[J];仪器仪表用户;2011年02期
6 刘振英;;变焦系统初步设计[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1987年02期
7 林峰;赖爱光;乔基建;;变焦系统运动模型的探讨[J];光学仪器;1992年02期
8 李湘宁;;变焦运动的曲线修正与系统的象面稳定[J];光学仪器;1993年01期
9 安伟,,郑文学,孙胜利;机械补偿变焦系统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的研究[J];光学技术;1996年02期
10 王红;不断发展的红外变焦透镜[J];光机电信息;199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华;;灵巧型大变焦比红外变焦系统全局优化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李湘宁;王成良;贺莉清;;反远距变焦系统中光焦度的分配[A];2002年中国光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史艳琼;变焦摄像机跟踪定位与测量技术[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2 姜凯;离轴折反射式中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彬彬;可见光、中/长波三波段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设计[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2 冯蕾;变焦系统小型化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3 兰翔;变焦距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宵婵;变焦手机镜头的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5 王凌;无人机载高变倍比连续变焦电视系统设计[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6 刘峰;用于联合变换相关器的制冷式红外变焦系统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杨亮;紧凑型连续变焦红外镜头的结构设计及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8 杜广虎;红外连续变焦系统机械结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9 鲍峗;液体可变焦折衍混合光学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7年
10 索继元;基于光栅波前检测的变焦系统光学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865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686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