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纳米压痕仪的校准及标物的研制

发布时间:2017-09-15 11:16

  本文关键词:纳米压痕仪的校准及标物的研制


  更多相关文章: 纳米压痕 校准 压头面积函数 原子力显微镜 机架柔度 标准物质 不确定度评定


【摘要】:纳米压痕力学测量系统由于其较高的分辨率的加载力和位移传感器,现已在微纳米薄膜材料和微电子器件的机械性能表征测量领域广泛应用。纳米压入测量是通过连续记录压入和卸载过程中的载荷和压入深度,结合针尖压入投影面积,从而获得材料的压入硬度和折合模量等参数信息。然而,商用纳米压痕仪常常因为没有校准或者没有经过科学系统的校准而使压头面积函数、载荷和位移传感器等产生一定的差异,并且测量深度越小,差异就会越显著。本文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对海思创Ti-900型号纳米压痕仪的压头面积函数和机架柔度等进行校准,并研制了熔融石英和聚碳酸酯两种标样。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为以下3点:1.纳米压痕仪压头面积函数的校准。玻氏压头是测试使用最多的压头,本文采用2种方法对玻氏压头面积函数进行校准:1.通过NPL熔融石英标样进行间接校准,通过拟合测试曲线得到压头面积函数。2.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直接测量压头几何形貌进行校准,该方法直接测出压头几何形貌,并将扫描图水平方向的截面积与竖直方向的高度一一对应,得到压头面积关于高度的函数。测试结果经标物验证表明,在极浅压入深度下,扫描电压在5 V-2V-0 V,扫描频率0.5 Hz的直接校准法更能得到可靠和真实的测量结果。2.压痕仪压头面积函数的误差分析和机架柔度的校准。原子力显微镜对纳米压痕仪针尖几何形貌扫描的过程中,会受到仪器热漂移、仪器分辨率、仪器针尖的曲率半径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测试结果存在相应的误差。热漂移和扫描分辨率可以通过相应的方法进行降低和评估。而AFM针尖曲率半径直接影响扫描的纳米压痕仪压头的几何形貌,从而会使压头的面积函数产生偏差。本文将会对AFM扫描压头过程建立几何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出AFM曲率半径产生的影响,并予以去除,进而得到更为准确的压头针尖面积函数。纳米压痕仪测试过程中,测试位移量包括压头压入样品的深度和仪器产生的弹性变形两部分。为了得到准确的压入深度,应该设法减去仪器的变形量。本文在NPL坞标样做压痕测试,通过公式计算得出仪器的机架柔度。进而对纳米压痕仪测试过程中的位移量予以修正。3.标准物质的研制和不确定度评定将纳米压痕仪校准和溯源后,对熔融石英和聚碳酸酯的均匀性与稳定性进行研究,并评定纳米压痕仪的载荷、压头面积函数、位移以及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引入的不确定度,然后对标物定值。定值结果是熔融石英的折合模量为69.6 GPa不确定度为1.3%,压入硬度为9.25GPa,不确定度为1.4%;聚碳酸酯的折合模量为3.098 GPa,不确定度为0.5%,压入硬度为0.195 GPa,不确定度为0.74%。
【关键词】:纳米压痕 校准 压头面积函数 原子力显微镜 机架柔度 标准物质 不确定度评定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H87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22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12-15
  • 1.1.1 纳米压痕力学测量技术的发展背景12-13
  • 1.1.2 纳米压痕力学测量技术的应用13-15
  • 1.2 纳米压入技术的发展状况15-18
  • 1.3 纳米压痕仪校准的研究意义18-19
  • 1.4 课题选题依据和主要内容19-22
  • 1.4.1 课题的提出19-20
  •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20-22
  • 第二章 纳米压痕力学测量技术的原理及影响因素22-28
  • 2.1 纳米压痕技术的测试原理22-24
  • 2.2 纳米压痕技术测试的几种压头类型24-25
  • 2.3 影响纳米压痕技术测试准确性的主要因素25-27
  • 2.3.1 环境因素的影响25
  • 2.3.2 压头的几何形状的影响25-26
  • 2.3.3 接触零点不确定度的影响26
  • 2.3.4 其他因素的影响26-27
  • 2.4 本章小结27-28
  • 第三章 仪器机架柔度的校准28-34
  • 3.1 仪器柔度校准的原理28-29
  • 3.2 仪器柔度校准的基本方法29
  • 3.2.1 基于熔融石英标准块的校准方法29
  • 3.2.2 基于单晶坞标样的校准方法29
  • 3.3 仪器柔度校准结果分析29-31
  • 3.4 两种校准方法的对比分析31-32
  • 3.5 本章小结32-34
  • 第四章 压头面积函数的校准34-44
  • 4.1 压头面积函数的校准的意义34
  • 4.2 基于熔融石英标准块的间接校准法34-35
  • 4.3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的直接校准法35-39
  • 4.3.1 原子力显微镜扫描原理35-36
  • 4.3.2 玻氏压头面积函数的扫描实验36
  • 4.3.3 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结果的误差分析36-38
  • 4.3.4 原子力显微镜针尖曲率半径对压针几何形状影响的去除38-39
  • 4.4 两种面积函数校准方法的比较39-43
  • 4.4.1 纳米压痕测试实验39
  • 4.4.2 测试结果的比较和分析39-43
  • 4.5 本章小结43-44
  • 第五章 标物的研制44-62
  • 5.1 标物研制意义44-45
  • 5.2 标准物质候选物的选取45-46
  • 5.2.1 标物候选物的选择原则45
  • 5.2.2 标准物质候选物的确定45-46
  • 5.3 标准物质的定值检验46-56
  • 5.3.1 定值设备及定值条件46-47
  • 5.3.2 标准物质均匀性检验47-48
  • 5.3.3 熔融石英折合模量均匀性检验48-50
  • 5.3.4 熔融石英压入硬度均匀性检验50-51
  • 5.3.5 聚碳酸酯折合模量均匀性检验51
  • 5.3.6 聚碳酸酯压入硬度均匀性检验51-52
  • 5.3.7 标准物质稳定性考察52-55
  • 5.3.8 测量重复性55-56
  • 5.4 标准物质的定值不确定度56-59
  • 5.4.1 不确定度来源分析57-58
  • 5.4.2 合成不确定度58
  • 5.4.3 扩展不确定度58-59
  • 5.5 标物定值59-60
  • 5.6 与NPL标准物质测量结果比较60-61
  • 5.7 本章小结61-62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62-64
  • 6.1 全文总结62-63
  • 6.2 展望63-64
  • 参考文献64-68
  • 致谢68-70
  • 附录 熔融石英和聚碳酸酯纳米压入硬度和折合模量仪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70-78
  • 1.熔融石英的压入硬度和折合模量仪器测量不确定度70-76
  • 1.1 最大加载力相对不确定度评定70-72
  • 1.2 压针面积函数相对不确定度评定72-75
  • 1.3 接触刚度不确定度的评定75-76
  • 1.4 熔融石英压入硬度和折合模量仪器测量的相对不确定度评定76
  • 2.聚碳酸酯压入硬度和折合模量仪器测量相对不确定度评定76-78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海;王虎军;孙磊;刘中海;;各向同性热解石墨的纳米压痕试验与有限元仿真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年12期

2 蒋锐;胡小方;许峰;伍小平;;纳米压痕数据分析的混合方法研究[J];机械强度;2009年05期

3 顾盛挺;鲍雨梅;柴国钟;吴化平;;颗粒表面粗糙度对纳米压痕特性影响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4 刘美华;李鸿琦;王静;王江宏;佟景伟;;纳米压痕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J];机械工程材料;2008年08期

5 陈伟民,李敏,徐晓,王艺;纳米压痕仪接触投影面积标定方法的研究[J];力学学报;2005年05期

6 胡宏玖;李达开;周沙溆;李洁;贺耀龙;;基于纳米压痕的线性黏弹材料模量的测试方法[J];润滑与密封;2010年05期

7 周沙溆;胡宏玖;李洁;贺耀龙;李达开;;基于纳米压痕的线性黏弹材料泊松比的测试方法[J];润滑与密封;2010年01期

8 戎俊梅;柴国钟;郝伟娜;;基于纳米压痕技术及有限元模拟的薄膜力学性能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9 吴子景;吴晓京;卢茜;蒋宾;;Cu/Ta/SiO_2/Si薄膜在纳米压痕下的分层现象研究[J];半导体技术;2008年09期

10 卢茜;吴子景;吴晓京;Weidian Shen;蒋宾;;Cu/Ta/SiO_2/Si多层膜纳米压痕与压痕下微观结构的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庆生;刘志远;李熙;;生物软组织纳米压痕测试方法的最新进展[A];力学与工程应用[C];2012年

2 许明;胡永峰;刘明霞;黄平;徐可为;;金属多层膜硬度基底效应的纳米压痕法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朱瑛;刘倩倩;;单晶铝纳米压痕仿真及其实验研究[A];第九届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刘志远;杨庆生;李卫卫;高雪玉;;考虑基底效应的复合材料组分性能的纳米压痕原位测试技术[A];第17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复合材料力学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刘志远;高雪玉;杨庆生;;纳米压痕法测定人血红细胞的力学特性[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于超;康国政;;纳米压痕的分子动力学模拟[A];四川省力学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郇勇;刘东旭;杨荣;张泰华;;纳米压痕仪的载荷精度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王振清;杨增杰;孟庆华;;含表面缺陷的单晶铜薄膜纳米压痕多尺度模拟[A];第七届海峡两岸工程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王滨;王春亮;杨力;沙菲;;纳米压痕试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A];第七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10 邓旭辉;丁燕怀;尹久仁;张平;姜勇;;PMMA纳米压痕的黏弹性回复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露萌;双晶材料纳米压痕初始塑性变形行为的跨尺度模拟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黎军顽;纳米压痕过程的多尺度准连续介质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杨增杰;分离式拟质点方法的研究及纳米压痕多尺度模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赵星;纳米粒子并合、沉积和纳米压痕的计算模拟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5 马增胜;纳米压痕法表征金属薄膜材料的力学性能[D];湘潭大学;2011年

6 王华滔;准连续介质方法在晶体微观变形多尺度模拟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强;颗粒夹杂软基体复合材料的压痕力学性能测试与表征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宋静雅;纳米压痕对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微区性能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蒙广建;基于准连续方法的晶体缺陷对材料变形行为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4 张丽军;单相高熵合金Al_(0.3)CoCrFeNi纳米压痕蠕变和塑性变形行为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5 王新伟;纳米压痕仪的校准及标物的研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6 沈林;材料样品表面粗糙度对纳米压痕测试结果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蔡晶琦;单晶铜纳米压痕初始塑性变形行为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8 王春亮;纳米压痕试验方法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07年

9 张忠立;基于表面凹型缺陷的纳米压痕多尺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10 米杰;原位纳米压痕/划痕测试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56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856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9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