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190~340K真空标准黑体辐射源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01:34

  本文关键词:190~340K真空标准黑体辐射源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标准黑体辐射源 溯源 黑体空腔 发射率 不确定度


【摘要】:围绕风云气象卫星红外遥感亮度温度溯源的迫切需求,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提出了国产遥感卫星红外亮度温度标准研究方案,建立了真空亮度温度标准装置(Vacuum Radiance Temperature Standard Facility,VRTSF),为我国红外遥感卫星亮度温度有效溯源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其中,190~340 K真空标准黑体辐射源作为溯源标准器,是VRTSF装置的核心设备。本论文系统地介绍了VRTSF装置用190~340 K真空标准黑体辐射源的研究过程,包括指标的需求分析、设计方案、工作原理和性能评价等内容,详细描述了190~340 K真空标准黑体辐射源在VRTSF装置上的流程和测量了主要性能指标,评价了不确定度。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梳理我国航天红外遥感载荷的实际需求,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和模拟仿真计算,提出了VRTSF用真空标准黑体辐射源的技术指标和设计方案。(2)提出了190~340K温度范围的高发射率真空标准黑体辐射源的设计方案,通过初步实验验证,确认了酒精恒温槽的控温方案和标准铂电阻温度的测温方式。完成了真空标准黑体的安装和系统调试。(3)进行了真空标准黑体辐射源的性能实验,测量了黑体空腔温度的轴向均匀性、稳定性和温度计的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在-83℃时,黑体空腔的轴向温度差最大为0.378℃;在20℃时,黑体空腔的轴向温度差为0.004℃。在-83~67℃(190~340 K)范围内,黑体空腔在30 min内的温度稳定性优于0.026℃;在室温条件下,测试了温度计的一致性,120 min内温度计的差异优于0.007℃。(4)完成真空标准黑体辐射源的性能评价。根据黑体空腔温度的轴向均匀性的实验结果,计算了其对黑体空腔的法向发射率的影响,分析表明满足设计要求。分析了真空标准黑体辐射源的各不确定度分量及其来源,包括空腔发射率、温度计校准、温度计稳定性、空腔温度稳定性、腔底温度均匀性、测温仪表。4~14μm波长下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优于0.030 K,其中在300 K时,10μm波长下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16 K,真空标准黑体辐射源性能良好。
【关键词】:标准黑体辐射源 溯源 黑体空腔 发射率 不确定度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H8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引言9-21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3
  • 1.1.1 为卫星红外遥感测温仪器提供溯源标准9-12
  • 1.1.2 为红外遥感仪器的亮温传递建立计量保障12-13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13-19
  • 1.2.1 俄罗斯光学和物理测量研究所(VNIIOFI)13-15
  • 1.2.2 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15-16
  • 1.2.3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16-18
  • 1.2.4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18-19
  • 1.3 主要研究内容19-20
  • 1.4 本章小结20-21
  • 第2章 理论基础21-26
  • 2.1 辐射21-22
  • 2.1.1 热辐射21-22
  • 2.1.2 吸收、反射和透射22
  • 2.2 黑体的辐射规律22-25
  • 2.2.1 黑体22-24
  • 2.2.2 普朗克定律24
  • 2.2.3 发射率24-25
  • 2.3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190 ~ 340 K真空标准黑体辐射源的研制26-40
  • 3.1 VRTSF装置及原理26-27
  • 3.2 190 ~ 340 K真空标准黑体辐射源的技术指标27-28
  • 3.3 190 ~ 340 K真空标准黑体辐射源的设计28-32
  • 3.3.1 空腔结构设计28-29
  • 3.3.2 传热控温方式设计29-31
  • 3.3.3 真空防漏热设计31
  • 3.3.4 抑制杂光设计31-32
  • 3.3.5 温度测量方式设计32
  • 3.4 空腔表面的涂层材料32-33
  • 3.5 黑体建模及空腔的稳态热分析33-34
  • 3.6 黑体整体结构介绍34-35
  • 3.7 黑体实验装置35-38
  • 3.7.1 温度标准器36-37
  • 3.7.2 温控仪器37-38
  • 3.7.3 数据采集仪器38
  • 3.8 工作方式38-39
  • 3.9 本章小结39-40
  • 第4章 190 ~ 340 K真空标准黑体辐射源的性能测试40-44
  • 4.1 黑体空腔轴向温度均匀性40-41
  • 4.2 黑体空腔温度稳定性41-42
  • 4.3 温度计验证42-43
  • 4.4 本章小结43-44
  • 第5章 性能评价及不确定度分析44-48
  • 5.1 发射率44-45
  • 5.2 不确定度分析45-47
  • 5.2.1 不确定度来源45-46
  • 5.2.2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46-47
  • 5.3 本章小结47-48
  • 结论48-49
  • 致谢49-50
  • 参考文献50-53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东涛,陆家钦,原遵东,段宇宁,赵琪;氨/不锈钢热管式标准黑体辐射源[J];计量学报;1997年01期

2 芦静华;刘刚;杜海辉;;大口径标准黑体辐射源[J];计测技术;2008年S1期

3 张建镛,易庆祥,王强,吕胡燕,宋彩瑜;常温黑体辐射标准[J];计量学报;1989年01期

4 胡雪梅;;中温黑体全辐照度装置[J];应用光学;1992年02期

5 冯光达;;重视开发精密贵重仪器功能,提高其利用率[J];实验技术与管理;1989年01期

6 苏昌林,杨华元,余德萍,卜翠英,顾爱民;标准黑体自动检测系统[J];实用测试技术;1999年06期

7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敏;190~340K真空标准黑体辐射源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2 杨森;红外辐照度测量仪的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799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9799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a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