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圆光栅衍射光干涉偏心测量方法

发布时间:2017-09-05 12:46

  本文关键词:圆光栅衍射光干涉偏心测量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衍射光干涉 多普勒频移 圆光栅偏心测量 角度测量


【摘要】:光电编码器的测量精度受轴系精度、圆光栅精度、电子学细分精度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圆光栅盘的偏心作为重要的系统误差,直接影响了光电编码器的测角精度。随着光栅线密度的增大,衍射现象变得明显,此时传统的莫尔条纹检测方法已无法提取出高质量的信号,显微镜检测的精度无法满足实际要求。本文利用衍射光干涉原理,提取高密度圆光栅位移信息,用于测量高密度圆光栅的偏心量。该方法使用对径放置的两个光电读数头采集干涉条纹信号,通过对比两路信号的相位差最终解算得到圆光栅盘偏心量,并搭建了试验平台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对刻划中径34 mm,一周刻线45 000 lp的高密度圆光栅进行偏心量的测量,比传统方法使用显微镜的测量瞄准精度提高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学系;
【关键词】衍射光干涉 多普勒频移 圆光栅偏心测量 角度测量
【分类号】:TH741.23
【正文快照】: 1引言光电编码器目前作为测角仪器,广泛应用在自动化以及精密测量领域。圆光栅作为编码器的核心元件,其测量精度直接决定了整个编码器的精度。在编码器的装调过程中,圆光栅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偏心,这种偏心误差会对测量出的角度位置产生影响,对精度要求越高的系统,偏心带来的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求知;王鹏;;光栅角编码器偏心误差修正方法研究[J];电光与控制;2011年07期

2 高贯斌;王文;林铿;陈子辰;;圆光栅角度传感器的误差补偿及参数辨识[J];光学精密工程;2010年08期

3 廖江红,顾去吾;光学系统中的光栅衍射自成像现象:广义的Talbot效应[J];光学学报;1985年04期

4 艾晨光;褚明;孙汉旭;张延恒;叶平;;基准圆光栅偏心检测及测角误差补偿[J];光学精密工程;2012年11期

5 李春霞;许江华;陈家璧;庄松林;;衍射光多普勒频移的实验研究[J];光学仪器;2012年06期

6 唐松;方明;姚磊;;安装偏心对圆光栅测角精度的影响及误差补偿技术研究[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3年06期

7 刘战存;多普勒和多普勒效应的起源[J];物理;2003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琳;基于光栅衍射光干涉的位移测量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峗;王晓峰;李艳茹;;计量光栅盘真空镀铬机理与工艺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魏国柱,李林,杜安;普通情况下的多普勒效应表达式[J];东北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3 眭聿文;;普遍洛仑兹变换下的多普勒公式的讨论[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10年02期

4 侯昌伦;徐建锋;白剑;杨国光;;采用Talbot效应莫尔条纹的子波面斜率测量[J];光电工程;2007年11期

5 王勤;余景池;陈浩;王媛媛;;莫尔偏折技术用于测量镜片屈光度的研究[J];光电工程;2008年05期

6 韩旭东;徐新行;王兵;王恒坤;刘长顺;;快速反射镜系统用光栅测微仪[J];光电工程;2011年10期

7 石猛;王建中;;能量法测量声波多普勒效应[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8 赵建林,李育林,刘继芳;宽激光束的准直及其准直度的测量方法[J];光电子·激光;1998年03期

9 石友彬;;动态散斑与多普勒效应的对比分析[J];光散射学报;2007年02期

10 梁铨廷;Talbot效应的平面波干涉理论[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琛;沈亦兵;白剑;侯西云;杨国光;;Ronchi光栅Talbot效应长焦距测量的精度极限研究[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ANFIS Parallel Hybrid Modeling Method for Optical Encoder Calibration[A];第24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德铸;声学多普勒流速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成;单轴各向异性左手材料的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武立华;电磁超材料非线性特性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程文涛;关节式坐标测量机标定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5 胡毅;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热变形误差建模及修正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6 武旭华;φ300mm移相干涉仪的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7 王勤;基于莫尔偏折技术的镜片屈光度测量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李素萍;电磁波在左手材料平板波导中的传输[D];上海大学;2009年

9 吴玲玲;基于Talbot-Moiré技术的长焦透镜焦距测量方法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9年

10 丁玉斌;基于可调谐手征结构负折射率材料的数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华;基于FPGA的测频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遥;子波面扫描法长焦距透镜波面检测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李锋;卫星多普勒频率测量技术研究与工程实现[D];中南大学;2011年

4 顾宗海;基于RSSI测距的室内定位算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5 吴敏;惯性测试转台的圆光栅测角模块和摩擦补偿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邹仲贤;基于DSP的三轴转台控制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杨海青;基于多普勒效应的金属探测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祝启龙;基于数据融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9 张选高;可重构的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于耀东;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汽车防盗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世轶;艾华;韩旭东;;新型光电轴角编码器的发展与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2 郑泽东;李永东;Maurice Fadel;肖曦;;基于扩展Kalman滤波器的PMSM高性能控制系统[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10期

3 邵根富;张旭;窦建铃;张新明;;计量光栅莫尔信号微控制器细分技术的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1997年03期

4 吴凡;高精度编码器的裂相指示光栅[J];光电工程;2001年05期

5 韩旭东,艾华,龙科慧;一种新型单频激光干涉系统的研究[J];光电工程;2002年05期

6 熊文卓,吴江洪,孔智勇,艾华,张炜;细光栅自成像光电轴角编码器[J];光电工程;2004年01期

7 王宇志;艾华;韩旭东;;应用光栅自成像的编码器莫尔条纹信号提取[J];光电工程;2009年01期

8 金国藩,谭峭峰;二元光学[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1年05期

9 王力锋;衍射光栅技术进展[J];光机电信息;1998年01期

10 邹自强;;论圆光栅多头读数系统[J];光学机械;198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喻洪麟;计量圆光栅的原理、制造及检测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余光清;反射式光电轴角编码器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2 韩彬;柔性机械臂模块化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文松;魏爱敏;赵安太;;圆光栅的检测及数据处理[J];光学工程;1982年01期

2 邹自强;;论圆光栅多头读数系统[J];光学机械;1983年02期

3 沃具良,曹向群,陈远绳;圆光栅副多头取样信号分析[J];仪器仪表学报;1987年01期

4 胡学良;陈林;;任意等分圆光栅的刻划[J];光学仪器;1988年06期

5 尹国亮;郑立评;;基于圆光栅的示度不一致检测装置[J];价值工程;2010年32期

6 王玉楷;圆光栅数显装置在大型车床上的应用[J];机床;1976年02期

7 ;利用圆光栅位移数字显示装置测定车床的纵向走刀[J];辽宁机械;1980年02期

8 缪铁夷;应用圆光栅普及数显技术[J];机床;1981年03期

9 黄尚廉;论计量圆光栅的质量指标[J];计量学报;1982年03期

10 张国范;;45000条刻线的圆光栅的刻制[J];科技与情报;198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喻洪麟;计量圆光栅的原理、制造及检测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海军;双同心圆光栅二维平面位移测量术[D];四川大学;2007年

2 张立;圆光栅回转式压电微角度执行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98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798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9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