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型双下肢康复理疗仪的设计
本文关键词:家用型双下肢康复理疗仪的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老年人 双下肢康复 家用型 曲柄摇杆机构 ANSYS
【摘要】:医疗和健康永远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就目前而言,肢体残疾患者人群逐渐庞大,而人性化的康复医疗器械严重匮乏,迫切需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康复医疗器械。并且随着人民生活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及各种疾病、事故导致的肢体运动障碍患者越来越多,人们也迫切需要一种理疗设备帮助其肢体活动,锻炼肌力。因此,研究一种家用型的双下肢理疗仪,以满足患者下肢肌肉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恢复肌肉力量、并且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等要求,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从人体结构尺寸参数、总体方案确定、机械结构、机电控制、应力模态仿真分析几方面对家用型双下肢理疗仪进行研究设计。首先通过对人体下肢运动机理数据的查询以及分析,包括人体结构组成以及肢体尺寸活动范围等,确定了产品尺寸设计的参照标准。通过方案分析比较,确定了以曲柄摇杆结构和凸轮结构模拟步态轨迹运动的方案,更加接近人体正常行走轨迹。建立静力学和运动学数学模型,对关键零部件进行分析计算,并利用PLC控制系统结合触摸显示屏对产品进行操作控制,实现了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操作简单、方便,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最后运用ANSYS软件对产品进行静力学以及模态分析,确保产品关键部件疲劳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排除设备与电机发生共振现象,对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品寿命,保护使用者人身安全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设计的双下肢康复理疗仪,能够为老年人以及肌肉萎缩病人提供有效的下肢运动,控制系统稳定、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设计可以满足多种运动形式,具有占用空间小、重量轻等特点,并且产品使用寿命长、能有效保护使用者人身安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老年人 双下肢康复 家用型 曲柄摇杆机构 ANSYS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H78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20
- 1.1 课题研究背景10
- 1.2 课题意义及发展前景10-11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11-17
- 1.3.1 国内外下肢康复器械的研究方向11-12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2-15
- 1.3.3 国内发展现状15-17
- 1.4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17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17-20
- 第2章 人体下肢运动机理数据及分析20-28
- 2.1 下肢步态轨迹要求20
- 2.2 人体下肢结构和组成部分20-22
- 2.3 人体下肢康复要求22-23
- 2.4 人体静态尺寸参数23-26
- 2.5 本章小结26-28
- 第3章 总体方案的确定28-34
- 3.1 设备前后摆动运动轨迹的设计28
- 3.2 设备左右运动轨迹的实现28-29
- 3.3 拟定方案29
- 3.4 总体方案确定29-30
- 3.5 设备的工作原理30-31
- 3.6 电机种类的选择31
- 3.7 本章小结31-34
- 第4章 双下肢康复理疗仪机械结构设计与计算34-52
- 4.1 推进凸轮的设计与计算34-36
- 4.1.1 凸轮机构的应用34-35
- 4.1.2 凸轮外轮廓的设计35-36
- 4.2 踏板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与计算36-41
- 4.2.1 连杆机构的特点36-37
- 4.2.2 曲柄摇杆机构的运动设计37-38
- 4.2.3 曲柄摇杆机构的运动分析38-40
- 4.2.4 曲柄摇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40-41
- 4.3 水平滑移导轨的强度校核与计算41-42
- 4.3.1 导轨受力分析42
- 4.3.2 导轨额定寿命的计算42
- 4.4 摇杆轴的设计与计算42-45
- 4.5 推板的设计与计算45-46
- 4.6 下底板的设计与计算46-47
- 4.7 上底板的设计与计算47-48
- 4.8 三维整体装配图48-49
- 4.9 步进电机的计算49-50
- 4.10 本章小结50-52
- 第5章 控制部分的选择和设计52-60
- 5.1 控制器的选择52-53
- 5.2 PLC型号的选择53
- 5.3 触摸屏的选择53-54
- 5.4 控制流程图54-56
- 5.5 电气接线图设计56-58
- 5.6 程序控制T形图58-59
- 5.7 本章小结59-60
- 第6章 踏板机构主要部件的应力分析仿真60-72
- 6.1 有限元模型建立60-62
- 6.1.1 结构简化及模型确定60-61
- 6.1.2 材料选择61
- 6.1.3 网格划分61-62
- 6.2 静力学分析62-65
- 6.3 模态分析65-70
- 6.3.1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66
- 6.3.2 模态分析流程66-67
- 6.3.3 装置的模态分析67-70
- 6.4 本章小结70-72
- 结论72-74
- 参考文献74-7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78-80
- 致谢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冰;王晓梅;王焕芸;刘百峰;;步态康复机器人的研究进展[J];中国伤残医学;2014年05期
2 张娇娇;胡秀枋;徐秀林;;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年08期
3 孙戴魏;;浅议单片机原理及其信号干扰处理措施[J];企业导报;2012年03期
4 何彩颖;;凸轮廓线精确设计[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1年02期
5 龙英;滕召金;赵福水;;有限元模态分析现状与发展趋势[J];湖南农机;2009年07期
6 孙建;余永;葛运建;陈峰;沈煌焕;;基于接触力信息的可穿戴型下肢助力机器人传感系统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7 邓建党;;偏置式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程方;王人成;贾晓红;张济川;;减重步行康复训练机器人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9 宋雪玲;刘朝英;宋哲英;杨霞;彭立冲;;步进电机绘图系统设计[J];河北工业科技;2008年02期
10 吴高永;朱河洁;孙付春;;基于SolidWorks空间造型的下肢康复机设计[J];机械工程师;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史小华;坐/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2 孙洪颖;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3 张晓超;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美成;可穿戴下肢康复外骨骼结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2 王永敏;脚踏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与实现[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3 何元飞;脚踏式下肢康复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程大丹;上下肢主被动康复器的设计及人机工程学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5 赵豫玉;穿戴式下肢康复机器人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6 董亦鸣;下肢康复医疗外骨骼训练控制系统研究与初步实现[D];浙江大学;2008年
7 谭威;基于PLC的工业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徐礼锋;数控机床设计中的人机工程界面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77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777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