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傅里叶望远镜对实际有纵深目标成像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2 07:02

  本文关键词:傅里叶望远镜对实际有纵深目标成像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成像系统 傅里叶望远镜 目标纵深 回波时间延迟 时间解调


【摘要】:为了实现傅里叶望远镜对有纵深的真实目标高分辨率成像,利用成像基本公式,采用先直观定性分析后计算机定量仿真的方式开展研究。原理分析得出米级纵深目标的回波最大延迟时间差为6.7 ns。定性分析指出信号周期远大于6.7 ns时,傅里叶望远镜可以对米级纵深目标成像;信号周期约为6.7 ns或则更小时,成像质量将严重下降。定量分析先给出回波最大延迟与信号周期比从0至1/8范围内的重构图像结果和Strehl值的比较,得出延迟与周期之比小于1/32时还能获得可识别目标重构图像的结论。然后再比较分块数分别为2、4和8时重构图像结果及Strehl值,得出在满足信号周期远大于最大延迟条件下,目标纵深变化对成像无影响的结论。通过对纵深在10 m以内目标的仿真研究,得出外差频率低于466 k Hz的信号可重构出可识别的目标图像的结论。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成像系统 傅里叶望远镜 目标纵深 回波时间延迟 时间解调
【基金】:国家863基金项目(No.2013AAXXX1003X)资助
【分类号】:TH743
【正文快照】: 1引言傅里叶望远镜具有合成孔径和主动照明的优势,可以对远距离静止或运动目标高分辨率成像,成为近年来激光主动成像领域的热点研究对象[1-4]。在已有的研究中,不论是计算机仿真[5-9]还是室内[10-12]或外场实验[13-15],所采用的目标均是平面合作目标。有时为了模拟真实目标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磊;刘欣悦;王建立;;实验室环境内傅里叶望远镜技术的实现[J];光学精密工程;2008年06期

2 刘欣悦;董磊;王建立;;稀疏采样傅里叶望远镜成像[J];光学精密工程;2010年03期

3 陈卫;黎全;王雁桂;;傅里叶望远术成像系统的实验研究[J];光学学报;2011年03期

4 陈宝刚;董磊;林旭东;;傅里叶望远镜外场实验系统拼接主镜[J];光子学报;2011年01期

5 董磊;刘欣悦;陈宝刚;林旭东;卫沛峰;;傅里叶望远镜外场实验与结果分析[J];光子学报;2011年09期

6 董磊;刘欣悦;刘杰;于树海;;傅里叶望远镜部分周期信号解调及对成像的影响[J];光子学报;2013年04期

7 罗秀娟;张羽;孙鑫;曹蓓;曾志红;夏爱利;李立波;朱少岚;;大气环境中傅里叶望远镜系统能量设计[J];光学学报;2013年08期

8 于树海;王建立;董磊;刘欣悦;;多光束傅里叶望远镜成像质量主要因素分析[J];激光与红外;2011年12期

9 董磊;王斌;刘欣悦;;多光束傅里叶望远镜的关键技术[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2010年05期

10 于树海;王建立;董磊;刘欣悦;王国聪;;基于非均匀周期采样的傅里叶望远镜时域信号采集方法[J];中国光学;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长明;王建军;高昕;王建立;;傅里叶望远镜原理及改进研究[J];飞行器测控学报;2010年02期

2 董洪舟;吴健;刘艺;张炎;;傅里叶望远术的实验室验证系统[J];光电工程;2011年11期

3 刘欣悦;董磊;王建立;;稀疏采样傅里叶望远镜成像[J];光学精密工程;2010年03期

4 张砚;汪源源;李伟;张建秋;李旦;胡波;;基于全变分法重建光声图像[J];光学精密工程;2012年01期

5 董磊;刘欣悦;林旭东;卫沛锋;于树海;;傅里叶望远镜外场实验性能改进和结果分析[J];光学学报;2012年02期

6 陈宝刚;董磊;林旭东;;傅里叶望远镜外场实验系统拼接主镜[J];光子学报;2011年01期

7 董磊;刘欣悦;陈宝刚;林旭东;卫沛峰;;傅里叶望远镜外场实验与结果分析[J];光子学报;2011年09期

8 石文轩;李婕;;最小化预测残差的图像序列压缩感知[J];光学精密工程;2012年09期

9 于树海;王建立;董磊;刘欣悦;;基于全相位谱分析的傅里叶望远镜外场实验数据处理[J];光学精密工程;2012年10期

10 俞文凯;姚旭日;刘雪峰;翟光杰;赵清;;压缩传感用于极弱光计数成像[J];光学精密工程;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宝刚;董磊;林旭东;;傅里叶望远镜外场实验系统拼接主镜[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炎;基于傅里叶望远术信号处理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陈卫;傅里叶望远术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金志德;多光束干涉条纹控制技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叶溯;傅里叶望远术目标重建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正炜;基于压缩传感理论的单像素相机成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6 贾一凡;基于随机投影和谱聚类的SAR图像地物分割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曾令军;基于压缩感知的射电天文图像重构[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8 赵康;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融合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伟;黎全;王雁桂;陈卫;胡小景;;傅里叶望远术中的相位闭合分析及其仿真[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王海涛,周必方;光学综合孔径干涉成像技术[J];光学精密工程;2002年05期

3 杨德华,戚永军,朱振东,姜方华,陈昆新,张如;光学拼接镜面微位移主动调节机构的设计和实测[J];光学精密工程;2005年02期

4 董磊;刘欣悦;王建立;;实验室环境内傅里叶望远镜技术的实现[J];光学精密工程;2008年06期

5 刘欣悦;董磊;王建立;;稀疏采样傅里叶望远镜成像[J];光学精密工程;2010年03期

6 林旭东;陈涛;王建立;杨飞;张景旭;明名;张丽敏;陈宝刚;李宏壮;王富国;;拼接镜主动光学共焦实验[J];光学精密工程;2010年03期

7 黄印博,王英俭;跟踪抖动对激光湍流大气传输光束扩展的影响[J];光学学报;2005年02期

8 杨华峰;饶长辉;张雨东;姜文汉;;一种提高波前空间校正能力的组合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J];光学学报;2009年03期

9 华志励;李洪平;;一种机载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相位误差补偿方法[J];光学学报;2009年05期

10 陈卫;黎全;王雁桂;;基于全相位谱分析的傅里叶望远术目标重构[J];光学学报;2010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雪艳,杨汝良;一种有效的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动目标成像方法[J];测试技术学报;2004年03期

2 郭永强;陈自力;;半空间模型的地下目标成像[J];电光与控制;2008年03期

3 卞红雨;吴菊;;声透镜波束形成和目标成像仿真与试验[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4 王永寿;雷达的目标成像技术[J];飞航导弹;1999年10期

5 姚萌,王华斌;基于小波变换的探地雷达目标成像廓线获取[J];仪器仪表学报;2003年S2期

6 王海风;王浩;;编队目标成像技术研究[J];硅谷;2014年09期

7 周代英,沈晓峰,杨万麟;基于最优变换和聚类中心的雷达目标成像识别[J];电波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8 何峻湘,李景文,,周荫清;合成孔径雷达动目标成像的一种新方法[J];电子学报;1995年09期

9 郭桂蓉;胡卫东;杜小勇;;基于电磁涡旋的雷达目标成像[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10 马金平,吴鸿适;利用球背投影法对理想导体目标成像[J];电子学报;199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培德;卢盼;许语拉;;海洋移动目标成像侦察任务分解[A];中国运筹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句彦伟;李士国;于立;;基于瞬时距离-瞬时多普勒的高速机动目标成像[A];2009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群;管华;郭英;宋元鹤;李宏伟;;具有大旋翼一类旋转部件的雷达目标成像[A];第二届微波遥感技术研讨会摘要全集[C];2006年

4 姚萌;王华斌;;基于小波变换的探地雷达目标成像廓线获取[A];首届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程广利;徐国军;张明敏;刘承元;;投影层析成像算法在水下目标成像中的仿真研究[A];2007’促进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马瑜杰;舰船目标成像方法及实时处理软件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林超;分布式SAR动目标成像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周欣;双速SAR动目标成像与参数估计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4 舒珍;穿墙雷达室内多静止目标成像方法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5 寇立志;SAR图像动目标特性分析及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钟森城;激光水下目标成像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2年

7 王佳;逆合成孔径雷达对海面舰船目标成像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17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717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1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