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电子鼻鉴别玉米霉变程度

发布时间:2017-11-07 23:33

  本文关键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电子鼻鉴别玉米霉变程度


  更多相关文章: 识别 农产品 无损检测 电子鼻 特征组合 霉变玉米 WilksΛ统计量 Fisher判别分析


【摘要】:为了提高电子鼻检测玉米霉变程度的正确率,该文探究了电子鼻信号不同特征组合的表征对霉变玉米鉴别结果的影响。首先,运用电子鼻对霉变玉米的5组样本训练集与测试集进行测试,获得测试信号。其次,分别提取测试信号的积分值(integral value,INV)、平均微分值(average differential value,ADV)、相对稳态平均值(relative steady-state average value,RSAV)作为特征值,5组训练集与测试集均分别采用3种单一的特征值或其组合特征值来表征。然后,运用Fisher判别分析(fisher discriminant analysis,FDA)分别对5组训练集进行判别分析,并用对应的测试集进行检验。FDA分析结果指出,电子鼻测试信息分别在单一特征和2个特征组合表征下,不同霉变程度玉米是不能有效分开的,但在2个特征组合表征下的鉴别正确率比单一特征有所提高;当用3个特征组合来表征测试信息时,FDA鉴别能力得到提高,鉴别正确率在96%以上。另外,借助于WilksΛ统计量考察了电子鼻中每个传感器测试信号表征的差异性,对3个特征组合的表征情况进行了表征变量筛选。FDA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前后的鉴别结果非常相近,最低鉴别正确率均在96%以上,这说明不同传感器需要不同的特征表征,以体现其差异性,由此也减少了计算的复杂性。研究结果表明,用多特征融合模式可更有效地表征电子鼻对霉变玉米的响应信息,有利于提高霉变玉米的鉴别正确率。同时,该研究成果也不失一般性,为电子鼻信号表征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571923;31171685)
【分类号】:S435.13;TP212
【正文快照】: 殷勇,郝银凤,于慧春.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电子鼻鉴别玉米霉变程度[J].农业工程学报,2016,32(12):254-260.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16.12.036 http://www.tcsae.orgYin Yong,Hao Yinfeng,Yu Huichun.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different moldy degrees of maize using e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先约;宗永立;李炎强;谢剑平;;电子鼻技术及其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J];中国烟草学报;2008年04期

2 吴莉莉;林爱英;郑宝周;党建亮;李富强;郭淼;刘存祥;;电子鼻检测技术在粮食霉变识别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1期

3 樱桃;;电子鼻能够识别梨和苹果[J];中国果业信息;2013年08期

4 邹小波;赵杰文;;电子鼻数据的预处理技术与应用[J];农业机械学报;2006年05期

5 郭奇慧;白雪;胡新宇;刘卫星;;应用电子鼻区分不同储存阶段的冰淇淋[J];中国奶牛;2009年12期

6 杨国强;张淑娟;;电子鼻技术在酒类识别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7 胡莹;王俊;;无线电子鼻的研制和远程监测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3年05期

8 邹小波,赵杰文;电子鼻在饮料识别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9 于勇,王俊,周鸣;电子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鲁小利;海铮;王俊;;可乐饮料的电子鼻检测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亚丹;王俊;赵国军;;基于电子鼻的对掺假的“伊利”牛奶的检测[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黄品文;郑丽敏;;嵌入式电子鼻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杨国强;张淑娟;;电子鼻技术在酒类识别应用中的研究进展[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田程;刘春生;张媛;;电子鼻技术在气味识别中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暨WHO中药材鉴定方法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俊;徐亚丹;;基于电子鼻的对掺假的牛奶的检测[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分册[C];2005年

6 贾宗艳;任发政;郑丽敏;;电子鼻技术及在奶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食品感官科学前沿与发展——首届中国食品感官科学学术研讨会暨《食品感官科学》课程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林然;陈星;徐风娟;王平;;仿生人工嗅觉-生物电子鼻的研究进展[A];第二届长三角地区传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康明丽;牟德华;陈辉;;仿生电子鼻及其在食品鉴评中的应用[A];食品感官科学前沿与发展——首届中国食品感官科学学术研讨会暨《食品感官科学》课程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郑丽敏;闫鹏程;朱虹;吴平;芦筱菲;黄品文;贾宗艳;白福铭;任发政;;电子鼻特征参数优化与识别比较[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10 秦树基;黄林;;用于酒类识别的电子鼻研究[A];第六届全国气湿敏传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德良;美科学家研究出能嗅出疾病的“电子鼻”[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2 俞陶然;电子鼻可“闻”出变质食品[N];中国质量报;2007年

3 彭德倩;“电子鼻”巧辨食品新鲜度[N];解放日报;2007年

4 中食;电子鼻可嗅出橙汁真伪[N];消费日报;2009年

5 记者 郑晓春;以研发出可探测癌症的电子鼻[N];科技日报;2010年

6 留民;以发明可探测四种早期癌症的电子鼻[N];中国医药报;2010年

7 郑晓春;以色列制成电子鼻可准确嗅出4种癌症[N];中国质量报;2010年

8 实习生 车羽佳 记者 于艳新;“电子鼻”让人们不再“谈吃色变”[N];大连日报;2011年

9 ;让电子鼻嗅出肺癌[N];河北日报;2003年

10 ;意大利研究出能检测肺癌的“电子鼻”[N];今日信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胥勋涛;医用电子鼻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史志存;电子鼻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2000年

3 闫嘉;基于电子鼻技术的人体伤口感染检测系统构建及算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王吉;面向多气味识别和等级预测的电子鼻应用方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5 于慧春;基于电子鼻技术的茶叶品质检测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陈星;呼吸检测电子鼻及其在肺癌诊断应用中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傅均;基于嗅觉神经网络的电子鼻仿生信息处理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刘涛;电子鼻长期漂移抑制算法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9 贾鹏飞;面向伤口感染检测的电子鼻智能数据处理算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10 张军;基于复阻抗特性和电子鼻的淡水鱼新鲜度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冀大选;基于LabVIEW平台的有毒有害气体电子鼻监测系统的设计[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赵婧;电子鼻在种子生活力检测和品种鉴别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李华曜;电子鼻硬件系统及其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吴文娟;检测农产品挥发性气体的电子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宇骁;基于51单片机的无线式手持电子鼻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孔丽娜;电子鼻技术在草鱼鲜度及风味分析的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7 王宇璇;电子鼻在奥尔良调理鸡肉风味控制中的应用[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8 胡晓晖;电子鼻实验平台的设计与构建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刘海燕;电子鼻系统设计及其应用[D];东北电力大学;2011年

10 黄祖刚;电子鼻在卷烟鉴别和酒气检测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3年



本文编号:1154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154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3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