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心理旋转和空间定向对机械臂遥操作绩效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18 01:50

  本文关键词:心理旋转和空间定向对机械臂遥操作绩效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心理旋转 空间定向 遥操作 绩效


【摘要】:空间机械臂遥操作是典型的空间任务,遥操作过程中操作者作为人机交互的主动的一方,不同空间认知能力的操作者会表现出差异性。已有研究证实个体的空间认知能力会影响其操作绩效,特别是在航空航天领域,良好的空间能力是航天员维持恰当的飞行状态、进行空间定向的基础,同时飞行认知能力是保证飞行安全和顺利完成飞行任务的关键因素。在很多研究中操作任务绩效被证明和认知能力有密切的关系,如何从人机交互层面上研究为操作者提供有效的空间认知,探索空间认知绩效及人员的选拔的标准等都将是未来需重点关注的方面。本研究选取操作者的典型的空间认知能力即心理旋转和空间定向能力,结合操作者完成的空间遥操作任务的典型绩效指标,分析操作者的心理旋转和空间定向能力对空间机械臂遥操作绩效的影响。实验选取清华大学64名在校理工科本科生测量其心理旋转和空间定向能力,通过选取心理旋转和空间定向能力得分的前30%和后30%的被试者共38人,分别将其心理旋转和空间定向能力分为高低两组,然后让高低两组的被试者分别通过虚拟机械臂操作平台完成点任务、线任务和避障任务,根据最终有效的实验数据结果对心理旋转和空间定向能力对任务的空间认知绩效进行影响分析,同时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的定量回归分析形成回归模型,探究工效学人机交互系统中人的心理旋转和空间定向能力对机械臂遥操作任务绩效的影响,为提高遥操作绩效的人员的选拔提供理论技术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高低组二维心理旋转能力的被试者的操作各绩效指标没有表现出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二维心理旋转能力对空间机械臂遥操作的绩效数据没有显著影响。(2)高低组三维心理旋转能力的被试者遥操作过程中的仿真时间、末端运动效率和姿态手柄操作总量操作绩效在统计学意义上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说明三维心理旋转能力显著影响仿真时间、末端运动效率和姿态手柄操作总量;三维心理旋转能力对碰撞次数、关节限位次数及平移手柄操作总量无显著影响。(3)高低组空间定向能力的被试者遥操作过程中的仿真时间和姿态手柄操作总量在统计学意义上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说明空间定向能力显著影响仿真时间和末端运动效率,空间定向能力对碰撞次数、限位次数、末端运动效率和平移手柄操作总量无影响;(4)三维心理旋转能力可以作为仿真时间、末端运动效率及姿态手柄操作总量的绩效预测变量且可以构建回归模型,空间定向能力可以作为仿真时间、姿态手柄操作总量的绩效预测变量且可以构建回归模型,从而可以对以后类似操作人员的选拔提供定量分析的依据。了解操作者和机器人或机械臂如何能有效地协同工作,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性能和操作绩效和增加任务成功率将是未来人机交互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选择空间站机械臂遥操作模拟实验作为典型遥操作任务,任务设置的一般化和抽象化使任务具有了普适性的特点,结合心理旋转能力和空间定向能力对遥操作存在影响的个体认知差异因素,定性和定量分析来确定心理旋转和空间定向能力对遥操作过程中绩效数据的影响,可对以后类似操作方面从选拔的角度可以根据任务的类型及任务目的选拔合适的操作人员,给提高遥操作绩效的人员的选拔提供理论技术依据。
【关键词】:心理旋转 空间定向 遥操作 绩效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24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3.1 心理旋转和空间定向能力11-13
  • 1.3.2 空间机械臂遥操作13-15
  • 1.4 空间机械臂遥操作绩效指标15-16
  • 1.5 论文结构16-17
  • 第2章 实验方案17-25
  • 2.1 实验方案的提出17
  • 2.2 实验平台的搭建17-20
  • 2.3 实验任务的建立20-21
  • 2.4 被试者的选择21
  • 2.5 心理旋转和空间定向能力的测量21-23
  • 2.6 遥操作绩效评价指标23-24
  • 2.7 数据分析软件24-25
  • 第3章 空间机械臂遥操作仿真实验25-32
  • 3.1 实验设计25-28
  • 3.1.1 被试者25
  • 3.1.2 实验平台及任务25-28
  • 3.1.3 自变量和因变量28
  • 3.2 实验任务28-32
  • 3.2.1 预实验28
  • 3.2.2 正式实验28-32
  • 第4章 心理旋转和空间定向对机械臂遥操作绩效的影响32-41
  • 4.1 实验数据处理32-33
  • 4.1.1 心理旋转能力和空间定向能力32
  • 4.1.2 绩效数据处理32-33
  • 4.2 心理旋转能力对机械臂遥操作绩效的影响33-38
  • 4.2.1 二维心理旋转能力能力对机械臂遥操作绩效的影响33-35
  • 4.2.2 三维心理旋转能力对机械臂遥操作绩效的影响35-38
  • 4.3 空间定向能力对机械臂遥操作绩效的影响38-41
  • 第5章 三维心理旋转和空间定向能力与遥操作绩效的回归分析41-48
  • 5.1 三维心理旋转能力与遥操作绩效的回归分析41-45
  • 5.2 空间定向能力与遥操作绩效的回归分析45-47
  • 5.3 本章小结47-48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48-51
  • 6.1 研究总结48-49
  • 6.2 研究创新性49
  • 6.3 研究的局限性49
  • 6.4 研究展望49-51
  • 参考文献51-55
  • 致谢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涛,赵丁选,巩明德;遥操作工程机器人遥控端软件设计[J];工程机械;2003年02期

2 丑武胜,战强;空间遥操作机器人系统控制参考模型[J];宇航学报;2003年04期

3 陈俊杰,黄惟一;遥操作机器人系统克服时延影响的关键技术[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S1期

4 芮素波;曾庆军;;基于网络的遥操作机器人系统传输时延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27期

5 石锦;曾庆军;;网络遥操作机器人系统视频传输及同步技术[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6 宋长会;郭庆昌;刘来华;姜婷;;遥操作机器人系统图像实时采集及传输技术[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9年07期

7 沈显庆;关显华;;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的位置差-力差双向控制策略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2年02期

8 崔建伟;;东南大学研制成功小型核化探测与应急处理遥操作机器人[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12年01期

9 刘金良;田恩刚;顾洲;;多自由度遥操作机器人可靠性控制研究[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2年09期

10 符秀辉;张鹏;;基于时延切换的遥操作机器人控制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淑丽;韩冰;贾鑫;刘颖;;多遥操作方式的网络遥操作机器人系统实现[A];第七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刘建邦;赖旭芝;吴敏;陈鑫;;嵌入式遥操作机器人系统设计[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曾庆军;王捍兵;徐晶晶;;基于软组织环境的遥操作机器人系统预测控制研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郑敏;费树岷;;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的透明性控制[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曾庆军;赵呈涛;王艳;;基于软组织环境的遥操作机器人系统滑模变结构控制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6 石正坤;刘满禄;谢云;;辐射环境下遥操作机器人防撞系统的设计[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5册(辐射防护分卷、核化工分卷)[C];2011年

7 鉴萍;李歧强;;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的内模预测控制[A];第16届中国过程控制学术年会暨第4届全国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王谦;符秀辉;;基于手机的网络遥操作机器人系统实现研究[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9 曾庆军;徐涛;徐晶晶;宋爱国;田小峰;;时延力觉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系统预测控制研究[A];江苏省自动化学会七届四次理事会暨2004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陈俊杰;薛晓红;黄惟一;宋爱国;华亮;张齐;;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遥操作机器人的鲁棒性控制策略研究[A];200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玲;时延双边遥操作机器人系统控制方法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2 陈启宏;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的智能控制研究[D];东南大学;2003年

3 李会军;空间遥操作机器人虚拟预测环境建模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4 张波;考虑安全性的遥操作交会共享控制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赵迪;变时延环境下的任务级遥操作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高龙琴;力反馈数据手套与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侯敬巍;基于虚拟现实的遥操作工程机器人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文广;双向液压伺服遥操作机器人的力觉临场感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倪涛;有力觉及视觉临场感的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崔峰;面向虚拟现实和遥操作的移动机器人同步定位与地图创建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峰;三维场景实时重建技术在遥操作机器人上的实现[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2 李川渠;遥操作机器人尾线收放装置设计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傅威;基于网络的遥操作机械臂控制系统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于洋;带有时间戳的网络遥操作机器人的预测控制方法[D];东北大学;2014年

5 陈金涛;基于无线网络的遥操作工程机器人运动提示方法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6 刘文聪;灵巧手遥操作仿真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林渊;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遥操作方式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8 纪磊;基于无源控制的多自由度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9 夏则恒;基于Wi-Fi的遥操作移动机器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6年

10 曹宇;危险复杂环境遥操作机器人测控系统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52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052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e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