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六足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2017-10-11 16:17

  本文关键词:六足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六足机器人 蓝牙技术 Arduino 运动学模型 位姿控制 静态稳定性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结构化环境下的定向工作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非结构环境下的自主工作成为了机器人研究领域的新方向。多足机器人在非结构环境中,仍然可以找到最佳立足点,良好的稳定性和机动性也使其成为了当今机器人研究领域的重点。本课题围绕一款仿蜘蛛型六足机器人进行研究,建立了它的运动学模型,设计了基于蓝牙技术的控制系统,分析了六足机器人的静态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在MATLAB环境中进行了基于逆运动学的位姿控制。首先,建立了六足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从摆动腿串联机构和支撑腿并联机构分别推导出正、逆运动学方程,同时分析了足端点线速度与关节旋转角速度之间的雅克比矩阵,并利用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求方程的正确性。其次,基于蓝牙技术设计了六足机器人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硬件基础、通信系统和软件编辑三个方面设计,实现了手机与六足机器人之间的无线通讯。以手机作为控制系统的命令发送端,便可以控制六足机器人以多种步态完成前进、转弯和后退等运动。再次,在运动学模型基础上,分别推导了机器人机身旋转角度与支撑腿关节旋转角度以及机体步长与支撑腿关节旋转角度之间的逆运动学关系,然后分析了其静态稳定性,并在机体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用两种方法求得最大步长,为六足机器人的位姿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后,利用MATLAB对六足机器人进行位姿控制。根据目标地点的坐标,选择合适的步长或旋转角度,MATLAB计算出对应的舵机旋转角度,并以串口通讯的方式将控制程序发送给Arduino舵机驱动板,进而带动舵机旋转,实现六足机器人的位姿控制。
【关键词】:六足机器人 蓝牙技术 Arduino 运动学模型 位姿控制 静态稳定性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24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9
  •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10-11
  • 1.2 多足机器人的发展概况11-13
  • 1.3 六足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1.4 六足机器人控制策略研究现状16-18
  • 1.5 本文的章节安排及主要内容18-19
  • 第2章 六足机器人运动学分析19-30
  • 2.1 引言19
  • 2.2 六足机器人结构组成19-21
  • 2.3 摆动腿运动学分析21-25
  • 2.3.1 摆动腿正运动学分析21-23
  • 2.3.2 摆动腿逆运动学分析23-25
  • 2.4 支撑腿运动学分析25-27
  • 2.4.1 支撑腿正运动学分析25-26
  • 2.4.2 支撑腿逆运动学分析26-27
  • 2.5 六足机器人足端点速度分析27-28
  • 2.6 仿真实验28-29
  • 2.7 本章小结29-30
  • 第3章 基于蓝牙技术的六足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30-43
  • 3.1 引言30
  • 3.2 六足机器人控制系统总体设计30
  • 3.3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30-33
  • 3.3.1 蓝牙模块30-31
  • 3.3.2 Arduino mega 256031-32
  • 3.3.3 Arduino舵机驱动板32
  • 3.3.4 舵机32-33
  • 3.4 六足机器人控制系统程序设计33-35
  • 3.4.1 程序编辑33-34
  • 3.4.2 手机和蓝牙模块通信34-35
  • 3.5 实验设计35-42
  • 3.5.1 三角步态36-37
  • 3.5.2 四足步态37-39
  • 3.5.3 波动步态39-40
  • 3.5.4 旋转步态40-42
  • 3.6 本章小结42-43
  • 第4章 六足机器人静态稳定性分析及最大步长求取43-51
  • 4.1 引言43
  • 4.2 机身旋转角度与舵机变换角度的逆运动学关系43-45
  • 4.3 机体步长与舵机变换角度的逆运动学关系45-47
  • 4.3.1 纵向步长与舵机变换角度关系45-46
  • 4.3.2 横向步长与舵机变换角度关系46-47
  • 4.4 静态稳定性分析47-50
  • 4.4.1 稳定裕度判定方法47-48
  • 4.4.2.最大步长的求取48-50
  • 4.5 本章小结50-51
  • 第5章 MATLAB环境下六足机器人的位姿控制51-60
  • 5.1 引言51
  • 5.2 MATLAB环境下计算机与六足机器人的通信51-52
  • 5.3 MATLAB程序设计52-53
  • 5.4 六足机器人位姿控制流程53-55
  • 5.4.1 直行-横行步态53-54
  • 5.4.2 旋转-直行步态54-55
  • 5.5 位姿控制实验分析55-59
  • 5.5.1 直行-横行实验分析55-57
  • 5.5.2 旋转-直行实验分析57-59
  • 5.6 本章小结59-60
  •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65-66
  •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美国打造月球六足机器人[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8年02期

2 孟凯;李鑫;;基于蓝牙串口模块的小型六足机器人系统设计[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3 ;未来出门小心巨型螳螂 六足机器人震撼亮相[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14期

4 莫恭佑;;并行机控制的六足机器人[J];国际科技交流;1991年12期

5 叶建胜;;《制作六足机器人》教学设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17期

6 祝捷,曹志奎,马培荪;关于微型六足机器人躯体柔性化的研究[J];机械与电子;2003年01期

7 罗庆生;韩宝玲;毛新;黄麟;;新型仿生六足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探索[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6年02期

8 张涛;(?)国正;刘华;;微型仿生六足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的软件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6年07期

9 张杨;韩宝玲;罗庆生;;微型仿生六足机器人的摩擦学研究[J];机械与电子;2007年05期

10 童晖;张争艳;李文锋;;仿生六足机器人的设计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童晖;张争艳;李文锋;;仿生六足机器人的设计研究[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与传动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邹治华;梁志颖;;可遥控仿生六足机器人之研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于建均;周路;杜宏伟;王冠伟;;仿生学习算法在六足机器人未知环境探索的设计与实现[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荣誉;基于并联机械腿的六足机器人分析与设计[D];燕山大学;2015年

2 庄红超;电驱动大负重比六足机器人结构设计及其移动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李满宏;六足机器人自由步态规划及运动机理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4 张学贺;基于双目视觉的六足机器人环境地图构建及运动规划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张赫;具有力感知功能的六足机器人及其崎岖地形步行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6 陈诚;具有半球形足端的六足机器人步态生成和能耗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潘阳;P-P结构六足机器人性能设计与控制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鹏飞;六足机器人步态分析与控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胡金涛;六足机器人步态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3 徐崇福;六足机器人运动规划与控制系统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4 张春阳;基于STM32的六足机器人系统设计及模糊PID控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5 李程;六足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D];燕山大学;2016年

6 蒋序帆;基于阻抗控制的重型六足机器人柔顺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7 李思远;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六足机器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8 黄再辉;基于CPG的六足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6年

9 何新强;偏心轮腿六足机器人控制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赵波;沙漠环境下仿生六足机器人设计与动力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13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013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6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