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可见光靶源光学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6 21:14

  本文关键词:可见光靶源光学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光学系统 靶源 滤光片架 光阑小孔盘 温度场分析


【摘要】:飞机侦察系统性能判断是通过野外与实验室测试两种方式进行验证的。在实验室建立可见光靶源,放置在二维转台上,利用卤素灯、美军标靶源、光学系统模拟远距离目标,在规定的技术指标的基础上,设计出可见光靶源光学系统。通过光路设计、温度场分析,计算出光路束散角,设计出光阑孔,分析温度变化对光学镜片的影响,通过精密测微自准直仪检测,所有形变量均为微米级,验证了其光学设计的可靠性,满足飞机侦察系统的测试要求。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关键词】光学系统 靶源 滤光片架 光阑小孔盘 温度场分析
【分类号】:TH74
【正文快照】: 引言在野外试验场地常使用军车、坦克及人作为目标,飞机在指定高度飞行并探测与识别,根据探测图像来评判飞机侦察系统性能[2]。实验室中可见光靶源必须放置在二维转台上,利用靶板和光学系统仿真出各种空间位置,来满足整个检测系统设计要求。系统要求其出光口径φ100 mm(有效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于剑;张国玉;;小视场红外探头标定用离轴反射式平行光管设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方斌;红外导引头光学系统设计[J];光电工程;2003年06期

3 伍和云;王培纲;;离轴反射式光学系统设计[J];光电工程;2006年01期

4 李玺;李艳;;便携式红外目标模拟器的设计[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2年01期

5 李迪;田平川;唐力铁;高国昌;;光阑扩束均匀光源的理论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年S2期

6 田海雷;汪岳峰;张伟;;扰动环境中红外平行光管光路的优化设计[J];激光与红外;2007年11期

7 宋严严;王科伟;胡玲;张明;安静;薛永刚;;光电系统光轴平行性检测方法研究[J];应用光学;2009年05期

8 韩冰;张晓辉;马洪涛;;紧凑型长焦距平行光管的设计[J];应用光学;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光;王劲松;安志勇;;用于红外瞄具测试的红外平行光管系统设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王路;王春艳;鲍智康;;长焦距离轴三反射式光学系统设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3 王劲松;刘红;杨淑娟;安志勇;;枪用激光指示器多参数检测系统校正方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4 柏公欣;安志勇;肖作江;张丹枫;汪燕青;陈轩;;激光瞄具多轴一致性检测系统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5 车宏;刘欣;蔡猛;汪京;;光电跟瞄系统瞄准精度测试技术[J];电光与控制;2010年09期

6 薛庆生;;星载高分辨力、大视场高光谱成像仪光学设计[J];光电工程;2011年05期

7 徐隆波;孙志红;刘华;董军;赵军普;卢宗贵;彭志涛;;高功率激光近场诊断系统在线标定光源研制[J];光学与光电技术;2011年06期

8 杜保林;张元生;李艳晓;;一种红外目标模拟器黑体辐射源选型的计算方法[J];光学与光电技术;2012年03期

9 郭疆;邵明东;王国良;孙继明;;空间遥感相机碳纤维机身结构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12年03期

10 李晓艳;王乐;金尚忠;;中低轨可见光遥感器光学系统方案的优化[J];光学技术;2007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学明;;激光测距机与电视摄像机光轴平行误差的测量与校正方法[A];2011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蒋时航;仇鹏飞;葛睿;刘刚;申碧云;刘佳;;机载激光动态照射准确度现场校准方法研究[A];面向航空试验测试技术——2013年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峰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齐飞林;复合制导体制下毫米波共形阵列的数字波束形成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建荣;提高非接触式位置检测装置测量精度的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3 李威;空间相机主次镜间支撑结构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4 陈友华;遥测用多次反射式弹光调制傅里叶变换光谱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3年

5 张晓龙;消谱线弯曲长波红外成像光谱仪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6 李兴隆;多反射望远镜系统的设计[D];复旦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艳;星敏感器光学系统测试设备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曹莉;手术导航中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的设计及关键技术的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3 马永利;红外双波段导引头光学系统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遨游;2μm相干激光测风雷达光学系统的测试方法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郑媛;机载激光动态照射准确度测试技术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6 郭商勇;准分子激光微孔加工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7 宋文超;振动失调光学系统的四元数计算方法与仿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张爽;波差法设计非球面光学系统方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9 丛杉珊;大视场、长焦距、反射式空间光学系统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10 张世海;高速近红外光电引信低成本控制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群;赵颖;孟晓风;梁帆;;热源式红外目标运动模拟器测控系统设计[J];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06期

2 方斌;红外导弹位标器光学系统设计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电光与控制;2001年02期

3 段洁;孙向阳;张国玉;杨成禹;;卫星实验用小型地球模拟器张角测试方法的研究[J];仪器仪表用户;2008年06期

4 富容国,常本康,刘淑荣;1.06μm激光光斑中心的计算机分析[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4年02期

5 刘磊;李景林;吕清涛;李丽富;;大口径反射光学系统装调装置设计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2005年S1期

6 杨力,吴时彬,高平起,姜书宗;Φ420mm离轴抛物面反射镜的制造[J];光学技术;1998年03期

7 钱煜,潘君骅;离轴抛物面镜的单件加工技术[J];光学技术;1998年03期

8 常军,翁志成,姜会林,张新,丛小杰;用于空间的三反射镜光学系统设计[J];光学学报;2003年02期

9 吉小辉;孙后环;周必方;;大视场平行光管光学系统的研制[J];光学仪器;2008年01期

10 张红坡;黄莉;;点源目标模拟器研制[J];光学仪器;2008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墨戈;非稳腔高能激光器中激光模式的数值模拟[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光学系统、成像与分析[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2年04期

2 ;光学系统测试与设备[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3年05期

3 萧泽新;眼底电视光学系统的设计[J];光学技术;2005年02期

4 黄元申,倪争技;同心三反射镜光学系统研究[J];光学仪器;2005年02期

5 赵承良;陆璇辉;;高阶贝塞尔-高斯光束通过一阶失调光学系统的传输[J];激光与红外;2006年01期

6 ;光学测试 光学系统测试与设备[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6年01期

7 ;光学测试 光学系统测试与设备[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6年03期

8 ;光学测试 光学系统测试与设备[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6年04期

9 沃新能;《光学系统的研究与检验》[J];光学学报;1982年06期

10 陶凤翔;随机最优化法与光学系统自动设计[J];物理;198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君成;王成;张童;;空间高级光学系统环境试验概述[A];第十一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陈晓丽;杨秉新;;实现甚高分辨率空间遥感器的可展开光学系统[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向阳;白闻喜;姜会林;胡家升;;目视硬性内窥镜光学系统初始结构设计[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吴亦农;黄志光;冯旗;;空间低温光学系统研究进展[A];2007年全国第十六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李剑白;李小芸;齐豪;陈常彦;;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基本指标体系及其选用[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付跃刚;王春艳;王志坚;;稳像光学系统稳像精度测试原理方案探讨[A];第九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唐敏学;沈为民;;激光全息技术校正口径500mm光学系统的光学误差[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范清春;刘海波;宿德志;谭吉春;;光学系统无热设计及在星敏感器中的应用[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叶露;沈湘衡;;多谱段、多光轴精密仪器光学系统光轴平行性的检测方法[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周文超;彭勇;徐宏来;;大口径光学系统综合像差外场检测的方法[A];高精度几何量光电测量与校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联想 引入光学系统差异化[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2 刘春林;联想以品质注解品牌内涵[N];中国企业报;2004年

3 邢广;10G以太网的物理接口选择[N];网络世界;2000年

4 董;“大眼睛”3650扫描仪[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凤文;衍/折红外混和光学系统及其测试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杨晓飞;三反射镜光学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装调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3 吴泉英;稀疏孔径光学系统成像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常虹;透射式红外系统热光学稳定性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龙波;轻小型折反式光学系统结构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3年

6 李娜娜;重叠型复眼光学系统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任百川;偏轴光学系统矢量像差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8 周昊;高变焦比中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9 吴从均;星间激光通信终端及其实验室检测平台光学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10 刘智颖;子孔径拼接光学系统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宪林;基于热—结构耦合的光学系统尺寸稳定性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沈泽轶;组合孔径光学系统的装调和检测[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邵登云;基于热—结构耦合的光学系统热影响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续严;空间目标探测双通道光学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宋文超;振动失调光学系统的四元数计算方法与仿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于芳苏;长波红外光学系统无热化检测仪的光学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张森;基于互相关原理光学系统透过率测试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

8 魏全忠;高性能光学系统定中心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9 吴昌力;大气背景测量多通道光学系统及其测量能力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姚铖;工作于自然视场条件下的自动验光仪中光学系统的优化与实施[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257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9257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a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