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化微加速度计综合测试平台设计
本文关键词:批量化微加速度计综合测试平台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微加速度传感器 批量化测试 仿真设计 SolidWorks
【摘要】:为了实现微加速度传感器的批量标定,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多个传感器的性能测试。基于SolidWorks软件平台设计了一种可一次进行多只传感器综合测试装置。该装置可分别进行翻转测试和振动测试,并且能够实现传感器测试夹具与测试平台的自动结合与分离。通过对该装置测得的加速度计参数和原厂标定的加速度计参数对比,表明所设计测试平台的测试结果可靠。
【作者单位】: 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火箭军驻7171厂军代表室;
【关键词】: 微加速度传感器 批量化测试 仿真设计 SolidWorks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AA041109)
【分类号】:TH824.4
【正文快照】: MEMS加速度传感器在研制后及使用前均需要进行参数性能的测试和标定。加速度计重力场翻滚实验是利用重力加速度将加速度计输入轴、摆轴和输出轴方向的分量作为输入量,通常采用等角度分割的多点翻滚程序或加速度增量线性程序,来标定加速度计各项静态性能参数的实验[1]。该实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玲,薛大同,雷军刚,郝一龙,董海峰;隧道式硅微加速度计的设计和制作[J];传感器技术;2003年12期
2 刘宗林,李圣怡,吴学忠;新型三轴微加速度计设计[J];传感技术学报;2004年03期
3 李圣怡,刘宗林,吴学忠;微加速度计研究的进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4 单光宝,阮晓明,姚军,耿增建;悬臂梁式硅微加速度计的研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5年05期
5 俞必强;翁海珊;李疆;;微加速度计粘附问题的研究及应用[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6年06期
6 潘武;张昱;;力平衡式三轴微加速度计的设计与分析[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6年02期
7 高健飞;熊继军;郭涛;范波;;微加速度计在冲击环境下的可靠性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8年02期
8 王世涛;贾玉斌;张斌珍;黄钦文;郝一龙;;微加速度计冲击可靠性及防护[J];传感技术学报;2010年12期
9 代刚;李枚;杜连明;何晓平;苏伟;邵贝贝;;微加速度计启动漂移特性研究与实验[J];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10期
10 周华,沈连官,尤辉,李川奇;电容式微加速度计结构的建模及仿真[J];光学精密工程;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慧;郭航;;压电式微加速度计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6年
2 邢朝洋;王巍;徐宇新;邱飞燕;徐杰;;宇航用硅微加速度计工程化研究[A];2010年惯性技术 发展动态 发展方向研讨会文集[C];2010年
3 何晓平;张德;文贵印;;“叉指”结构微加速度计的系统设计[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4 何胜;赵采凡;王巍;朱红生;;“三明治式”硅微加速度计工程化研究[A];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圣怡;刘宗林;吴学忠;;微加速度计的发展[A];全国生产工程第九届年会暨第四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6 胡莉;李茜;;微加速度计[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4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鲍海飞;陆德仁;;高量程微加速度计的冲击标定[A];第一届长三角地区传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黄书琴;郝永平;王世军;;电容微加速度计结构参数优化设计[A];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论坛暨东北MEMS研发联合体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何晓平;;抗7400g冲击的静电伺服微加速度计[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10 何胜;赵采凡;朱红生;王岩;;硅微加速度计微敏感结构设计与研制[A];2001年飞行器惯性器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晓e,
本文编号:718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718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